首页 理论教育 共建园区模式选择的优秀实践

共建园区模式选择的优秀实践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苏南各市相比,淮安当地生产服务业相对滞后,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入园企业生产配套成本高,区域市场规模小,对吸引高技术、高附加值企业落户共建园区有一定制约。此外,也有南北共建中另一方的原因,如产业转型缓慢,对共建园区的意义认识不够,主动性不够等。

共建园区模式选择的优秀实践

丹徒经济开发区赣榆工业园坐落于赣榆经济开发区,2009年3月,县委、县政府按照“区域统一规划、产业统一定位、资源统一整合、整体统一开发”的要求,对开发区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将宋庄镇整体并入赣榆经济开发区,实行“以区带镇、区镇合一”发展模式和党工委、管委会、开发总公司、宋庄镇“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并按照“区镇合一、整合资源、定岗定责、务实高效”的改革思路,优化和改革现有管理运行体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新机制。工作上主要以条线为主,对开发区、宋庄镇两套班子打乱分工、交叉任职、合理配备人员,区镇工作分为党政综合办公室、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农村工作、党建工作等十大条线。

上述差距的存在与淮安历史上是农业大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不无关系,此外,造成上述差距的原因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是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苏北共建园区基本都是省、市政府行政压力下的产物,尚未充分利用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推动共建园区,加之受土地、资金等资源制约,延缓了产业梯度转移的速度。

二是投资环境条件不完善。与苏南各市相比,淮安当地生产服务业相对滞后,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入园企业生产配套成本高,区域市场规模小,对吸引高技术、高附加值企业落户共建园区有一定制约。(www.xing528.com)

三是工作态度、方法不到位。对于共建园区对地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有的领导干部还缺乏充分认识,也就难以给予充分重视。有的领导对省及对接市的帮助政策精神、共建园区项目指向不能深入灵活领会,还停留在“等、靠、要”的被动阶段;有的虽主动出击,但却沿用招商引资的思维,不能把本地和帮扶地产业实际有机结合。

此外,也有南北共建中另一方的原因,如产业转型缓慢,对共建园区的意义认识不够,主动性不够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