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化水平也从一个方面表现社会发展的水平,表示工业化的程度。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54.9%,预计2020年将达到57.4%。根据1981年美国人口咨询局的资料显示,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加权平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其相应的加权平均城市化水平之间是一种很明显的相关关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曾认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

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已成为历史的趋势。城市化有其一定的规律,研究各国城市化的历程,结合我国国情,预测城市化的趋势及水平,对城市经济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化

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城市化一般简单的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口职业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的不断减少和非农业人口的不断增加。二是产业结构的转变,表现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降低。同时,农业完成现代化改造,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三是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居民居住形式由相对分散转化为较为集中的密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比较集中的用地及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包括铺装的路面、上下水道、其他公用设施,可以有较多的文化设施,这与农村的生活质量相比有很大的提高。

城市化也可以称为城镇化,因为城市与镇均是城市型的居民点,均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其区别仅是文字使用的习惯或其规模的不同,“市”和“镇”尚有行政建制的区别。

(二)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也称城镇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水平也从一个方面表现社会发展的水平,表示工业化的程度。城市化水平计算公式为:PU=U÷P×100%式中U为城市人口,P为总人口。

(三)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8.4%,1980年上升到41.3%,增加12.9个百分点,2008年达到50.01%,在世界范围内,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首次超过居住在乡村中的人口。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54.9%,预计2020年将达到57.4%。可以看出,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www.xing528.com)

2.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美国经济学家兰帕德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第三卷中发表了一篇名为“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历史”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近百年来,美国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一种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经济发展程度与城市化阶段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

根据1981年美国人口咨询局的资料显示,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加权平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其相应的加权平均城市化水平之间是一种很明显的相关关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曾认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而我国周一星教授对1977年世界157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二者是种十分明显的对数关系。

3.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库兹涅茨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他们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呈不断下降趋势;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的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的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比重的上升速度。

4.城市化水平高,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只有在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大量的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才能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加入工业化生产中去,转化为城市人口。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农业人口剩余,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和基本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