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源的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理念与思路

河源的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理念与思路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源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不但要抢抓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还要下决心破解体制机制等重重困难,必须置思想解放或理念再造于首位,只有思想上完全通了,理念上彻底捋顺了,才会有下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行动通畅。

河源的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理念与思路

河源建市31年,社会经济发展长期徘徊在广东地区倒数位置,几乎处在后无追兵的境地,其背后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河源之所以落后,成为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之一,除了没有很好抓住国家前几轮的改革开放的绝佳发展机遇期,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的思想落后和观念僵化。笔者在另文中曾指出:“河源经济社会发展为什么会如此落后?归根结底,河源的落后,在于人才的落后,在于人才的稀缺和思想的僵化。但凡落后的地方,制约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是固守、刻板和僵化的思想,不肯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以及相互制约宁可内耗的心理,经济落后反倒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对此,笔者在另文中也认为:“思想再解放是激活新思想的根本之道,只有创新思想、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才能审时度势,不因循守旧,根据地方的现实状况,开展科学的发展探索,解决新时代的新问题、新矛盾。”因此,破解河源振兴发展的困局或难题首先要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摆在首位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一以贯之,坚持不动摇、不松懈、不懈怠。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是新时代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和新实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七大重要举措并举,分别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规划的要义看,河源似乎能够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的有效资源、资本、人才、技术和服务不多,可供选择的余地不大,但细细考量,其实不然。基于河源当下的发展基础、水平、本土优势和比较优势,有机结合“两个河源”的建设,河源可以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文明建设、优质生活圈建设、农业科创等方面,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同时也为河源实现振兴发展和乡村振兴发展培育机遇、拓展空间、夯实内涵。

思想决定行动、源于学习。河源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不但要抢抓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还要下决心破解体制机制等重重困难,必须置思想解放或理念再造于首位,只有思想上完全通了,理念上彻底捋顺了,才会有下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行动通畅。尤其是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务必要掀起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和改革再深入大讨论的头脑风暴,通过大学习、深调研和大辩论来破旧立新、生新拔篱,重塑和树立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新思想和新理念。(www.xing528.com)

理念导向实践、服务于实践。河源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要树立什么样的新思想或新思维呢?研究认为:河源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词是“服务”,唯有“服务”才能打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大道,唯有“服务”才能站在历史高位设计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路径。河源要以服务自觉和高质量服务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以服务促发展、以服务促改革、以服务促创新、以服务促内生动力,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源源不断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益的本土优势和比较优势服务,比如健康、绿色、有机的食品服务、高品质生产服务、现代产业服务、现代服务业服务、优质休闲康养服务等,树起河源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品牌和旗帜,也进一步激发和内生建设“两个河源”的新动能、新愿景,实现服务生新肌、服务生新力、服务生新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