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的异同比较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的异同比较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粤港澳大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法规以及科技创新等与世界三大著名湾区相比较可知,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相比,有着众多共性。与纽约湾区相比,我国粤港澳大湾区一是具备较大的经济规模。现在的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有 70多家世界排名前 100 位的银行,2015年深交所IPO总金额也有了很大提升,超过了2 603.48亿港元,同比增长13.16%,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的异同比较

粤港澳大湾区指由广东省9座城市(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拥有近1亿人、总面积约5.59万平方千米的大型城市群。从粤港澳大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法规以及科技创新等与世界三大著名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相比较可知,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1.粤港澳大湾区对标旧金山湾区

旧金山湾区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西海岸,包括9个县,占地面积1.8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760万,主要由旧金山、奥克兰圣何塞3个城市构成。经过多年的发展,旧金山湾区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旧金山湾区集聚了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如苹果谷歌英特尔、超微、惠普、赛灵思等,湾区内拥有硅谷和多所著名的学府,也为企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20世纪60年代初,旧金山湾区陆续成立了多家湾区保护委员会共同管理湾区环境,包括大都会交通委员会、水质控制委员会、VOCs检测实验室以及美国联邦环保局(EPA)等,通过制定改善水质和转移重污染企业法规、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条例和减少碳排放备忘录等,共同推进湾区可持续社区发展,不仅整治了污染,也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生态和文化。

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相比,有着众多共性。从地理位置上看,旧金山湾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均处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适宜于发展外向型经济;从地域风格上看,硅谷和深圳也都有敢于变革、善于创新的传统,最为重要的是,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创新要素和资源高度聚集的重要地区之一,深圳在研发成果产业化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上都名列世界前茅,并且多元发展新兴产业,这与旧金山湾区的“创新型”特点不谋而合。粤港澳大湾区十分注重科技创新,并且在这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截至2015年年底,广东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9 857家,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居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拥有量138 878件,连续6年位列全国第一。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占全省的70%以上,还拥有华为、中兴通讯、腾讯网易、大疆众多知名的创新型企业。

2.粤港澳大湾区对标东京湾区

21世纪的东京湾区既有首都功能,又有临海优势,得天独厚。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新干线的贯通,不仅实现了东京与其他城市的无缝对接,更加速了人口的大聚集,促进了服务业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东京湾位于日本关东平原南部,毗邻太平洋,是一个纵深80余千米的优良港湾,主要由房总半岛和三浦半岛组成,面积约1320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154千米,周围分布有东京、横滨、川崎、千叶等港口城市。东京湾开发始于17世纪的江户时代,德川家康填海造地运动为东京湾周边城市拓展空间提供了可能性,东京也因此成为日本最大的物流中心。日本政府于1951年颁布的《港湾法》,明确了整个国家港口发展数量、规模和政策三者之间的关系。1967年颁布的《东京湾港湾计划的基本构想》中提出“广域港湾”的概念,主张各地方港口集体协商对港口群进行规划协调,避免港口之间因费用定价不同而产生的恶性竞争,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港口群的最大利益。1999年,日本制订“第五次首都圈”基本计划,再次强调了东京作为首都的职能,同时采取制造业外迁的“工业分散”战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东京都的人口膨胀问题。(www.xing528.com)

而粤港澳大湾区的9座城市中,深圳、香港金融体系完备,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广州、佛山、东莞制造业基础雄厚,澳门旅游业发达,珠海、惠州、江门制定了“工业立市”等各种政策。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规模庞大,拥有香港、深圳、广州等世界级枢纽港口及珠海、虎门、惠州、汕头等地方港口。2015年,这些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达到了6 856.36万标准箱,其中广州、深圳以及香港的港口年吞吐量合计可达10亿吨。区域内的轨道交通系统、高速路网以及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干线已经覆盖广东全省。湾区内拥有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广深港高铁、虎门二桥等多项在建区域重点项目;同时拥有广州、深圳、香港等国际航空枢纽和南沙自贸区、前海自贸区、澳门机场等多条水运航线;还拥有深圳港、香港港、广州港3个世界级集装箱港口。这些既促进了湾区沿线经济要素的流动,也带动了湾区各城市之间的资源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不仅可以实现城市间的优势共享,还可以辐射全国。该区域集聚了大量的财富、金融、创新元素,包括产业资源。

3.粤港澳大湾区对标纽约湾区

纽约湾区,又称纽约大都市区,由纽约州、康涅狄格州、新泽西州等31个县联合组成,面积达33 484平方千米。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如今纽约湾区以发达的制造业和金融业、便利的城际交通、突出的产业优势孕育了众多全球创新潮流的科技企业。距离其不远的格林威治小镇因优惠的税收政策、发达的交通和教育等区位优势吸引了世界500多家对冲基金在此落户,成为著名的对冲基金特色小镇。湾区内集聚了大量金融、证券、保险期货市场的精英,因此也有“金融湾区”的名号。

与纽约湾区相比,我国粤港澳大湾区一是具备较大的经济规模。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GDP约为12 400亿美元(东京湾区大约为18 000亿美元,旧金山湾区约为7 855亿美元,纽约湾区约为14 000亿美元),排在第三位。二是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集聚上也极具优势,深圳、香港、澳门、东莞、惠州、佛山等沿海城市的制造业、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行业之间的互补带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效应。三是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发展很快,比重已超过 60%,既囊括了以金融、会展、文化创意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也包括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为主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而且在金融方面明显处于引导地位。现在的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有 70多家世界排名前 100 位的银行,2015年深交所IPO总金额也有了很大提升,超过了2 603.48亿港元,同比增长13.16%,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