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协同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之道

协同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之道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具体措施上达成协商共识,实现协同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的特殊合作,需要更为密切的配合来统筹区域发展,区域发展决策要共同协商。

协同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之道

湾区经济是区域经济,需要区域协同发展。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具体措施上达成协商共识,实现协同发展。

1.树立协同发展理念

传统的发展理念是相对孤立的发展理念,虽然中国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合作成为常态,但这里更多是国与国(或地区)相对独立的往来与合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的特殊合作,需要更为密切的配合来统筹区域发展,区域发展决策要共同协商。这里,城市发展要区分功能,互补推进;相关生产生活服务要相互照应;文化思想需要包容。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转变传统发展理念,改变传统思维中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城市独立发展形态,使城市发展朝统筹规划、分工协调的城市群方向转变。在组织上,要进一步打破各自为战、画地为牢的行政分割。在城市空间布局上,要避免资源的过度集中与经济发展的显著差异,要充分发挥城市间的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相互关联的互补发展。

2.确立协同发展策略

2017年3月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深圳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出了《关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区域融合发展率先突破的建议》,在这篇建议中,马化腾提出了共商、共建、共生、共享四点建议。这四点建议切合实际,为我们勾画了粤港澳协同发展的策略雏形。

1.促进大湾区的“决策共商”

在中央层面,建议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设立协调领导机构,由三地政府具体落实决策。在地方、民间层面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委员会,由知名企业、智库、社会组织组成,定期提出各种具体诉求,提供研究支持,形成大湾区发展决策和咨询的双轨机制。

2.实施大湾区的“产业共建”(www.xing528.com)

以“科技+金融”为基础,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可以率先打造“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先行区”,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同时,充分利用为区内金融业集聚优势,加快金融业开放步伐,提升金融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3.巩固大湾区的“文化共生”

通过促进与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交流与沟通、理解与融合,以及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专题项目等具体措施,强化文化资源保护并加深人们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4.实现大湾区“机遇共享”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发展的平台,中国资本和中国企业要从大湾区这一平台走向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要借助这个平台与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国家应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有效利用大湾区沟通内外、连接全球的特殊优势,引导和支持大型央企、民营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在香港和澳门设立国际总部,实施更加优惠的境外资本和企业进入政策,鼓励世界著名企业在大湾区设立区域总部,创新研发中心,促进湾区经济共享。

协同发展要进一步创新联动发展机制,推动大湾区内各类生产要素的便捷流通;推进投资便利化,加大一些领域的开放力度;要切实促进贸易便利化,加强口岸协作,创新查验模式,实行更高标准的贸易监管制度;推进人员往来便利化,鼓励港澳人士赴粤投资及创业就业,为港澳居民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