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明晰方法的局限性探讨

问题明晰方法的局限性探讨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各项技术之间衔接不畅问题明晰方法的各项技术可独立地解决各自擅长的问题,但无法贯通形成合力。问题明晰方法在设计之初重视分析的过程,强调分析的过程就是对问题认识和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对各项技术的输出不是很严谨,造成目前的各项技术之间松散的状态。尽管Kolkman和Stamper等人在初创问题明晰方法时一再声称,“它将是一套基于规范的方法”,但是截至目前,问题明晰方法仍未引入规范、规范分析以及规范描述。

问题明晰方法的局限性探讨

尽管问题明晰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认可,但方法本身在应用的过程中尚有不够得心应手之处,如方法之间的衔接不够顺畅、一些技术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等。以下将详细讨论这些问题。

(一)单项技术尚待完善

单元系统是一项在概念上相对成熟的技术,但在实施层面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众多单元系统的划分、分层原则、组织管理等。

●利益相关者识别相对完善,具备一整套的概念、技术、应用指导原则,但是它对于责任的分析尚不完善。

●价值评估的指标体系具体含义不明确且不易理解;各指标之间地位平等,简单等权处理的办法有失偏颇。此外,它在评估过程中忽略了时间属性,无法及时动态地反映利益相关者对于信息系统的态度。

●支撑系统分析只提供了一个框架,具体的分析内容和方法有待完善。

●系统构成只有概念和框架,没有具体分析行为的方法。整套方法中缺乏组织行为的描述方法。

●冲突管理尚且停留在概念阶段,尚不为多数人所知。

(二)各项技术之间衔接不畅(www.xing528.com)

问题明晰方法的各项技术可独立地解决各自擅长的问题,但无法贯通形成合力。这就有如一串散开的珍珠,虽然颗颗明耀,但未能连成一串做到珠光可鉴、光彩照人。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各项技术的应用前后顺序不明。虽然方法在提出之初称这是一套方法论,可以按照实际需要以任意顺序组合应用各项技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分析人员更希望能有一套指导原则。例如,除用于描述单元系统外,利益相关者识别的结果并未被其他的方法所利用;另外,单元系统分析与支撑系统分析的关系并不明朗,有时先做支撑系统分析,有时后做单元系统分析,给分析带来混淆。

其二,各项技术的输入输出不明。问题明晰方法在设计之初重视分析的过程,强调分析的过程就是对问题认识和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对各项技术的输出不是很严谨,造成目前的各项技术之间松散的状态。但事实证明,这种松散已经给方法的应用带来严重的不便。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系统构成具有很高的思想性价值,但作为一项技术,其输入和输出皆不明确。

(三)缺乏规范分析

理论上,组织的基础结构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但这部分内容至今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尽管Kolkman和Stamper等人在初创问题明晰方法时一再声称,“它将是一套基于规范的方法”,但是截至目前,问题明晰方法仍未引入规范、规范分析以及规范描述。

(四)理论框架有待明确

在理论上,问题明晰方法有着清晰的本体论,并按照此覆盖了企业信息系统实施中主体的大部分活动。但是,由于缺乏恰当的认识论指导,导致整个方法的理论架构不清晰。这表现为:各项技术间对整个分析的贡献不清楚,整体方法的输出也不甚明确。由于当前方法重过程而轻结果,虽然宣称对于所有行为的描述最终都将落于规范的描述上,但不得不承认,这种想法仍然停留在理论高度之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