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和模式

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和模式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水山介绍了韩国培养职业农民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在美国选拔的新型职业农民中,有的人不是来自农民家庭或者是没有农业生产背景的。根据新农业法草案,政府将每年提供一定资金用于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张亮等总结了河北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经验。其次,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业政策制度的激励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也将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和发展。我国应坚持走“内生主导、外生推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路。

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和模式

李水山(2005)介绍了韩国培养职业农民的主要做法与经验。随着农村青年不断离开农村和农业,韩国也经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后继者匮乏等问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韩国开展了农渔民后继者和专业农户的培养工作。韩国的后继者培养和专业农户的培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选拔农渔民后继者的培养对象;第二阶段是由农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对农渔民后继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第三阶段是对培训合格的农渔民后继者的创业活动给予资助;第四阶段是从农渔民后继者中培植专业农户。“农民的培训需求及培训模式”课题组(2006)介绍了美国的农民教育培训方式。美国的农民教育培训主要是由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提供的,如综合性大学、社区大学、技术学院、合作推广组织和农场协会等。全国和各州的教育部门都有专人对农业培训项目进行指导和宏观调控。美国还成立了负责农民培训的协调和指导的全国性的农业教育培训组织。李红(2008)介绍了日本培养职业农民的经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人口和产业过度向大都市集中,日本面临着村落凋敝,农业生产停滞和后继者缺乏等问题。日本将大力培养职业农民作为振兴农业和农村的根本措施,建立起了包括农业高校、农林水产省农民学院、农业短期大学、道府县农业职业学校和就农准备校等在内的比较完备的农业教育体系。张雅光(2008)介绍了法国的职业农民培养制度。在法国,必须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后,才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也才能从政府的支持政策中受益。法国对农业后继者的学历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人才有可能参加农业后继者的培养工作。董淑湛(2010)根据对农民和村干部的调查,探讨构建“农业高校+农业科技园区+回乡创业”的“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并论证了其培养模式的培养对象,确定培养主体,明确培养目标和教育培训内容等。郑江平(2012)认为以产业项目实施为依托、学员共同参与的跟随式培育扶持模式,以扶持农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为途径的渗透式服务培育模式和以校企交叉合作、引导创业为途径的后备人才培育扶持模式是比较适合、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育模式。李国祥等(2013)介绍了美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政策。在美国选拔的新型职业农民中,有的人不是来自农民家庭或者是没有农业生产背景的。为此,农业法草案提出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多种措施,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现代生产技能、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市场风险的控制能力。根据新农业法草案,政府将每年提供一定资金用于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张鑫等(2013)总结了浙江省衢州市农广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经验。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了以面授为主的定时课堂、利用大篷车深入乡镇的流动课堂和实训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在培训模式上,采取以现场教学为主,并根据培训内容聘请教师,根据学员的需求指定教师,学员之间互为教师的开放教学模式。王守聪等(2013)总结了陕西省安康市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三种模式。一是村(社)校合作的“忠诚模式”。忠诚村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修建了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心,依托农广校为全村农户和种菜能手提供学习实训的平台。二是园(场)校合作的“隆科模式”。农广校在隆科生态园区建立了培训教室和实训基地,根据园区蔬菜生产的不同环节准备相关学习内容,对承包大棚的园区工人以及技术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三是企校合作的“阳晨模式”。农广校依托阳晨牧业公司,对该公司的一线员工和生猪养殖联盟户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免费培训。其中一个月进行集中面授教学,一个月在阳晨猪场实习实训,另外一个月学员回到自己的猪场进行生产实践,教师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指导。张亮等(2013)总结了河北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经验。一是形成了由政府部门、大中专院校、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和民间培训机构共同提供农民教育培训的培训主体多元化;二是形成了由农业技术培训、创业培训、管理培训、学历培训和综合培训等组成的培训内容多样化;三是培训内容从粗放式的技术指导培训向专业化、系统化方向发展。悦慧等(2013)总结了云南省大姚县石羊镇通过培育农业发展带头人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经验,即通过对专业大户进行集中培训,然后通过他们的传、帮、带以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徐辉(2016)提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或“外生性”因素则是内部变化的条件,外因要依靠内因发挥作用。新常态下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民的素质和经营方式的转变高度依赖,只有高素质的农民才能实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先农民个体应有从事农业的个体就业偏好、能坚信务农也能获得好收益、接受过一定的职业教育或培训、拥有较高的农村就业能力与较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其次,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业政策制度的激励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也将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和发展。我国应坚持走“内生主导、外生推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路。朱丽娟(2017)通过对现有国内外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发现国外农民培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的培训需求评估、农业技术推广教育模式、农民教育或培训产生的作用及影响三个方面。覃扬庆(2019)结合城镇化建设战略发展背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并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强化领导和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机制、拓展职业农民培训内容、创新职业农民培训形式、加大对职业农民培训的支持力度等方面强化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