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意义下,要素稀缺性决定收益差异

全球意义下,要素稀缺性决定收益差异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学依据垄断的特征将要素市场分为卖方垄断、买方垄断以及完全竞争三种类型。卖方垄断要素市场中,作为要素的卖方具有垄断势力,掌握要素定价权;买方垄断市场中,生产要素的买方具有垄断势力,具有要素定价权;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则双方均为价格接受者。稀缺性高的高级要素,其要素市场往往呈现出卖方垄断市场的特点,具有更高的溢价能力;而稀缺性低的初级要素,其要素市场则更易呈现出买方垄断市场的特点,其溢价能力低。

全球意义下,要素稀缺性决定收益差异

经济学依据垄断的特征将要素市场分为卖方垄断、买方垄断以及完全竞争三种类型。卖方垄断要素市场中,作为要素的卖方具有垄断势力,掌握要素定价权;买方垄断市场中,生产要素的买方具有垄断势力,具有要素定价权;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则双方均为价格接受者。稀缺性高的高级要素,其要素市场往往呈现出卖方垄断市场的特点,具有更高的溢价能力;而稀缺性低的初级要素,其要素市场则更易呈现出买方垄断市场的特点,其溢价能力低。

1.高级生产要素的市场均衡与收益

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技术、资本、管理、品牌、高端人才以及国际营销渠道等流动性强的生产要素,由于高级要素相对初级要素具有更高的稀缺性,决定了高级要素市场的垄断特性,该类要素也因此具备更高的溢价能力,其要素收益将高于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下的收益水平。

假设一种生产要素x为高级要素,则厂商的生产函数为y=f(x),收益函数为R(y)=p(y)×y,其中p(y)为反需求函数,则其边际收益:

由于要素投入增加Δx,将引起产量增加Δy,因此,边际产品

由于要素投入增加Δx,引起的收益的变化量,即边际产品收益MRP:

将式(3.1)、式(3.2)代入式(3.3),并进行整理,得:

其中,e为要素需求弹性。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的弹性无穷大,因此,其边际产品收益恰好等于该投入的边际产品价值,即:

但在高级生产要素市场,其需求曲线不具备完全弹性,且小于0,因此:

由此,高级要素的市场均衡如图3.7所示。

高级要素所有者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边际产品收益曲线MRP,其均衡要素投入量X*由MRP与S曲线交点确定,该投入量小于竞争性市场的投入量,但其要素价格即单个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为W*,远远高于竞争性市场下的要素价格,作为卖方垄断市场,单个高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超过竞争性要素市场下的收入水平。

图3.7 高级生产要素的市场均衡

2.初级生产要素市场均衡与收益(www.xing528.com)

初级要素稀缺性相对低且流动性弱,其要素市场则具有买方垄断的特点,即作为要素市场的卖方,初级要素所有者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因此,其要素价格往往低于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

同样,假设某初级生产要素x为唯一生产要素,生产函数y=f(x),反供给曲线为w(x),初级要素市场具有买方垄断特点。随着x的增加,w(x)也将上升,买方垄断厂商是要素价格的制定者,其利润最大化问题是: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额外使用1单位生产要素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多使用Δx单位要素引起的成本变动是:

则每单位Δx变动引起的成本变动为:

以e代表要素供给的弹性,则:

在竞争性市场中e为无穷大,而买方垄断市场中e为正值,因此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假设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供给曲线为线性,且其形式如下:

则总成本形式为:

边际成本为:

由此可得,买方垄断厂商的均衡如图3.8所示。

图3.8 初级生产要素市场均衡

买方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线与反供给曲线分别为MC(x)与w(x),边际成本线斜率大于供给曲线,因此位置也更高,买方垄断厂商根据MC=MR的原则确定要素投入量X*及要素价格W*,显然W*低于竞争性市场下的要素价格水平W 0,这说明对于该要素所有者而言,由于面临的要素市场特征为买方垄断,其要素收益也将低于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下的收益,而作为垄断的买方则将获取超额利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