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广稻鳅共生种养技术:提升质量效益、创造就业机会

推广稻鳅共生种养技术:提升质量效益、创造就业机会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门市在推广稻鳅共生种养技术以来,各方面的综合效益凸显。稻谷因生态种植,提高了品质,随之价格大幅增值,小泥鳅翻起了经济大浪,为无数创业者和社会闲置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保证了社会稳定。

推广稻鳅共生种养技术:提升质量效益、创造就业机会

天门市在推广稻鳅共生种养技术以来,各方面的综合效益凸显。

一是经济效益。多年的实践结果证明,稻鳅共生的亩利润在4000元左右,比单纯种植水稻的亩纯收入高得多,农户实施稻田综合种养后年人均收入比单纯种植水稻高900元左右,稻鳅农户生产的稻米质量远高于普通稻米,市场价格每斤比普通大米高2元,更高的达到16元/斤,并且供不应求。

二是社会效益。稻鳅农户户平种养10亩,户平产鳅1000千克,户平创收4万元。全市稻鳅共生按现有的3.9万亩,每亩产鳅100千克估算,一年可生产泥鳅390万吨,泥鳅总产值在15000万元左右,泥鳅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成千上万的就业人员从事泥鳅养殖、苗种购销、饲料供应、起捕包装、经营销售、运输服务、餐饮服务等行业。稻谷因生态种植,提高了品质,随之价格大幅增值,小泥鳅翻起了经济大浪,为无数创业者和社会闲置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保证了社会稳定。(www.xing528.com)

三是生态效益。实施稻鳅共生,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品养殖有机结合,稻田为泥鳅提供了天然饲料,泥鳅为稻田提供了有机肥料,不仅节约了种养成本,实现了共生、互补、双赢,而且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一地多用,一举多得,一季多收”的目的,同时还修复了稻田生态环境,改良了稻田土壤,促进了耕地的可持续性利用,也节约了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土地流转,壮大了合作经济组织,推动了稻鳅生产模式的产业化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