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效率 可促进供给能力提高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效率 可促进供给能力提高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产业或行业的发展和繁荣与该产业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传统的小规模、面对面、个性化服务以及生产和消费具有同时性的传统服务业而言,由于无法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和经营,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改进较慢,产出量也不高,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将服务业的这种现象称之为“成本病”[6]。因此,生产性服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种类的扩展以及质量的提高形成了双向互动效果。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效率 可促进供给能力提高

一个产业或行业的发展和繁荣与该产业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传统的小规模、面对面、个性化服务以及生产和消费具有同时性的传统服务业而言,由于无法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和经营,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改进较慢,产出量也不高,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将服务业的这种现象称之为“成本病”[6]。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的不断涌现,在服务业发展中通过融入现代科技、创新企业的组织模式以及实现集聚式发展,也可以改变服务产品的传统特征,实现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从而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产出效率

对现代经济增长源泉的研究亦体现了随着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出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这类生产性服务更多地投入到相关产品的生产中将会导致内生技术进步。这种技术进步一方面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种类的增加,可以理解为新行业的基础性创新;另一方面表现为中间投入品质量的提高,可以理解为现有行业内发生了连续升级现象。因此,生产性服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种类的扩展以及质量的提高形成了双向互动效果。

生产性服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其专业化报酬递增和源自知识、信息密集为主要投入要素的技术进步带来的报酬递增,这两方面共同促进了生产性服务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效应不断凸显,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着一个规律性趋势,即由“内部化”(inter nalization)向“外部化”(externalization)演进,或由“非市场化”向“市场化”演进。伴随着这一演进趋势的不断增强,一方面,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会得到优化,核心竞争力会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会大大提高,产业分工与产业结构会更加合理,整个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会大幅提升。[7](www.xing528.com)

总的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一方面促使其以更低的成本为其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提供更专业化和更高质量的中间投入,提高下游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自身运营成本,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增加获利空间,并为从业者提供更优厚的报酬,从而吸引更优质的人才进入该行业,促进该行业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