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聚焦商业模式创新,别被套路限制

聚焦商业模式创新,别被套路限制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不玩套路、不搞花架子,也不要被他人套路,应该聚焦于商业模式创新。图3-5-1T型商业模式全要素图中的商业模式创新重点 图表来源:李庆丰,《T型商业模式》T型商业模式中的产品组合包括三大类:产品关联组合、产品模块组合、产品战略组合。在创立期,商业模式定位或新产品上市失败,源于盲目地进行产品组合差异化创新。

聚焦商业模式创新,别被套路限制

※ 为什么屡次有追随《原则》那样买椟还珠的故事?

※ 为什么说90%以上商业模式创新属于产品组合的创新?

※ 企业进行第二曲线转型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听不少人说,他们是畅销书《原则》作者达利欧的“脑残粉”。达利欧的桥水基金管理的基金规模超过1600亿美元,过去20多年累计盈利达450亿美元。达利欧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500多页的《原则》给出了500多条导致他投资成功的原则。按理说,商业模式是负责企业赢利的,并且还需要它的上级企业赢利系统“全面协助”。而现在,似乎只要看看《原则》就可以了。

现在做生意挺难的,有人调侃:“过去靠运气赚来的钱,现在凭实力都亏出去了!”为了扭转困境,买一本《原则》,模仿其中的一些原则。我们不要像达利欧赚那么多,实现一下王健林的“小目标”就可以了。

2017年2月,达利欧来中国了,与300多个CEO讲解他的“原则”。达利欧说:“一切都是一台机器……你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原则。然后把这些工作和生活原则转变成为一种算法,把这样的算法用于你的决策,这样做你就会非常强大。”达利欧的核心概念——算法、进化、机器等,与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比较契合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他的书《原则》就火了。

至今,我们还没有听说,哪家企业模仿达利欧的“原则”而成功了,倒是听说,“深圳有家私募按照达利欧的《原则》依葫芦画瓢,给员工定下80多条‘原则’,要求坚决执行,没多久就把前几年赚的钱都亏完了”。

有网友说:想要推广达利欧这套“变态”玩法,就必须有“变态”的组织。华尔街流传的一个段子或许能说明这一点:一位著名投行女高管被招进桥水基金不久,她在食堂和同事评论另一位同事,但这在桥水的文化中是不被允许的,违反了达利欧规定的500多条原则中的一条。这家公司的每个角落都有监控和摄像。于是,她刚从食堂走出,便惊恐地发现自己评论他人的录像被公司大屏幕播了出来。第二天,她辞职了。

另外,也有人发现了桥水基金成功背后真正的因果链:①像巴菲特一样,达利欧也是个玩投资的天才。他12岁在高尔夫球场当球童时,偶然间听到大佬们在谈一只股票,倾其所有买入后他净赚了3倍。②桥水基金是一只对冲基金。玩对冲投资需要熟悉各式各样的金融工具,对各式各样的证券及衍生产品频繁操作,所以决策就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原则”的话,每天面对那么多决策,失控风险就非常大。③桥水成功的真正秘密武器是它的投资决策模型,《原则》书中只透露了一点点。

因为投资决策模型不方便写那么多,也太复杂太难了,大部分人看不懂,所以书名叫作《原则》,内容也大部分是“原则”。简简单单的若干“原则”就能成功,又迎合了大部分人的速成心理。

参考资料:刘潇然,AI财经社,《达利欧的中国造神狂欢……》

“原则”代替不了企业赢利系统,真正赢利还是需要依靠商业模式。桥水基金商业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它的“投资决策模型”,而“原则”只是适合它商业模式的一种独特组织能力企业文化。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匹配的组织能力及企业文化。这又是一个众人抬轿、一起买椟还珠的故事。所以,看了《原则》一书,也不能完全模仿里面的原则。

我们不玩套路、不搞花架子,也不要被他人套路,应该聚焦于商业模式创新。摩尔所著的《公司进化论》从公司进化的角度切入,阐述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如何创新。现在是商业模式竞争时代,企业赢利系统的核心是建立商业模式中心型组织。本章前几节讲到的三端定位模型、飞轮增长模型、SPO核心竞争力模型与T型同构进化模型及后面讲到的双T连接模型等,它们基于T型商业模式理论而提出,分别是企业在创立期、成长期、扩张期、转型期等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进化的主要“参照物”,也是企业制订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www.xing528.com)

谈到商业模式创新时,排在第一优先级的是“商业模式第一问”:企业的目标客户在哪里,如何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企业回答好“商业模式第一问”,就要与合作伙伴协作搞一个产品组合(或产品),其中蕴含着满足目标客户需求的价值主张,同时这个产品组合还要蕴含着企业(或企业所有者)所追求的赢利机制,如图3-5-1所示。也就是说,产品组合、价值主张、赢利机制是“三位一体”的一个整体,其中产品组合是这个整体的实体形式,价值主张及赢利机制是这个整体的两个虚拟形式。为方便表达,常用产品组合来代表“整体”。为协助理解以上的阐述,各位读者可以再看一下章节3.2后半部分的名创优品案例及图3-2-2所表示的内容。

图3-5-1 T型商业模式全要素图中的商业模式创新重点
图表来源:李庆丰,《T型商业模式》

T型商业模式中的产品组合包括三大类:产品关联组合、产品模块组合、产品战略组合。产品关联组合是指两个以上的产品在功能互补上的组合,例如:吉列的“刀架+刀片”组合、盒马鲜生的“餐饮集市+超市+外卖”组合等;产品模块组合是指产品由很多模块组合而成,像餐饮、医疗服务、工程总承包等诸多整体性产品属于这一类;产品战略组合是指在战略规划期间企业按照时间顺序陆续推向市场的一系列产品的组合。

从实践来看,90%以上的商业模式创新属于产品组合的创新。当然,单一产品也是产品组合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丰裕经济时代,产品创新主要就是让产品与众不同,有差异化特色。同理,对产品组合创新也是让产品组合实现差异化。

商业模式的研究者们已经总结了上百种产品组合差异化的“固定搭配”,像一些书籍介绍的22种赢利模式、55种商业模式等。他们所说的赢利模式、商业模式相当于T型商业模式中的产品组合。表3-5-1列出了一些常见的产品组合搭配、差异化特点及案例。

表3-5-1 常见的产品组合搭配、差异化特点及案例

图表来源:李庆丰,《商业模式与战略共舞》

如图3-5-1所示,产品组合是T型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内容,创造模式、营销模式、资本模式的其他内容要素都在为产品组合的创新、制成或价值实现提供支撑或支持。在创立期,商业模式定位或新产品上市失败,源于盲目地进行产品组合差异化创新。传统上可以用波特五力竞争模型检验一下产品创新是否在市场上可行,现在更要叠加使用本章第2节介绍的三端定位模型(图3-2-1)进行检验。

商业模式创新或者说产品组合差异化创新,通常发生在企业的创立期及转型期。转型期与创立期有所不同的是,它有很多历史积累的资本可供使用。大家把转型期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称为开辟第二曲线业务,相应地公司原来的传统业务就是第一曲线业务,如图3-5-2左图所示。第一曲线业务的旧商业模式是一个T型,第二曲线业务的新商业模式也是一个T型。从T型商业模式看,企业转型的新旧两个商业模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资本模式连接关系,称其为“双T连接模型”,如图3-5-2右图所示。

图3-5-2 企业第二曲线业务(左)与双T连接模型(右)示意图
图表来源:李庆丰,《商业模式与战略共舞》

从双T连接模型角度,指导企业转型有三大原则:①顶层设计独立性原则;②相似商业模式优先原则;③第一曲线资本利用最大化原则。企业开辟第二曲线业务,是真正的二次创业,就是构建一个新商业模式。新商业模式定位成功后,一个新的生命周期循环又开始了,从创立期到成长期、扩张期、转型期……

鉴于有《T型商业模式》及《商业模式与战略共舞》两本书可供参考,所以本书仅安排了本章共5节篇幅来概要性地介绍商业模式的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