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的主要损失形式分析

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的主要损失形式分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中国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时,进口国/地区往往以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不能满足其特定的技术要求为由而对其进行特殊处理,从而给中国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表4-9列出了2006年至2018年中国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损失形式及其占比情况。从损失形式的国家/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出口企业所遭受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损失形式在不同进口国/地区的占比分布是不同的。

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的主要损失形式分析

当中国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时,进口国/地区往往以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不能满足其特定的技术要求为由而对其进行特殊处理,从而给中国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这些特殊处理方式包括取消订单、扣留货物、销毁货物、退回货物、口岸处理、改变用途、降级处理等。

从整体上来讲,从2006年至2018年,取消订单是中国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最主要损失形式,除2008年和2009年之外,在其余年份,取消订单在所有损失形式中所占的比例都在40%以上,尤其是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取消订单的占比高达55%以上,分别为56.1%、56.2%、55.6%、55.5%、56.8%和56.4%;退回货物和降级处理在所有损失形式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较高,大约为10%以上;而扣留货物、销毁货物、口岸处理、改变用途等在所有损失形式中所占的比例则比较低。表4-9列出了2006年至2018年中国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损失形式及其占比情况。

表4-9 中国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损失形式及其占比(2006—2018)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7—2019)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从不同行业来看,中国不同行业出口企业所遭受的损失形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农食产品类企业和纺织鞋帽类企业遭受的主要损失形式是取消订单、退回货物和降级处理,三种损失形式在两类企业所遭受的损失形式中的占比均超过了70%;机电仪器类企业、化矿金属类企业和玩具家具类企业遭受的主要损失形式是取消订单和退回货物,两种损失形式在三类企业所遭受的损失形式中的占比均达到65%以上;橡塑皮革类企业和木材纸张非金属类企业遭受的主要损失形式是取消订单和降级处理,两种损失形式在两类企业所遭受的损失形式中的占比大约在60%左右。图4-3利用各年均值描述了中国不同行业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损失形式及其占比。

图4-3 中国不同行业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损失形式(按各年均值)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6-2019)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注:1.农食产品类企业2.机电仪器类企业3.化矿金属类企业4.纺织鞋帽类企业5.橡塑皮革类企业6.玩具家具类企业7.木材纸张非金属类企业(柱状图中依次按照此顺序排列)。

另外,不同损失形式的行业分布也有所不同。在所有行业中,农食产品类企业、机电仪器类企业和纺织鞋帽类企业遭受各种损失形式的比例普遍比较高,包括取消订单、扣留货物、销毁货物、退回货物、口岸处理、改变用途、降级处理等。销毁货物是农食产品类企业遭受的最主要的损失形式,在所有损失形式中,农食产品类企业每年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损失是由这种形式造成的;退回货物、口岸处理、扣留货物和取消订单是机电仪器类企业遭受损失的主要形式;降级处理则在纺织鞋帽类企业所遭受的损失形式中所占比例最高。但是,化矿金属类企业、橡塑皮革类企业、玩具家具类企业、木材纸张非金属类企业遭受各种损失形式的比例则比较低。表4-10列出了2006年至2017年不同损失形式在中国不同行业出口企业的分布情况。

表4-10 不同损失形式在中国不同行业出口企业的分布情况(2006—2017)

(续表)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7-2018)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注:1.农食产品类企业2.机电仪器类企业3.化矿金属类企业4.纺织鞋帽类企业5.橡塑皮革类企业6.玩具家具类企业7.木材纸张非金属类企业。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不同损失形式在中国不同行业出口企业的分布情况,图4-4利用各年均值通过柱状图将其描绘出来。(www.xing528.com)

图4-4 不同损失形式在中国不同行业出口企业的分布情况(按各年均值)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7-2018)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注:1.农食产品类企业2.机电仪器类企业3.化矿金属类企业4.纺织鞋帽类企业5.橡塑皮革类企业6.玩具家具类企业7.木材纸张非金属类企业。

从损失形式的国家/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出口企业所遭受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损失形式在不同进口国/地区的占比分布是不同的。无论哪一种损失形式,包括取消订单、扣留货物、销毁货物、退回货物、口岸处理、改变用途、降级处理等,欧盟的占比都是最高的,美国位居第二,日本位居第三。这三大贸易伙伴的占比之和均超过了50%。

销毁货物、降级处理、取消订单、扣留货物和退回货物是中国出口企业在欧盟所遭受的主要损失形式;取消订单、扣留货物和销毁货物是中国出口企业在美国所遭受的主要损失形式;降级处理是中国出口企业在日本所遭受的主要损失形式。在东盟、韩国、俄罗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中国出口企业遭受的损失形式所占比例比较低。其中,改变用途和退回货物分别是中国出口企业在东盟和韩国的主要损失形式;取消订单是中国出口企业在俄罗斯和加拿大的主要损失形式;而口岸处理则是中国出口企业在澳大利亚的主要损失形式。表4-11列出了2006年至2017年中国出口企业遭受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不同损失形式在不同进口国/地区的占比分布情况。

表4-11 不同损失形式在不同进口国/地区的占比分布情况(2006-2017)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6-2019)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注:表格中的“-”表示该相关数据空缺)。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出口企业遭受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损失形式在不同进口国/地区的占比分布情况,图4-5利用各年均值通过柱状图将其描绘出来。

图4-5 不同损失形式在不同进口国/地区的占比分布情况(按各年均值)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6-2019)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