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借贷记账法的发展及国际应用意义分析

借贷记账法的发展及国际应用意义分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来看,借贷记账法从产生到基本定型,经历了将近两百年的时间。这时,“借”“贷”两字分别表示债权债务的变化。为了求得账簿记录的统一,对于非货币资金借贷业务,也以“借”“贷”两字记录其增减变动情况。此后,经过几百年的千锤百炼,借贷记账法逐渐发展为一种完善的、科学的,并成为唯一在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使得会计成为一种国际信息,成为一种国际商业语言。

借贷记账法的发展及国际应用意义分析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会计基本等式为理论依据,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来计算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从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来看,借贷记账法从产生到基本定型,经历了将近两百年的时间。它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的商品经济已发展到相当发达的程度,沿海城市都已形成了许多国际国内的贸易中心。在商品交换中,为了适应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经营者管理的需要,从而逐步形成了这种方法。“借”“贷”两字的含义,最初是从借贷资本家的角度来解释的,即用来表示债权(应收款)和债务(应付款)的增减变动。借贷资本家对于收进的款项,记在贷主的名下,表示债务;对于付出的款项,记在借主的名下,表示债权。这时,“借”“贷”两字分别表示债权债务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内容日益复杂,记录的经济业务已不再局限于货币资金借贷业务,而逐渐发展到财产物资、经营损益等。为了求得账簿记录的统一,对于非货币资金借贷业务,也以“借”“贷”两字记录其增减变动情况。这样,“借”“贷”两字就逐渐失去原来的含义,而转化为纯粹的记账符号,成为会计上的专门术语。因此现在讲的“借”“贷”,已失去原来的字面含义,只作为记账符号使用,用以标明记账的方向。(www.xing528.com)

卢卡·巴其阿勒在《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一书中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借贷记账法,并在理论上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借贷记账法从此基本定型。此后,经过几百年的千锤百炼,借贷记账法逐渐发展为一种完善的、科学的,并成为唯一在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使得会计成为一种国际信息,成为一种国际商业语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