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土地利用状况:农田面积持续减少,建筑用地供需紧张

中国土地利用状况:农田面积持续减少,建筑用地供需紧张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土地利用特征可以简单概括为:大量农村人口的农田面积大幅度持续减少,资源匮乏,建筑用地供求紧张。这种土地利用状况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量稳定增长,阻碍国家经济稳步、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局限之一。

中国土地利用状况:农田面积持续减少,建筑用地供需紧张

中国的土地利用特征可以简单概括为:大量农村人口的农田面积大幅度持续减少,资源匮乏,建筑用地供求紧张。这种土地利用状况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量稳定增长,阻碍国家经济稳步、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局限之一。

(一)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少、质量低,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

中国的人均可开垦土地面积仅有0.106公顷,人均林地面积只有0.186公顷,人均草地面积仅有0.217公顷,分别所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是44%、18%和 35%,然而更加糟糕的情形是,中国土地资源的整体质量普遍不高。1997年,我国国内农田灌溉率仅为39.8%,森林面积仅占林地总面积的70.5%,并且50%的草地质量低劣。中国的土地资源地理分布极其不均匀,并且土地资源分布与水资源区域分布之间的不匹配现象,使得我国土地资源的地理分布状况更加复杂。土地资源与水资源之间的分布不匹配现象严重削减了土地的生产效率。我国南部长江流域内的耕地面积只占国家耕地总面积的38%,然而其水资源拥有量却超过了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北部淮河流域拥有国家62%的可耕地,却只能靠全国水资源的20%来维持当地的耕地用水需求。(www.xing528.com)

(二)可耕地面积大幅减少

2010—2018年,中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616.1万公顷,在减少的这些可耕地之中,有高达109.8万公顷的耕地被转用于土地开发,99万公顷耕地用于调整农业结构,33.1万公顷耕地用于土地规整,28.8万公顷耕地用于土地改良,125.7万公顷耕地转变成了建筑用地,219.7万公顷耕地在生态利用过程中被逐渐转化。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全国可用地减少了211.8万公顷,同时自然灾害又摧毁了31.6万公顷土地。由于被转化利用于生态利用的耕地质量不高,导致很多耕地被转向变成建筑用地,这是导致我国农田面积不断缩减的主要原因之一。2010—2018年,中国的建筑用地面积增加到了192.7万公顷,其中有125.7万公顷原来是可耕地,是后起建筑总面积的6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