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及挑战,岗位供需紧张

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及挑战,岗位供需紧张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高等院校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这种就业市场一般以招聘会、供需见面会等形式出现,也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最主要的一种就业市场。根据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2017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今年待就业的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及挑战,岗位供需紧张

(一)大学就业市场的形成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一直实行国家统一分配制度,由国家根据每年毕业生资源情况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编制分配计划,由学校严格执行,并且在国家教委直属院校、各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毕业生分配中,实行国家统一计划,抽成调剂和分级安排的方法,落实毕业生就业,禁止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毕业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劳动就业制度也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大学毕业生就业由原来的计划分配转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进而变为交费上学,自主择业。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是集中就业,就业人数、就业时间都比较集中,而一般劳务市场和人才市场也不可能解决毕业生集中就业问题,因此形成和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就十分必要了。

大学毕业生一般进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公司企业谋职,师范类毕业生大部分进入教育系统做教师,这些都需要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或者人才市场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进而确定就业单位。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给方是准备走向社会谋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择业意向、工作能力等条件选择工作单位;需求方是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他们根据岗位要求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择优录用所需人员,双方的选择结果由供求关系决定。于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一种专门为应届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开展双向选择的场所便应运而生,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也就被各级政府部门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提上了议事日程。所以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这一概念可以这样定义:它是大学毕业生择业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贤纳士、选录人才的场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征

大学毕业生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力资源,由他们构成的供方市场即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新型的知识人才市场,它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时间短

目前举办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活动一般在最后一学年的一段时间内,毕业生一般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落实就业方向,并集中进行报到或办理相关手续,走向工作岗位。

2.层次高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供给主体一方是大学毕业生,这是一个具有较高附加值的特殊群体。

3.规模大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每年都有上百万的大学毕业生第一次进入社会,数量大、层次多、结构复杂、工作繁重。

4.年轻化

应聘的毕业生都比较年轻,有蓬勃的朝气和锐气,是社会急需的新生力量。

5.政策性

由于大学毕业生是国家有计划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国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宏观上对毕业生的就业方针、原则、政策以及就业方式、范围等都有明确要求,这与一般人员流动不同。毕业生是初次就业,没有社会经验,需要学校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与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国家需要与个人的意愿结合起来。此外,大学毕业生作为学校培养出来的“产品”,应由学校审核其毕业资格,通过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确认“双向选择”的结果,从而保证毕业生就业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并体现出学校对国家、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三方的高度重视。

6.多样性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既有分开的,也有不分开的;既有规模大的,也有规模小的;既有综合的,也有分类的;既有区域的,也有部门的,等等。

(一)高等院校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这种就业市场一般以招聘会、供需见面会等形式出现,也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最主要的一种就业市场。由学校单独出面举办的就业市场其优点在于邀请的用人单位有很强的针对性,往往与学校专业相结合,对高校来说很容易形成固定的用人单位群体。(www.xing528.com)

(二)企业自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这种就业市场也称宣讲会,这是由用人单位单独来高校以招聘本企业所需人才为目的举办的小型招聘会。这种就业市场时效性强,招聘效果也十分明显,尤其为知名企业、跨国公司所推崇。

(三)政府部门或人才机构主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这种就业市场一般是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或各人社局举办的为本地毕业生就业服务或为本地用人单位招聘服务的就业市场。这种形式的就业市场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这个地区的人才需求趋势。

(一)从整体形势来看,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对大学毕业生而言,“大学生的就业冬季”依然还没有过去,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600万,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765万。2019年应届毕业生人数高达860万,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及往年毕业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将近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就业。2016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延续此前三年的增长轨迹,达到1300万人的高位。人社部曾公开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每年需要在城镇安排就业的人数仍然维持在2500万,就业总量的压力非常大。这其中,约1000万人是登记失业人员,约1500万人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人员。此外,“十三五”期间每年还有近300万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就业形势虽然总体稳定,但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化解过剩产能导致的职工分流、人和岗位不匹配的“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等问题,仍将使就业形势面临较大压力。

(二)从专业来看,市场需求不平衡

随着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2018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关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超越2017年的795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根据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2017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今年待就业的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虽然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19年,人才缺口数字巨大。由此可见,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仅仅为一种表象,原因有两点: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所成,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企业用人标准,这值得思考;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很大差异。

(三)从选人标准来看,招聘单位将更加理性化

现在大部分用人单位一改印象中非名牌、高学历毕业生不用的状况,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有资料表明,一些高级技工的薪水甚至超过研究生。广州市公布2017年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本科生在广州新就业月薪平均为4058元,博士平均为5331元,硕士为4850元,而专业技术人员的平均指导价达到了每月8101元。2017年5月举办的“2017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交流大会”显示,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需求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技术型人才,此类岗位占总岗位量的41.35%;二是中高层经营管理型人才,占总岗位量的38.35%。其他类型人才占20.3%。据调查,“十三五”期间广州高级工以上技工人才缺口10万人。可见,用人单位更多的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其招聘行为的理性化程度大大提高。

(四)从单位性质来看,民营企业将成为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大学生就业的观念在悄然转变,逐渐转变为多元化就业,就业的目标转向了民营企业。在近两年的就业数据统计中,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吸纳就业高达67%的民营企业,可谓后起之秀,民营企业具有吸纳劳动的载体作用,民营和中小型企业往往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因而将成为解决失业问题的主力军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力量。因此,民营企业将是吸引大学生就业的新市场。

创新型或高科技型民营企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日趋加大,特别是创新型的现代服务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潜力相当大。现在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需求很明确,也很实际,薪酬、职业发展空间、福利都是他们选择企业时的考虑因素。

因此,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不断规范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显著改善,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又能为大学生提供具有竞争性的薪酬和发展机遇时,民营企业就真正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新选择。

(五)从就业途径来看,无形市场加快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网上视频技术广泛应用,基于互联网的无形就业市场快速发展起来了。毕业生除利用有形就业市场直接洽谈外,更多将通过无形就业市场进行洽谈,择业自由度随之增大。采用现代高效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无形就业市场求职,不需东奔西走,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随着我国法制不断健全和计算机网络进一步完善,无形就业市场将有可能取代有形就业市场,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从就业程序来看,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全国高校毕业生市场已经形成规模并走向规范化,这种变化不仅使毕业生就业逐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的远程服务,而且也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管理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模式转变。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也相继出台,这样大学生就业便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规范,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以高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并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良好的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正在朝着专业化方向迈进,已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80%是通过学校落实就业单位的;各省市也已形成良好的就业工作队伍,拥有比较完善的就业设施和工作经验。这些对今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组织机构保障和良好的工作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