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研究目的与意义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研究目的与意义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显示,很多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对他们目前从事的工作职责与任务不满,对工作持消极悲观的态度,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基层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以28.23%的速度递增。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660余万人,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多企业濒临倒闭,开始裁员,企业和社会的就业容纳量开始大幅度下降,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失业,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难以有立足之地。在当前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伴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大规模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多,说明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人才的增多,人口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必然将推动国家社会向前发展。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却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加剧,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上升时期,这时需要大量的人才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便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导致了人才的供需不对称,其中包括城乡经济结构不平衡带来的人才过度集中在大中型城市,造成大中城市的大学生就业难,而农村林区等基层却缺乏人才。因此,要解决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人才的合理性流动很关键,即大量的人才到基层去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活力,为基层人民服务,这既是基层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良好契机,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的双赢。

二、当前形势下基层就业的窘境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还将长期存在,城乡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所以必须通过一些措施来引导与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而且现在的社会、学生及学生家长对基层就业存在偏见,对基层发展的未来前景判断不足,加上现有高校的教育机制不完善,国家在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方面的政策制定上有待改进,这些现象都导致了难以实现高校毕业生与基层有效对接,将会影响我国社会的发展,影响新农村的建设,影响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基层就业的窘境除了大学生毕业后真正到基层就业人数偏少外,基层大学生流失率也很高,从目前来看,在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不仅偏少,而且还存在较大规模的流失现象。《四川日报》一则新闻报道:从1999年到2007年7月,四川省通过志愿者服务、下派等形式先后选派了8 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然而,截至2007年7月,仍在村(社区)工作的不足3 000人,流失率高达70%以上。这种状况在其他省市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很多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离开了农村的同时,而留下来的大学生工作态度如何,是否真正发挥了他们的积极作用?调查显示,很多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对他们目前从事的工作职责与任务不满,对工作持消极悲观的态度,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以上种种表现出来的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状况,都说明当前大学生服务基层的窘境是亟待解决的。(www.xing528.com)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历来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现阶段,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还有8亿多的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63.7%。改革开放之初,农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都得到极大提高,农民温饱基本得到解决,并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巨大发展。但是随着我国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我国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关系到我国13亿人口的生存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整体长远发展,因此解决“三农问题”迫在眉睫。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了一个发展的战略高度,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与目标。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是最重要和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关键需要有一批能够勇于开拓创新,高知识、高能力、高素质、高精力的青壮年主力人才。但从我国整体农村人口结构显示,在年龄结构上,人口以老幼妇女为主,大量的中青年劳动力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给他们提供不了足够的劳动就业岗位来养家糊口,都出外打工流向城市;从教育水平上看,到2008年,农村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8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当于初二的水平,同时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数据计算,农村的人口绝大多数的受教育程度都在初中以下,占到农村人口总数的接近90%,只有0.65%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农村,村干部应是农民的主心骨,是农村发展的领头羊,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的村干部却是一方面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另一方面,很多村干部受到农村宗族文化等传统落后观念影响较深,不利于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据数据显示,大部分的村干部只有初中、高中水平,初中水平的村支书和村主任分别占到42.55%、50.87%,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村支书、村主任分别只占到10.13%和4.82%,这些大专以上的村干部且大部分来自于东部地区(夏英,宋彦峰,2009),而中国大部分需要发展的农村在中西部;受到农村宗族观念与势力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一些农村,真正懂经营、善管理人才不能通过选拔进入村干部队伍,同时,很多村干部存在为自身利益,为家族利益服务,不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着想,也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农村的这种人口、人才结构与状况,势必严重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才有生机和活力。

四、基层提供大学生成才的良好平台

越是需要发展的地方,越有发展的机遇;越是艰苦的地方,才越有利于成长、成才。我国广大基层迅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以及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及时提出将会给大学生带来广阔的发展机遇,同时,基层艰苦的发展环境提供了大学生锻炼成长的良好平台。就高校学生毕业到基层服务而言,基层的广阔天地为大学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创造了条件,使个人获得了就业机会,而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在服务基层中更具备专业技能的优势,这既可以实现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又可以满足基层的人才需要,因此基层就业既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又有利于实现社会价值,从而实现二者的统一,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前往基层地区就业,特别是农村籍的大学毕业生更要心系家乡,扎根农村,成为家乡建设的主力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广阔的基层土地上,有志于基层经济建设的大学生们一定能得到施展才干的机会和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