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发现

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发现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循环经济的主要理念1.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二)循环经济遵循的原则减量化原则。

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发现

(一)循环经济的主要理念

1.新的系统观

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这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中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2.新的经济观

循环经济要求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要求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功夫。

3.新的价值观

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要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新的生产观(www.xing528.com)

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要求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它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是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二)循环经济遵循的原则

减量化原则(Reduce)。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又称减物质化。换言之,必须预防废弃物的产生而不是产生后治理。

再利用原则(Reuse)。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以多种方式使用物品。通过再利用,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

再循环(资源化)原则(Recycle)。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资源化能够减少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压力。资源化方式有原级资源化和次级资源化两种:原级资源化是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次级资源化是将废弃物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模式

企业内部的循环,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企业之间的循环,组织生态工业链,把不同的经济组织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织,使一家的“三废”成为另一家的原料和能源;社会整体循环,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完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合回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