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生态循环经济论》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生态循环经济论》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生态循环经济作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必须紧密结合西部的区域特点和现实状况,全方位地落实生态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与本质要求。当前,应当着力研究探讨在西部地区全面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循环工业、生态循环服务业和建设生态循环型城镇的问题。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生态循环经济论》

第七章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

生态循环经济作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必须紧密结合西部的区域特点和现实状况,全方位地落实生态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与本质要求。当前,应当着力研究探讨在西部地区全面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循环工业、生态循环服务业和建设生态循环型城镇的问题。

第一节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路径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生态类型多样,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复杂,耕地面积、淡水资源较少,农业资源不充裕、分布不均衡,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农业资源逐年下降,加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约束与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比较严峻。目前,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仍然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延续着“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线性发展模式。对农业生产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过度利用,不仅造成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速了资源的耗竭,同时,化肥农药的不当使用也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使农产品品质下降。在这种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下,日趋恶化的西部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制约了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是西部农业的发展方向。生态循环农业以生态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农业生产,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排放,促进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循环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摒弃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成为西部地区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解决当前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也是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选择与必然要求。

一、生态循环农业的根本任务是克服农业的反生态属性

农业直接依托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生产,具有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特点。但从农业生产的性质和农业发展的历史考察,农业生产却具有明显的反生态属性。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依托于水土光热资源周而复始地开垦、耕作,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持续损毁生态环境的后果,它破坏了地表原有的植被,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壤贫瘠化,影响区域之间的水热分布,使生物的多样性降低,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同时,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快了生态系统中物流的速度,改变了物质循环的流量与途径,导致了水和土壤环境营养的失衡。因此,“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之间存在着不协调。农业技术对这种不协调的克服程度,决定着农业生态系统兴衰演化的速度和最终的命运”。[1]

在我国古代的农耕生产中,人们无意识地遵循了现代生态学原理,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和精耕细作的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重视农牧结合,使用有机肥,使农业自然生物种群逐渐演变成为劳动对象和收获物,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需要,形成了传统的农业生态体系,维持着物质和能量平衡,形成一种物质和能量闭环流动的封闭体系,是一种不完整意义上的生态可持续的农业。但是,这种自古而来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消费需求。与世界农业发展同步,我国的传统农业生态体系被逐步打破,现代开放式农业生态体系顺势而生。现代开放式农业生态体系由人类、现代人工制造的外源物质、人工选育的农业生物种群、人工干预程度很高的农业资源和环境、高效率的农业机械等因素组成。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现代开放式农业生态体系颠覆了传统农业生态体系的内循机理,使农业内部物质能量循环流动的链条中断,物质能量大量流失,并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现代开放式农业的这种反生态属性极大地摧毁着人类的文明成就。纵观世界古代文明的兴衰演进过程,中国、巴比伦、印度、埃及这四大古文明都属于古代农业文明,而后三者巴比伦、印度、埃及三大古文明都已基本消亡在大漠荒沙之中。虽然这三大古文明兴盛与衰亡的时间、轨迹不尽相同,但导致它们消亡的根本原因都与反生态性质的农业生产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直接相关。而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缓退化、延续至今,这直接得益于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社会形态下的中国传统农业,自始具有一定的生态友好属性。2000多年以来,与灿烂的中华农业文明相适应,中国传统社会一直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形态而存在。在这一经济社会形态下,一定的社会单元地理区域内,农业经济生产大多是在本地范围内产需平衡、物物交换,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人畜排泄物(有机肥)的方式返还到土壤中,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输入与输出保持基本平衡的状态,土壤的营养循环结构比较完整,生态功能较为稳定,农业生产在既定的生态环境下大体保持循环发展与持续繁荣。因而,灿烂的中华文明艰难地延续至今。必须指出的是,虽然中国传统的生态农业技术维系了中华文明的延续,但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反生态属性,中华文明所依存的农业生态系统实际上也一直处于缓慢退化的态势。特别是随着传统农业生态体系逐步被现代开放式农业生态体系所取代,这种退化的状况已经呈现加速的趋势。

近30多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首先是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一些地方出现“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现象,一些造纸、制药、化工等重点排污企业治污措施落实不到位,放任污染源自流,防污治污雷声大、雨点小。有些新建工程治污配套投入不足,投产后废水、废渣、废气、粉尘等对外直接排放,一大批排污企业已开始由城市涌向农村。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污染严重的家庭小作坊、小工厂,这些星罗棋布的小厂、小作坊排放的污染物随地横流,由小积大,加大集中治理的难度。[2]其次是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垃圾增多,处理能力跟不上,大量日用化工洗涤剂废水肆意排放,加上一些洋电器垃圾在我国频繁登陆,有毒有害的水、气、尘不受地域界线限制随处扩散,来自工业生产的污染源日益增多,有毒有害物质飘入大气、流进水源、渗入土壤,使得农业生产环境日趋恶化,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遭受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3]最后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农业生态系统产出的农产品、次产品中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大部分不能返还土壤。粮食等农产品通过市场化在跨区域的空间范围内流通,食品中所包含的大量营养物质最终被作为城市生活废弃物所处理、流失,加之农业耕作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石油农业”转变,化学肥料被广泛使用,使得农村人畜排泄物中的养分不能完整地返回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生产潜力下降,农业生态系统日趋恶化。“人类生活系统与农业生产系统之间的营养循环链被打断,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进而对农业生产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4]为了挖掘地力、提高产量,农业生产者不得不依赖大量使用化肥来弥补土壤中营养素的损失,以维持土地生产力,并大量使用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导致了土壤、空气、水源等大范围的面源污染,直接威胁农业生态环境与食品安全。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系统正遭受着2000多年以来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由上可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生态循环经济的理论原则和发展规律,科学地组织农业生产活动,合理安排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业生产模式,重新耦合复合生态系统破缺的结构与功能,建立与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生产技术体系,避免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消除农业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提高农业的生态环境质量,修复和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建立和发展以资源基本平衡和生态良性循环为特征的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体系,从根本上降解和克服农业的反生态属性,使农业生态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永续发展。

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根本任务的要求和西部地区的地域特征及农业特点出发,目前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具体路径,主要有资源高效利用型共生生态农业、资源微观集聚型家庭生态农业和生态强制恢复型以工代赈农业。

二、资源高效利用型共生生态农业

(一)改造和提升传统的耕地农业

1.西部耕地农业的现状与特征

耕地农业是西部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西部地区耕地农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外部自然条件特征和耕种生产特征两方面。

(1)外部自然条件特征。西部地区水土资源极不均衡,特别是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普遍短缺。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以及人口的迅速增加,导致西部地区传统耕地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具体来说,西部地区耕地农业外部自然条件特征的主要表现为:一是地貌复杂,可用耕地较少。西部地区多高原、山脉,沙漠和盆地分布其中,地形条件复杂多样,区域差异较大。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资源持续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目前当地还在大规模地引河灌溉耕地,造成土地盐碱化现象日益加重,严重制约了耕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粮食种植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带,河西走廊、陕西关中地区以及宁夏、内蒙古河套地区等是耕地农业的主要区域。二是降水量少,气候干旱。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欧亚大陆腹地,以温带、寒温带气候为主,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多数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在50~200毫米之间,部分沙漠和戈壁地区甚至在10毫米以下。[5]同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区域调剂困难。随着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量增加,加之西北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普遍缺乏,采用耕地灌溉方式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用水短缺已成为西部农业经济发展的严重桎梏。三是农业生态资源脆弱。由于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不足,发展规划的科学性一度被忽视,加上西部地区自身生态环境的敏感性,致使一些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西北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出现了土地沙漠化加剧、森林草原退化、土壤盐碱化、动物种群减少等现象,使生态环境的水源涵养和生态屏障功能作用下降,对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2)耕种生产特征。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薄弱,耕地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仍然存在,缺乏科学有效的生产方式,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也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西部农业的耕种生产特征突出表现为:一是外部投入相对较大,资源利用率较低。西部地区在耕地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造成土壤板结和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而且在农业灌溉过程中,农药和化肥中的化学成分随着农田灌溉渗漏地下,造成地下水和河流等环境污染。二是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低。在西部耕地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有机废弃物,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置。比如,耕地农业中产生的大量秸秆除了作为饲料和生活能源外,往往被就地焚烧处理,污染了大气环境;牲畜和家禽的排泄物及畜栏垫料就地堆放;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农村生活环境的污染。三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小。西部大部分农牧区地广人稀,耕地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单位经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耕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产品粮食等主要用做农户和本地自食自用,呈现出明显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征。尽管从事耕地农业的农村人口较多,但农业资源、原料、能源浪费严重,农产品加工转化和生产效率低。四是市场经营渠道不畅。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相对封闭,市场化生产和经营的意识薄弱,市场信息缺乏,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商品率较低。同时,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被低估的现象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耕地农业的农产品价值大量被转移到其他产业,生产利润在行业间分配不均衡,导致耕地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等耕地农业的积极性不高。

2.西部耕地农业改造的主要途径

从上述西部耕地农业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区要摆脱自然条件和传统耕地农业生产方式的束缚,就必须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的要求,走出一条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所谓生态农业,主要是指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农村生产和再生产,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互养规律,促进物质的多次重复和循环利用,充分合理地使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建立起多业并举、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立体网状农村生态系统。[6]生态农业是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改造传统耕地农业的主要途径。

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在农牧交错带、黄河中上游与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主要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与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利用资源环境优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建设的关键是根据资源环境等特点调整大农业的结构,应用生物工程等综合措施改善和恢复生态功能,维护农业的生物多样性,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农畜产品,形成生态农业的主导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充分应用现代生态工程技术和传统农作技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管理,并配合相应的配套技术,运用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分层多级利用资源的生产工艺系统。生态耕地农业工程的目标就是在促进农业生态资源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耕地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从充分运用国内外农业生态工程技术和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与潜力出发,当前西部地区改造传统耕地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主要有以下途径:

(1)发展立体种植与立体种养农业。立体种植与立体种养农业是我国传统农业技术模式的精华,它与现代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使其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是一种适合西部农村农业特点的劳动密集型的农业技术模式。立体种养技术通过协调作物与作物、作物与动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充分利用互补机制并最大限度地避免物种竞争,使各种作物、动物能适得其所、和谐依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生产效率。[7]这类模式可以在我国西部农区普遍采用,尤其是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更可多类型地推广,使之成为缓解西部人多地少矛盾、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

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耕地资源紧缺,粮食输入成本高,一些地方一直是历史缺粮区,粮食安全始终是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粮食战略研究专家指出:“粮食既是重要的生物质原料,又是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有利用自然、开发资源的一面,又有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一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和粮食产业化经营,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耕地,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对改变我国生态脆弱、环境恶化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8]因此,在发展立体种植业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西部耕地资源的食品产出功能,优先发展西部优质粮油生产,将粮油作物种植与立体种植业、立体种养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既有效提高西部粮食自给率、维护区域粮食安全,又有效地发展立体种植业与种养业、促进西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双赢”目标。

(2)发展有机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农业。通过农业生态资源多层次、多途径循环利用,实现生产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生态农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模式,也完全适合在西部地区推广运用。通过种植业、养殖业的动植物食物链、生产加工链的组装优化,实现生物物质的多层次利用,大幅度提高物质、能量的转化利用效率。此项技术模式在四川、重庆和湖南西部、陕西南部等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饲料喂鸡、鸡粪喂猪、猪粪制取沼气,沼渣种蘑菇、养鱼、养蚯蚓,肥料还田的综合多级利用试验,饲料多级利用的能量利用率比一次利用大大提高,能量利用率由一次利用的64.7%提高到90.5%,其中氮素利用率由45%提高到92.4%。[9]

(3)发展生态控制技术农业。病、虫、草害是造成作物减产的重要原因,利用生态控制措施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的潜力很大。生态控制技术的优点在于无毒性残留,不污染环境,又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适合西部地区推广应用的生态控制技术主要有:利用轮作、间混作等种植方式控制有害生物;通过收获和播种时间的调整来防止或减少病、虫、草害;利用动物、微生物治虫、除草;利用从生物有机体中提取的生物试剂替代农药防治病虫、草害技术,利用自然界生物分泌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运用生物化学、生态学技术与方法,开发对人类无毒害的新型生物农药等。

(4)发展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合的生态治理农业。水土流失是西部农业发展中致使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实施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对改善环境和控制水土流失的效果显著。通过种草种树提高地表覆盖度,利用根系固定土壤、减缓径流、降低风速,配合修筑梯田、蓄水坝等工程措施,达到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对一些盐碱地、沙荒地等进行改造治理,如通过种植抗盐碱的牧草、向日葵等作物,结合开沟挖渠等工程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和改良盐碱地,并逐步将盐碱地、沙荒地改造发展成高产、高效农田。[10]

(5)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生态气候与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粮油作物生产,特别是绿色小杂粮生产。从全面提高西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畜牧业、蔬菜、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将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纳入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轨道,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要在对已经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农业产业加以重点整治的同时,对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常规农产品产业加以生态改造,建立不同产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利用体系,农牧结合、农林结合,逐步建立起“绿色、协调、循环、安全”的西部生态农产品生产体系。

(6)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的综合治理。发展西部生态循环农业,必须遵循生态循环经济原则与自然规律,从西部的区情特点出发,将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现状出发,西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综合治理要突出以下措施:一是要坚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细化、强化耕地保护措施,合理利用耕地,严格控制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减少不合理占用,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重点做好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建设,在保证耕地面积的同时,防止和降低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增强土壤肥力和质量。二是要合理利用水资源。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发展耕地农业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水资源匮乏。因此,要加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使用,加大灌区节水设备的投入和改造,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扩大节水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三是要突出生产资料和能源的节约使用。要控制常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推广使用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节约使用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提高农用生产资料的利用率。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等方式节约化肥使用量,实现农业稳产高产。在生产过程中高效利用能源,推广使用节能型农业机械和节能降耗技术。四是要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农业生产污染。推广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实施鼓励农业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的措施。加大农业生产污染治理力度,减少因农药、农膜、化肥、污水排放对耕地造成的污染,防止城市垃圾转移农村、污染水土。五是要全面实行产业化经营。生态循环农业的组分和结构具有多层次、多目标的特点,要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的规律要求,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销业、服务业组成一体化、产业化的农业经营体系,实现整体协调发展。一个生态系统内包括许多子系统,形成多层结构,而且在一定区域内可以实施以家庭为单元的生态户,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村和较大范围的生态农业县;系统内也可在功能上分为种植业生产、养殖业生产和加工业生产等。生态循环农业高度重视系统的整体协调,包括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区域内森林、农田、草地之间,经济、技术、环境之间的有机配合,并重视农村和城市发展的系统协调性。六是要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绿色产品保障制度。按照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积极开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加强对农产品质量、营养和卫生安全的监管。

(二)建立现代化的草原生态牧业基地

草原生态牧业是在不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自然生产力及其生态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牧业生产部门(草原畜牧业)和前牧业部门(产前服务业)、后牧业部门(畜产品流通加工业)构成的生态产业链,高效利用草原资源,向市场提供符合绿色食品和绿色农产品标准的畜产品的现代化大牧业。草原是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重点,发展草原生态牧业是西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1.建立现代化的草原牧业基地是发展草原生态循环牧业的主要途径

西部地区具有广阔的天然草原,极具生态循环农牧业开发价值。西北七省区拥有天然草地2.4亿公顷,占全国天然草地总面积的近73%。[11]良好的草原资源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当前西部地区草原牧业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西部地区草原资源破坏情况较为严重。近年来,西部地区草原被开垦、超载放牧等现象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沙化、碱化问题突出,草原功能逐渐退化,草原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二是西部地区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化草原畜牧业生产主要以资源粗放利用为主,畜牧业生产严重依赖资源的大量消耗,资源和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低,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渐突出。三是饲料结构性供给不足现象仍然存在。尽管西部地区草原资源丰富,但饲料资源季节性、区域性短缺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优质饲料的供给量严重不足。如果单纯依靠草原自然提供的牧草作为饲料,已经难以满足西部民族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西部地区传统畜牧业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增长模式亟待改变,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成为西部地区草原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多种方式,在西部草原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生态循环经济,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缓解畜牧资源的约束,促进草原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上述矛盾分析可知,当前发展草原生态循环牧业的重中之重是要建立草原牧业基地、实行草原牧业规模化经营。建立草原牧业基地,对于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缓解草原牧草资源的约束。相对于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的畜牧方式来说,草原牧业基地将分散的畜牧养殖户集中起来,以基地为主发展畜牧业,可以凭借科学管理和规划,合理规划利用草场资源,实行季节性休牧,有助于草原的休养生息,减少草原的破坏,提高草原承载能力。而且,牧业基地通过规模化饲料生产,开展多元化饲料加工,可以缓解牧草资源紧张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不足造成的饲料紧缺现象。二是有利于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畜牧业作为草原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需要现代化、产业化、专业化的管理手段才能实现。通过建设草原牧业基地,有助于改变传统天然草原放牧养畜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有利于推行牲畜的舍饲圈养,并可以将畜牧业生产、深加工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共同纳入到畜牧生产的产业化链条中。牧业基地还可以凭借规模和管理优势,加大技术创新,实现自动化饲养和畜牧产品的标准化、生态化生产。三是有利于生态循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草原牧业基地作为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的生产组织形式,更易于应用生态循环技术,通过多种方式集约使用各类资源,减少畜牧业生产中污染的产生和排放,促进废弃物资源化转化,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换取更大的效益。同时,通过开展牧业基地示范项目建设,有利于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关键技术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引导牧区农户运用生态循环技术发展牧业生产。四是有利于绿色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畜产品出口遇到的国际市场技术性壁垒增多,同时,国内消费市场对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畜产品质量、环保标准、食品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建立草原牧业基地,可以严格按照相关的生产标准,对肉、奶等产品进行绿色生产和加工,提高肉、奶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建立草原牧业基地、实行草原牧业规模经营,是发展草原生态循环牧业的主要途径。

2.建设草原牧业基地、发展草原生态循环牧业的主要措施

(1)加快建设草原植被保护工程。健康良好的草原生态系统是西部地区草原农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畜牧业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草原生态系统和畜牧业生产系统相互协调、平衡发展,是西部地区草原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为此,要加大草原治理和防护力度,减少人为破坏,防止由于过度放牧和随意开垦造成草原沙化或者严重水土流失。对于部分地区荒漠草原、半荒漠草原和沙化地区等草原生态破坏严重地区,要及时退牧还草,开展优质牧草补种,通过围栏封育、人工种草、飞播牧草等方式加快草原植被生态恢复,加强对草原乱采滥挖药材和野生植物等行为的管理,保护草原灌木和固沙植物,以实现草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永续发展。

(2)抓紧实施牧业基地生态循环体系工程。畜牧业生产基地应重点淘汰高耗能、低产出、重污染的设备和工艺,推广清洁养殖方法,加强以畜牧业为纽带的生态循环经济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建设废弃物处理和循环利用工程,实现畜牧基地内部废弃物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在常见的“畜→沼→粮”、“畜→沼→菜”、“畜→沼→果”等沼气工程模式中,饲料在经牲畜过腹增值后,除生产肉、奶制品外,还会产生排泄物等废弃物,因此可以通过建设配套的沼气池利用牲畜粪便发酵生产沼气,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沼气生产出来后,可以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对畜牧基地提供清洁能源。同时,沼渣等剩余物可作为耕地的有机肥料返回农田,减少污染,改善土壤结构,生产绿色粮食和蔬菜,富含有机物的牲畜加工废水处理后也可作为农田灌溉用水,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循环利用化。除了沼气工程外,在畜牧基地内部,还可以集中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废弃物处理加工工程、有机肥料工程、优质饲料工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程等配套设施,促进废弃物就地转化和综合利用。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而且对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也有助于畜产品加工基地的生态良性循环,有效地增加畜牧基地生产的经济效益。

(3)加快实施肉、奶制品精深加工工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牧业生产难以对畜牧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一般只能以初级产品的方式进行销售,产品竞争力弱,附加值低。草原牧业基地的一个重要优势就在于能够通过组织规模化生产,获取集约效应,弥补分散化生产的弊端。草原牧业基地在推进肉、奶制品精深加工过程中,要尽力延长主业链和副产品加工链条,将草原农业的生态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其基本模式可以为“以草定畜+分区轮牧+集中育肥+批量加工+统一销售”。[12]要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对肉、奶制品从生产到餐桌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产品符合生态和绿色标准,不断提高畜牧产业化水平和养殖综合效益。

(4)切实抓好绿色畜产品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程。标准认定是绿色畜牧产品生产和加工的重要准则和基本规范。要充分发挥绿色畜产品标准的引导作用,对绿色畜牧产品的质量监测,要贯穿养殖阶段到畜牧产品加工、出售阶段全过程,要科学制定和严格实行规范的标准认证体系,特别是对动物卫生、兽药使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加工方式等环节要制定严格的国家标准。要严格依据标准对畜牧产品进行绿色认定,促使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在牲畜养殖过程中对饲料、兽药残留等方面实行严格控制,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提高绿色畜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5)扎实推进畜牧生态技术研发工程。畜牧产业科技进步是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畜牧业生态建设,使牧业基地同时成为畜牧技术产业的孵化基地,建立适合当地需要的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在加大生物技术、兽医兽药、良种培育和改良、饲料配制技术开发的同时,还要加强畜牧产品生产中的污染防治技术和企业节能降耗技术的研发,使畜牧业生产与生态循环经济有机结合,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13]要加大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新技术的引进和消化,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转化,积极开展畜牧业科技教育和技术人员培训,提高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潜力。

(三)合理开发西部山地农业

我国西部地区山地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光热比较充足,盛产独有的山特农副产品,林地经济开发潜力巨大。同时,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山地资源,可以缓解西部耕地资源缺乏的制约,有利于发展山地农业、帮助农民增收和维护生态环境。因此,西部山区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发展现代生态山地农业大有可为。从我国西部山区特别是青藏高原的资源状况和气候特点考量,发展西部山地生态循环农业主要有以下途径和措施:

1.抓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建立林地复合生产经营机制

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是开展山地农业的基础,西部山地丘陵地区要重点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现有资源重点加以保护,引进优良树种和植被,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疏林补植等工作,合理规划商品林和生态林的比重和布局,加快低效林改造,做好经济林产品开发。所谓林地复合生产经营机制,是指在山地农业生产中,通过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合理配置,搭配进行林业、农业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生产,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比如,在林地间隙种植经济作物的林特、林草、林茶、林果、林药等模式就属于林地复合生产经营。

2.开发无公害绿色山地特色产品

利用高原山区独特的冷凉气候优势,生产反季节蔬菜、速冻和脱水蔬菜、冷凉花卉、冷凉虹鳟鱼等绿色产品,利用无污染环境优势发展系列绿色、野生、保健的农产品加工业。同时,充分利用特有动植物资源,以促进种养业走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新途径,带动特色生态农业形成和发展生态循环经济。通过林地特产基地,生产无公害绿色山地产品,对分散的品牌进行整合,实施名优品牌战略,提高西部地区山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利用青藏高原得天独厚的无污染环境、无污染能源及高原丰富而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研究和开发无污染、高质量、新时尚的清洁生产工艺和产品。结合民族宗教文化背景,通过对高原多样性生物资源多功能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价值和利用率及市场效益,形成无污染、高营养食物的规模生产技术和能力。

3.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物产业

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凡是受独特生态环境资源和独特民族文化资源滋养和支撑的产业,都是新兴而有活力的产业,大多拥有具备特色内涵的产品。西部山区特别是青藏高原地区依托高原无污染的绿色资源,发展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将是这些地区生态循环产业创新发展的方向。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品、饮品业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山地产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是针对高原山区特有的生物资源进行开发,目前已开发的生物资源有高原红景天、食用菌、人参果等;绿色食品饮品主要是开发青藏高原的天然优质矿泉水、青稞酒、野生果汁饮料、啤酒等绿色饮品,高原特有的牦牛、绵羊、香猪等肉食、奶制品以及青稞、绿色蔬菜,形成商品规模,打造知名品牌,尽快销往国际、国内市场。[14]

4.着力开发高原绿色食品饮品加工业

青藏高原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目前仅处于开发的起步阶段,为了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今后要大力发展高原食用菌、红景天、人参果等具有高原特色的绿色食品饮品加工业,充分利用高原饮用水资源蕴藏量大、含微量元素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矿泉水、啤酒、植物保健品,建成国家级绿色饮料生产基地,力争在创出品牌、形成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实现大的跨越。重点抓好绿色食品的科研与开发,逐步建立藏东野生菌类开发基地、藏东野生生物食品生产基地和藏北野生生物食品开发基地,建立绿色食品生物资源种子库,并形成一定的加工能力和品牌效应。

5.大力发展山地特色产品加工业

山区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但如果脱离市场就只能是潜在的资源优势,而缺乏科技的粗放开发也只能生产初级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价值也不高。因此,必须走紧紧依靠市场和高新适用技术的农业产业化道路,通过山地产品加工体系建设,对林地资源合理经营,综合利用,提高林副产品的经济价值。比如,枸杞、苦豆子、麻黄、甘草等中药材是宁夏山地农业的重要产品,通过药材就地深加工,可以实现中药材种植和加工的集约化、规模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并成为有效带动山地农业发展的切入点。青藏高原地区应根据市场需求建立一些区域稀有经济作物基地,如循化花椒和辣椒、青南大黄和麻黄等生产基地以及野生稀有资源(如虫草、发菜和药用植物等)的人工培育基地。青海绿宝集团在这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探索,该集团最初利用省内天然野生的黑刺、白刺、黄刺的果实(简称“三刺”)开发出一系列不含糖精、香精、防腐剂的纯天然绿色饮品,接着又对具有独特风味纯高原特色的藏系牛羊肉进行了系列加工开发,产品已畅销国内国际市场。[15]

6.大力推行山地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培育好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特色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一头联结市场,一头联结农户,把产加销、贸工农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基地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和销售服务等特殊重要的作用。[16]发展西部山地特色产品循环农业产业化,可以按照生态循环经济区域共容、循环发展的原则,建立跨区域的西部高山特产集团,将分散的山地农业集结起来,以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式集约生产、开发高山土特产。结合农牧业综合开发,依靠新适用科技成果的引进、开发和产业化,大力开发本地区的优势资源,尤其是特色生物资源,发展有机农业,生产适销对路、市场需求大的生态化绿色产品。西部高山特产集团要积极组织开展“联户联村经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市场”、“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农业企业”的农业产业模式,根据资源优势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多乡一业”、“多村一品”的区域专业化生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保鲜、储存运输业附加值,培育生态型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全面推行山地生态循环农业,建立多种类、多结构、多层次的开放型山地生态循环农业体系,使人力资源、农业技术、农业生态、农业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充分利用适用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以促进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着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西部高山特产集团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通过全国各地的特产超市、直营店、连锁店等渠道,将西部具有山区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推介到国内外,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资源微观集聚型家庭生态农业

(一)“四位一体”的沼气经济

农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或生产单位,农户家庭经营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小、独立性强等特点,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户的主要生产项目和经济来源,农户生态循环经济体以构建农户内部种植→养殖→农户生活循环链为主,使单个农户农业经济的整个过程(田间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消费→农业再生资源→田间)实现闭合循环,组成一个有机的物质能量循环系统,从而可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农户环境卫生条件。[17]农民家庭饲养畜禽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以及生活垃圾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污染源,给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大力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的家庭沼气经济模式是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所谓“四位一体”的沼气经济,是指在家庭农业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俗称大棚)通过沼气纽带联结起来,形成家庭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综合利用体系,从而促进微观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带动无污染、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生产。

“四位一体”的沼气经济模式,是由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四位)通过沼气纽带联结起来(一体)所形成的小规模农村家庭生态经济圈(见图7-1)。

从种植业生产开始,将生产和生活中的有机废弃物,包括秸秆,猪舍、牛舍、鸡舍、羊舍等畜禽舍中产生的粪便,以及厕所粪便投入沼气池,这些有机物质经过厌氧发酵后转化成为沼气。在生产沼气的同时,也会产生沼渣和沼液等附产品。沼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以直接用做生活燃料,满足点灯、做饭等农村能源生活需求,也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生产、生活中的热能、动力能或电能,为农民提供可替代的能源。而沼渣和沼液作为厌氧发酵的残余物,不仅保留了有机物分解后所生成的各种养分,还富含维生素、有机酸、氨基酸等多种活性物质,也是一种高效的有机肥料。在日光温室或农田中施用这类肥料,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使农作物生长健壮,增产潜力大,有利于生态农业系统的稳定性。[18]上述环节相互联结,循环往复,形成稳定高效的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图7-1 “四位一体”的沼气经济模式

1.“四位一体”的沼气经济对生态循环农业的促进作用

“四位一体”的沼气经济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沼气为纽带,在农村家庭中形成小规模的生态经济圈,促进了自然系统的能量循环流动,有利于传统农业向高效循环农业的转变,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将“四位一体”的沼气经济作为一种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加以推广,既解决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用清洁能源问题,有效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西部农村生态循环农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沼气经济对生态循环农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解决农村清洁能源问题,保护森林资源。西部农村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主要依靠各类薪柴,而这些薪柴往往是农村居民就地取材得到的,结果造成村寨周围森林树木和草皮被乱砍滥伐,植被遭到破坏。这种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森林系统的平衡,不利于环境保护。发展沼气经济,可以充分利用秸秆、人畜粪便等各类废弃物生产清洁能源,有利于节约薪柴,减少对森林的破坏。据测算,农村建设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节约薪柴2000公斤,相当于6亩林地的年林木蓄积量。[19]沼气经济的大量实施,必将对西部地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森林资源能够有效发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保护农田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同时,还能减少煤、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缓解国家能源消费的压力。

(2)有利于为农业生产提供绿色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沼液和沼渣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富含蛋白质、各种维生素、酶、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是农作物生长的优质有机肥料。有资料统计,沼渣中有机质含量为28%~50%,腐殖酸为10%~20%,半纤维素为28%~34%,纤维素为13%~17%,木质素为1l%~15%,全氮为0.8%~2%,全磷为0.4%~1.2%,全钾为0.6%~2%。[20]因此,在农作物生产中,改变过度依靠施用化肥的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减少化肥使用量,改为施用沼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而且还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品质和产量,是无污染、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生产的重要保障。

(3)有利于改变乡村的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沼气的使用可以变废为宝,有效减少柴草、粪便等废弃物的排放,减少烟尘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和空气污染。同时,沼气经济模式的建设还能够带动农村改厕、改厨、改圈等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改变西部农村地区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村寨环境,改善卫生条件,保护群众健康,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沼气经济,推广资源再生、废物循环再利用技术,可以“变废为宝、变废为肥”,提高资源的附加值,不仅能节约薪柴等燃料费用,而且沼液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还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肥、药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源,降低畜牧生产饲料成本,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有效帮助西部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2.西部地区推广“四位一体”沼气经济的配套措施

“四位一体”沼气经济作为一种家庭生态循环经济的新模式,在西部地区农村村寨极具推广价值,应当结合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地推广具有西部特色的沼气经济模式。要制定与推广“四位一体”沼气经济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将沼气经济建设与生态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高沼气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逐步促进沼气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1)加强“四位一体”沼气经济科学规划和引导。“四位一体”沼气经济作为一种家庭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仅靠农户自发实施是难以实现规模效应的。沼气经济大规模的建设和推广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合理的科学规划和统一布局。要对沼气经济的发展目标进行统筹安排,由政府统一协调,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加快设计规范和建设工艺规程的制定,推动农村沼气的产业化发展。要通过资金引导、典型示范等方式,调动企业与农户参与沼气生态经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农民自觉地参与家庭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开展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要采取有效的扶持、激励措施鼓励沼气生态经济建设,在发挥农民作为投入主体作用的同时,还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对沼气项目投入进行补助,加大对农村沼气生态建设的转移支付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和信贷投入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沼气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沼气经济投入机制。

(2)推广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沼气技术标准化。“四位一体”沼气经济模式是一种应用性较强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共性特征,这为沼气经济技术模式的标准化建设和推广提供了可能。西部地区应根据本地区农业和自然环境的特点,在对现有沼气经济模式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为农户提供若干可供选择的具体标准化实施模式。重点推广农村沼气生产的标准化技术、产品、设备等相关标准,加强沼气设计、生产、施工、使用、管理市场规范,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加强施工资质管理,实行专业化施工,加强技术监督和市场监测,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

(3)建立覆盖面广的沼气建设服务体系。“四位一体”沼气经济模式的正常运转需要专业技术指导和维护,因此,要建立专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沼气利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通过建立覆盖乡村的技术维修和服务网络,为农户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解决建设和使用中的问题,解除日常生产中的技术“瓶颈”。通过社会化服务,吸引社会资源参与沼气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技术指导。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使用沼气的技术水平,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效率。

(4)推动沼气生产和利用技术创新,为沼气经济提供强支撑。要引进和吸收国内外沼气技术,提高沼气经济的综合利用效率和水平。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沼气生产技术创新力度,重点加强对沼气快速发酵和生产技术的研究,提高沼气发电效率,推广技术经验。另一方面,加大沼气综合应用技术的研发。要因地制宜,将“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技术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相结合,充分挖掘“三沼”的利用价值。重点发展“三沼”与种植、养殖配套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不断研究开发新工艺、新设备,努力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真正实现“小庭院、大效益”。

(二)农户“种养加一体化”农业

农村家庭“种养加一体化”农业,就是使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紧密联结起来,形成“种、养、加”三者相互配合、协调运转的产业链条,促进链条中物质和能量的高效循环,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1]

1.种养加一体化是西部地区家庭农业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重要模式

西部地区发展种养加一体化,是家庭农业中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重要模式之一,对生态环境建设、资源有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循环农业发展中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种养加一体化”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紧密结合,相互衔接,能够延长农产品的生产链条,可以多层次、多方位利用农业资源,避免初级农产品直接销售,实现农业品加工增值。同时,“种养加一体化”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布局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二是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保。“种养加一体化”以种养结合为基础,采用生态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用废弃物资源化模式来重新组织种养业的生产,能够充分利用生物食物链规律,将链条上端的产品或废弃物作为下端生产的投入原料,从而可以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污染,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种养加一体化”能够有效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由于资源循环利用,降低了对外销售的成本和物流运费,减少了资源浪费和其他不必要的消耗。同时,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初级产品经过加工后,能够实现农副产品的增值。[22]因此,“种养加一体化”的家庭农业生产模式要比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农户“种养加一体化”农业的发展路径

(1)增强种植、养殖和加工之间的衔接性。积极发展“种养加一”体化模式的关键,就是要延长种养加产业链条,使各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有机配合,实现种养业闭路循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从而实现节支增收、提高效益的目标。

(2)实行农作物副产品、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种养加一体化”模式客观要求农村家庭用生态循环经济的理念来重新安排、组织生产过程。比如,种植业的秸秆等副产品,既可以通过农户结合饲养业开展过腹还田或在收获过程结束后就地直接还田等方式,作为耕地的有机肥料,也可以将其作为微生物繁殖的原料,先培育食用菌,菌渣作为饲料喂养猪、牛、兔等牲畜,发展节粮型畜禽养殖业,牲畜、家禽粪便进入沼气池,从而实现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因此,为了有效地形成家庭农业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就需要在生产过程之初,合理设计种植、养殖具体品种、数量的匹配,改进畜禽饲养方式和生产、养殖场地安排,以便就地加工、物尽其用,减少中间运输环节,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效率。

(3)重点加强初级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产品产后深加工是农户实现增值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家庭独立经营或联户投资实行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方式。要支持和引导农户增加产后加工的投入,使各种生产要素的总投入在产前生产和产后加工环节合理分配,从而实现较高的农产品高附加值。为保证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要积极推广适合家庭生产模式需要的食品加工技术和设备,除了开展民族传统产品手工操作外,还要大力推广农村家庭小型适用的机械设备与技术,不断提升农户“种养加一体化”的技术水准和发展能力。

四、生态强制修复型以工代赈农业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场被开垦,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壤沙化侵蚀严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遭受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也给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成为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必须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进行维护补偿和强制性修复,才能给西部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环境。

生态修复是指对已损害或已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重建,以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重现生态良性循环的过程。从理论上说,生态修复是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通过生物、生态工程的技术和方法,人为地改变和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优化系统内部及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流动过程和时空次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的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原有乃至更高的水平。[23]在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修复的进程中,应当大力发挥国家以工代赈对生态强制修复的重要作用,以此形成西部地区独特的生态强制修复型的以工代赈农业。

所谓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国家安排以工代赈资金投入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工程,贫困农民参加以工代赈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直接增加收入。[24]以工代赈是现阶段国家对贫困农村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扶贫政策。从西部地区当前的生态脆弱性来看,完全靠生态系统自身的修复和调整功能,难以实现生态再现和良性发展,需要国家采取特殊的政策手段,对生态环境实行强制性修复。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生态补偿的制度经济”的特征要求,针对西部地区既要消除贫困又要修复生态的实际情况,国家可以延伸以工代赈政策的适应范围,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强制修复和优化西部的生态环境,通过以工代赈实现生态补偿和生态修复的目标。即在特定的区域或流域内,将以工代赈作为生态强制修复的重要方式,加大政府对以工代赈的资金投入,组织动员西部农民群众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重建与改造,促使西部生态系统恢复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一)发展生态强制修复型以工代赈农业的意义与基本思路

发展生态强制修复型以工代赈农业对于发展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实施生态强制修复的以工代赈农业,可以直接修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已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大力开展以工代赈农业,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固沙、小流域治理等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还可以从根本上控制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改善长江、黄河流域等地区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确保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实施生态强制修复的以工代赈农业,可以缓解西部地区生态建设资金的不足。西部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仅仅靠地方政府投入和农民自身积累难以筹集所需资金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和建设。从国家层面上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进行转移支付,增加对西部地区生态修复的投入,可以有效地缓解西部地区生态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再次,实施生态强制修复的以工代赈农业,有利于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以工代赈农业的发展,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可以促进西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源涵养功能,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减少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增强西部地区的防旱能力,有助于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为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最后,通过以工代赈农业生产,可以组织和调动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参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临时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问题。以工代赈的补助资金不仅可以使赈济对象得到必要的收入和生活保障,而且还可以通过以工代赈农业的发展来改善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和居住环境,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充分发挥以工代赈政策对生态修复优化的作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生态质量,改善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发展生态强制修复型以工代赈农业的基本目标。将以工代赈的政策措施与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人工固沙等农业方式调整结合起来,加大林草植被的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减轻风沙灾害和水土流失,减少沙漠化面积,从而优化资源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扭转西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生产。由于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生态条件差异较大,开展以工代赈农业进行生态修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治理的原则,根据各区域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的特点,综合利用生物工程和农业技术等措施发展林草植被,提高生态修复农业的效率。这些都应当作为谋划西部地区生态强制修复型以工代赈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二)发展生态强制修复型以工代赈农业的具体路径

1.发展退耕还林农业

发展退耕还林农业,目的是要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优化造林机制。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开展封山、造林、水土保持等,加快林草恢复建设,加速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形成纵横交错、相互联结、带网片结合的森林植被体系,培育有效的森林自我恢复系统。重点对黄河、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进行退耕还林建设,加快水土保持和耕地沙化治理,减少土壤侵蚀。

要结合西北部地区气候干旱的实际,依靠科技进步,加大优良树种的引进和栽培。在发展生态型林业的过程中,重点培育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的同时,还要兼顾退耕还林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建设。在林区推广林草、林药、林果复合生产模式,使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要建立和完善退耕还林预防监测保护体系建设,加强林木后期管护。对于成活率、保存率达不到标准的退耕还林地,要结合节水抗旱技术,通过补植补造等措施保证退耕还林的面积核实率、造林合格率。探索有效办法,加强复植林草的管护,杜绝重造林轻管护,防止复耕现象发生,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以巩固。在以工代赈退耕还林工作中,还要确保实行钱粮直补到户、检查验收到户、林权落实到户等政策的贯彻实施,对林木的所有权、交易权要做出明确的划分和规定,充分调动广大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2.发展退牧还草农业

西部地区干旱少雨,草场维护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区的沙质干草地区,要加快治理沙化、碱化、退化的“三化草地”,充分利用草、灌木、乔木结合的方式,培育乔灌草等混交地表植被。采取人工种草、飞播种草、围栏封育等工程措施恢复和增加草地植被覆盖率,降低风蚀作用,保护土壤及其周围环境,实现草场永续利用。严格禁止乱垦草原、挖掘药材、随意开设旅游点等破坏草原的行为,切实加强草原的管理与保护,巩固退牧还草成果。

调整农牧业生产方式,在生态脆弱的草场地区,对退化严重的草场、沙漠和戈壁要严格封山禁牧并加以保护,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舍饲圈养,防止过度放牧对草场资源的过度索取和破坏。同时,要将风沙、干旱严重地区分散的牧民有计划地逐步迁移到其他地区定居生活,国家要给予生态移民必要的政策性补助。

草原生态修复的重点是西部干旱草原区,特别是对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的草原区要重点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加强对内蒙古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鄂尔多斯,青海“三江源”地区,甘肃甘南,新疆天山等地区“三化”严重草地治理的工程,实行减畜、轮牧、围栏和封育等措施,加快草地防护林网建设,保护好林草植被,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场。

3.发展人工固沙农业

西北大部分干旱地区,植被稀少,草地沙化、碱化、退化严重,多为沙漠和戈壁。人工固沙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加大以工代赈的投入,通过各种措施,加强荒漠化土地治理,减少流动沙丘,努力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发展。并进一步对固定沙丘改造种植,提高植被覆盖率,促进沙地植物群落的良性发展。

人工固沙的重点区域,应放在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带,以及对绿洲和居民点附近的流动沙丘进行固定和改造上。要加强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建设力度,对流域内沙漠化区域,要严格控制滥垦、滥牧和滥挖,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泥沙向长江、黄河的输入量,遏制沙漠化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

人工固沙的技术手段,要以植物固沙技术为主,辅以人工沙障等措施。要充分发挥植物固沙的功能,针对沙地的不同类型,因地制宜,选取耐旱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种,如选用沙柳、沙棘等乔木、灌木林和牧草等适合的固沙植物,改善植被覆盖沙域的生态环境条件。同时,要根据沙漠化发展程度和治理目标,在绿洲外围形成以灌草固沙带、阻沙林带为主的绿洲防护林网,改善固沙植物的生态条件,阻止前移的流动沙丘和风沙对绿洲、农田、牧场、城镇、交通等设施的侵袭,防止土地进一步风蚀沙化,并促进流动沙丘向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稳定沙地的逐步转化。在将沙漠转变为可利用沙地后,还要充分利用植被防护的丘间平地,将其开辟为农田、果园等,进行适度的农业生产,逐步实现可利用沙地向绿洲的转化。

4.发展荒山绿化农业

荒山绿化也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荒山绿化治理和开发投资回收期长、风险大,因此需要依靠以工代赈的方式,合理规划,加大政策性投入力度。一是要因地制宜,探索灵活多样的综合治理方式。对于西北地区荒山要遵循自然规律,采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灵活绿化方式,实行林、草、灌木、乔木相结合,植物品种合理搭配,提高森林覆盖率。特别是要对黄土高原地区等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加快荒山绿化,使生态环境有较大改观,并逐步建立起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二是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提高绿化效率。对于西部地区大面积荒山,除了安排人工进山种草、种树外,还可利用飞机播种等现代化设备进行大面积绿化,并采取人工降雨等方式浇灌补种林草,提高树草种植的效率与成活率。三是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西部地区在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兼顾荒山开发的经济效益,通过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等品种合理搭配,提高综合效益。一方面,能够使其成为西部山区农民增效、就业增加、财政增收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为以工代赈资金周转利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创造条件。四是要合理规划,逐步推进。合理安排荒山绿化的步骤和进程,要将交通沿线、城市和村镇周边、厂区矿区的荒山和疏林地作为绿化的重点。然后,逐步向西部内陆地区和远郊转移推进,并带动造林绿化的全面开展。同时,要加强后期养护管理,确保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荒山绿化的总体水平。

(三)生态强制修复型以工代赈农业的配套政策措施

1.加强资金投入和管理,部门协作推进

生态修复优化的以工代赈农业需要建立稳定健全的投入保障机制,要在通盘考虑西部地区生态修复的实际情况基础上,加大对西部地区以工代赈资金的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将以工代赈生态环境修复建设资金纳入预算,切实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做好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要规范和加强以工代赈资金管理,将资金重点投入到生态环境亟待修复的贫困地区,提高以工代赈资金的使用效益。

西部地区的生态修复是一项相对稳定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整合各种资源和要素,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对地区性、流域性生态工程建设,要着眼于区域的生态效益综合治理,组织开展区域性和流域性的以工代赈生态工程建设。要依据西部的生态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规划,建立生态修复质量标准体系,确定具体的量化指标,加强修复效果的动态检查和监测,建立生态效益的评估和审计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修复的效果,全面提高生态修复质量。

2.以工代赈生态修复要与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

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同时,以工代赈生态修复要与调整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比如,退耕还林改变了退耕区的生态环境,但也会使经济矛盾更加突出。退耕农民在失去耕地经济收入的情况下,如果不能解决好后续生活收入的来源,就有可能引发毁林开垦现象的再现,影响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的既有成果。因此,为了切实维护退耕农民的利益,要遵循生态优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把以工代赈生态治理和保护与西部农业生产和发展结合起来,使以工代赈农业成为连接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发展的桥梁,不断改善西部地区贫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为此,要通过多种手段,把以工代赈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农民增收、培育后续产业融为一体,不断改善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居民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条件。比如,在不影响幼苗木生长的情况下,探索科学可行的办法,在林地行距间套种中药材或其他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推动特色经济林、林果、花草、中药材、草畜、观光旅游等后续产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村各业全面发展。

3.依法完善以工代赈农业的实施与补偿机制

退耕还林、还草等以工代赈工程是建立在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基础之上,使退耕农民放弃耕地原本的用途,并参与生态林草恢复工程建设的一项活动。由于生态修复的以工代赈农业并不是一项义务劳动,因此这项活动必须以合同的形式来明确农户与政府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农民要保质、保量、保时履行林草种植、维护的义务,政府要对农民的退耕还林、还草及维护林草等活动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在补偿中,要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和补偿期限,保证补助标准的公平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根据西部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自然生态条件、退耕地的成林速度、树木成活率等因素综合确定补助标准,使经济补偿至少不低于退耕农户因失去土地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切实保障退耕农户的生活来源。此外,还应通过相关配套产业和后续产业的发展,探索对农户的间接补偿机制。对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贫困地区,要在专项补助资金安排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

五、西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例探析

实例一:关于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径的探讨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全球海拔最高、江河湿地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极为重要而又非常特殊的生态功能区。“三江源”地区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0.4%,地域范围涉及青海省玉树、果洛、黄南、海南、海西五州的16个县、127个乡镇,其中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5.2万平方公里,区内总人口66万人。[25](见图7-2)“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严酷,生态系统特殊,生态功能地位重要,当地牧民的生活高度依赖草场。治理和维护好“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对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促进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图7-2 “三江源”地区范围示意图[26]

1.“三江源”的主要生态特征

(1)重要的水源地。“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乃至东南亚国家的江河之源,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最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区,在“三江源”地区,仅属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水系的大小河流就有180条、大小湖泊16337个,水域总面积达2350.77平方公里,其中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26个。“三江源”地区拥有广袤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其湿地面积达7.33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32%,是我国湿地所占比重最高的地区。[27]这些河流、湖泊、沼泽湿地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水资源蓄积调节器,每年向下游输水570亿立方米,其中黄河总水量的49%、长江总水量的25%、澜沧江总水量的10%都来自于该地区,这三条江河影响着下游约300万平方公里5亿多人口的生活(详见表7-1)。[28]

表7-1 “三江源”水资源流向分布情况

(2)重要的气候调节区。“三江源”地区平均海拔在3335~6564米之间,[29]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气环流及抵御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全球气候,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洲大陆对流层中部的“热岛”和“中流砥柱”,它以强大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改变了大气环流,形成了亚洲季风,对南起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北至中亚、西伯利亚平原,东至阿留申群岛、日本这一广阔范围内的天气和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夏季,青藏高原的荒漠草地、戈壁具有很强的反射太阳光的能力,成为巨大热源,使其上空形成强盛的大陆性环流系统,即青藏高压,它引导印度洋和孟加拉湾上空的部分暖湿气流(即西南季风)北上,给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带来丰沛降雨,使其成为风调雨顺、广种禾黍的鱼米之乡。冬季,青藏高原又如同一块巨大的天然屏障,阻挡着北极南下的寒冷气流,使东亚西部地区的热带森林界限向北延伸至北纬30°地区。“三江源”地区的大面积森林冰雪资源对调节气候起到主导作用,它不仅控制着高原上的气候和生物进程,并在高原周围辐射形成下沉气流而影响附近地区的气候。[30]

(3)重要的动植物繁衍地。“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是一些珍稀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天然领地,至今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孑遗物种,而且在适应高寒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中,进化发育形成了一批高原特有的物种。据有关资料统计,区内现有种子植物73科、390属、1713种,其中拥有世界珍稀濒危植物30多种、优良牧草80余种、野生植物1200余种(其中许多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藏羚羊、野牦牛、西藏野驴、雪豹、白唇鹿、黑颈鹤等14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猕猴、藏原羚、马麝、棕熊、猞猁、盘羊、藏雪鸡等37种,其中珍稀野生动物100多种。[31]“三江源”地区天然草地面积3.2亿亩,约占该地区总面积的60%。[32]

(4)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一是“三江源”地区地广人稀,人为破坏少,各类型生态系统大体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生态呈现原生性的特征。二是“三江源”地区除草地以外,还有湿地、湖泊、森林、沙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严酷的高寒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动植物区系,是全球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三是草地生态是该地区生态系统的主体。据卫星遥感图像显示,“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占总面积的65.37%,从2004年该地区的草地类型空间分布看,高寒草甸占草地总面积的76.18%。[33]刘纪远、徐新良等学者还将此描绘成比较直观的形象图(见图7-3)。“三江源”地区的草地生态结构简单,损毁容易恢复难,生态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四是“三江源”地区牧民劳动技能单一,主要以天然放牧为生,草场和牲畜是牧民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衣、食、住、用、取暖等生活来源基本依靠草地畜牧业,当地牧民对草场的生存依赖,凸显了“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

图7-3 2004年“三江源”地区草地类型空间分布图①

2.“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近些年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维护和建设,特别是2005年国务院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以来,国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实行禁牧、减畜,防治草原鼠害,治理黑土滩,封沙育草,封山育林,为该地区遏止生态破坏、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沼泽地消失,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特别是随着当地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扩大,又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受自然、人为、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目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地区生态退化的趋势还任重道远。

(1)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一是草地退化日趋严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湖泊面积缩小,水土流失严重,目前青海省中度退化草原面积已达733万公顷,严重退化440万公顷,沙化193万公顷,共占草原总面积的37.2%。[34]“三江源”地区有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1.5亿亩,占草地种植面积的63%,其中失去生态功能的次生裸地(黑土滩)面积达7000多万亩。[35]据不同年代卫星照片解译分析资料统计:“三江源”地区高寒草甸的年平均退化率由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3.9%上升到90年代末的7.6%,高寒草原平均退化率在同一时期由2.3%上升到4.6%。目前,“三江源”地区退化草场面积已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0%以上;其中黄河源区中度退化草场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68%,长江源区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22.47%。另外,“三江源”地区的沙化土地面积逐年扩大,黄河源区沙漠面积达12.67万公顷,长江源区荒漠化平均增速由20世纪70年代的4%增至90年代的20%。[36]二是水源涵养功能下降明显。半个多世纪以来,江河源区冰川后退了300多米,绝大多数湖泊湿地萎缩,长江源区90%以上的沼泽地干涸,年平均径流量下降11%。[37]三是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严重。据2000年第三次遥感普查资料显示,“三江源”地区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95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1.09%。其中,黄河源区378万公顷,占黄河源区总面积的35.04%;长江源区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489万公顷,占长江源区总面积的29.64%;澜沧江源区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84万公顷,占澜沧江源区总面积的25.28%。目前,“三江源”地区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6.5%,强度侵蚀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占9.6%,三大江河年均向下游输沙量近1.2亿吨。[38]四是生物多样性锐减。高原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物种生存条件恶化,分布区缩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和植物濒危或绝迹。目前,青海境内受到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39]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部分物种濒危程度高。自然灾害、鼠虫等生物灾害频繁发生。

(2)粗放单一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剧了生态退化。一是草原牧业经营粗放,草场超载放牧。据有关资料反映,由于盲目扩大牲畜喂养规模,目前“三江源”地区的牲畜数量比20世纪50年代初期增长了近3倍,草场总体超载已达1倍,致使退化草地长期得不到休养生息。[40]二是滥垦滥采乱挖严重。由于这一地区长期大量开垦农田、无序开采沙金和无序采挖中药材等,使草场破坏严重,加速了草地的荒漠化。三是当地牧民生产生活方式落后,过度地依赖草地牧业。“三江源”地区人均占有草地面积逐年减少,草场负担日益加重,而畜牧业生产效率极低,目前的牲畜出栏率仅为30%,[41]这种落后的畜牧业生产力在人口数量增加和生活水准提高的双重压力下,进一步加剧了草场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四是草原经济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养家糊口式的小户放牧,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重放牧营生、轻草场维护,没有形成草原牧业的规模经营和生态循环,离现代化大草业、大牧业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3)生态环境维护治理的机制缺失。“三江源”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差,恶劣的自然条件等使得这一地区的农牧民增收极慢,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83元,仅为全国水平的5O%,而因地处高寒偏僻地区当地牧民的日常生活开支水平却相对较高。[42]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多、贫困程度深,呈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扶贫开发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另外,地方政府投入能力极为脆弱。青海省本级财政支出自给率也仅为20%,无力推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2007年“三江源”地区人均GDP仅5948元,州县财政支出平均自给率仅为5.5%,部分县不到2%,当地无力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也发展滞后,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3年,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2%。[43]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滞后,致使当地难以依靠自身力量有效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与此同时,国家也尚未形成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的系列政策。目前,国家安排的生态建设投入,主要用于工程治理,而对减少人为不合理活动、促进自然修复的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对这一地区的各类投入基本都是工程治理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带有补偿性质的政策措施大都是伴随相关工程建设实施的,缺乏长期、稳定、规范的生态补偿政策安排。在对农牧民的现有补偿措施上,间接补偿多,直接补偿少。现行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着眼于提高当地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而对当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农牧民转产后的生计问题缺乏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一些县、乡政府利用国家退牧还草工程的饲料粮补助资金,作为生活补贴用于解决生态移民的基本生活问题,虽然能解决近些年的短期之需,但不能解除农牧民生活的长远之忧。

3.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

“三江源”地区林茂草丰,土地肥沃,既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摇篮,也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全国各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如果“三江源”地区的森林、植被得到保护,涵养水源功能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气候调节功能加强,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则不仅“三江源”地区受益匪浅,全国乃至全球也将普遍受益。反之,如果“三江源”地区生态持续退化,其负效应必将给下游地区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是直接关系全国各区域之间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江源”地区是典型的高原农业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从而从根本上治理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彻底扭转生态退化的严峻局面。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和“三江源”地区的地域特征出发,当前应遵循生态循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型共生生态农业模式”和“生态强制恢复型以工代赈农业模式”的基本原理,着力实施以下三大生态治理工程。

(1)实施退化草原改造工程,通过发展生态强制修复型农业尽快恢复“三江源”草原的生态功能。造成“三江源”地区草原生态严重退化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对草原粗放、掠夺经营,放牧严重超载,牧民人口也增加过多,必须从根本上采取减人、减畜的措施,大力发展生态强制修复型农业,实行草原生态改造工程。一是国家在草原严重退化的地方实施严格的生态移民政策。国家有关部门要对“三江源”地区的草原生态状况进行全面排查分类,将严重退化或趋于退化的草原实行封区治理、全面禁牧,对划定区域内的牧民全部外迁安置,再现自然生态“无人区”,让草原休养生息。二是实施草原生态强制修复计划。国家财政要安排草原生态修复的专项投入,实施科技攻关行动,对那些已经或接近荒漠化的草原、鼠害严重形成“黑土滩”的草原、草种发生生物退化以及不能实现自然生态复苏的草原,进行全面的修复改造,让濒临衰退的草原再现生机。在草原修复改造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当地牧民参与修复草原、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实行生态强制修复型以工代赈农业,使他们切身利益的实现与草原的修复改造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自觉地热爱草原、保护草原。三是实行外移牧民生计救助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牧民特别是迁移牧民的温饱与增收的问题,真正使他们没有生计的后顾之忧,要把生态治理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减畜、转产、外迁牧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基本的方针应当是“自立与扶助并举、定居与放牧结合”,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组织实施:①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县市城郊划定外迁牧民集中安置区,发放合理的移民搬迁安置费,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安全舒适的、适合牧民生活习惯要求的牧民新村,让所有牧民居有定所。②将外迁移民的基本生活纳入生态补偿政策范围,充分考虑外迁移民的家庭规模、饮食结构、风俗习惯等因素,合理发放生活补贴,以解决吃粮、生活用能等基本生活问题。③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切实解决外迁牧民医疗卫生、子女上学、培训教育等民生问题,让他们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安心、放心、舒心地生活,逐步成为县城社区的新型居民。④尽快解决失牧牧民的生产就业问题。一方面,要扶持畜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增加失牧牧民的就业机会。对那些有一定文化知识基础的年轻牧民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进入龙头企业工作,既能养活自己,又能抚养家人。另一方面,要依托草原牧业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化的牧场草业基地,解决外迁失业牧民中无力从事非牧职业劳力的生产就业问题。针对外迁牧民生产技能单一的特点,组织每户外迁牧民中只有放牧技能的青壮年劳力到新牧场发挥自己的特有优势,成为企业放牧工人,获取工资收入,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在那些非禁牧区,还可以设置一批草原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挑选一批思想作风好、敢于坚持原则的外迁牧民和当地牧民,一同上岗、互相监督,共同承担起守护草原的职责,主要赋予他们定期核查放牧牲畜的数量,确保草场牲畜量不反弹,监督虫草等珍稀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情况,开展草原灭鼠、草地补植等职责,让他们通过认真履职获取工资收入。通过上述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逐步使所有外迁牧民家庭都出现老人在家养老守家、小孩上学读书、青壮年放牧务工、全家人安居乐业的和谐局面,让外迁牧民移得出、稳得住,不致出现牧民回迁、重毁草原的现象,从而使国家的退化草原改造工程从根本上得以实现。

(2)实施草原经济开发工程,大力发展“三江源”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产业。要创新草原经济发展思路,树立全新的草原保护观念。保护“三江源”的关键是要建设“三江源”,在建设中落实保护,在发展中实现保护。要将“三江源”地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纳入“三江源”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轨道,将牧民的致富与新兴绿色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发展有地方资源优势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关联的特色产业,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促进草原的生物代谢与价值利用。一是要充分发挥生态气候与山地资源优势,在适宜耕种开发的地区大力发展无公害高原绿色作物生产,利用高原山区独特的寒冷气候优势,生产反季节绿色农产品。二是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发展高原生态畜牧业,开发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绵羊、香猪等肉食、奶制品等绿色食品。三是要依托高原无污染的绿色资源,发展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开发高原红景天、食用菌、人参果等绿色生物资源产品,开发天然优质矿泉水、青稞酒、野生果汁饮料、啤酒等绿色饮品。四是要利用无污染环境优势,发展系列绿色、野生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商品规模,打造知名品牌,力争在创出品牌、形成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实现大的跨越。五是要建立起以高效利用高原气候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制订和完善覆盖种植、收获、储藏、加工、销售各环节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食品、饮品标准,打造“三江源”地区国家级绿色饮料生产基地。同时,“三江源”地区还是多民族聚居区,多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和谐交汇,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分布在广袤的高寒草原,使得“三江源”地区拥有众多举世瞩目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是“三江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特有优势,也是加快“三江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巨大资本。为了合理发挥这些旅游资源的生态价值,积聚“以景观养生态”、“以旅游促保护”的投入来源,让人们在享受“三江源”地区奇特景观的同时,激发人们热爱自然、维护生态的参与热情,可以在不影响、不妨碍生态维护建设的前提下,科学地开辟优质旅游路线,发展“三江源”地区的高原草原生态旅游,尽快将国内外游客对“三江源”地区的旅游需求变成现实的优质旅游产品。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增加该地区农牧民的收入,减轻草原增畜、放牧的压力,促使广大农牧民主动自觉地由草原的“索取者”转变为草原的维护者,成为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者,也是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使“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变得更加持续可靠。

(3)实施生态补偿工程,建立“三江源”国家永久性生态保护区。要牢固树立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以实施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按照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总体要求,加快建立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加快建立“三江源国家永久性生态保护区”。一是将“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纳入公共财政范畴,建立起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生态补偿机制,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三江源”地区生态效益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受益范围广,但受益主体又难以具体界定,加上青海经济发展滞后,自身财力严重不足,因而建立“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应当以中央财政为主,由中央财政建立“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专项转移支付科目,按年度安排生态补偿资金,并根据国家财力增长的情况逐步扩大补偿规模和范围。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以生态治理工程、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解决减畜、转产、外迁牧民长远生计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要把保障和改善减畜、转产、外迁牧民的基本生活作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内容,由中央财政核算减畜、转产和外迁牧民生活补贴的资金总规模,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由地方政府统筹安排,定向发放。按照生活有保障、生产能发展的要求,参考牧民承包的草场面积和核减牲畜的数量,向牧民或草场承包人核算发放草原维护补贴。要积极鼓励农牧民转产就业,帮助部分牧民逐步摆脱对草地畜牧业的生存依赖,引导牧民有序进入城镇安居就业,从根本上杜绝“三江源”地区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违法采矿的行为。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规划、政策和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对“三江源”地区的支持力度,形成全面建立“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合力。二是调动国内外支持“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成立“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基金会,积累长期稳定的生态建设援助资金。从生态环境产品的公共性本质出发,共享“三江源”地区生态资源的中下游受益省份,应当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治理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同时,还要鼓励和动员社会募捐,发行“三江源”生态彩票,广泛筹集社会闲散资金,还可以面向全球吸引资金和人才,把“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变成一项国际国内共同关注的社会行为。三是青海省作为“三江源国家永久性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的实施主体,要把“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抓好政策落实,加强规划衔接,积极做好各方援助的接应与配合工作,推动资金和建设项目的整合,维护“三江源”地区的治理秩序,切实加快“三江源”地区生态治理步伐。

实例二: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范例——“恭城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是近些年来我国农业县市中积极探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成功范例。恭城是一个成立于1990年、拥有人口28万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个不沿海、不沿边、不沿路(即铁路和公路国道线)的“三不沿”典型内地县。建县18年来,恭城县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立足县内,自主创新,在鲜有外来资源的条件下,发展农业、维护生态、坚持走农民共同富裕之路,探索出一种适合内陆农业县市实际情况的“依靠农业致富,维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增收”的“恭城模式”。

“恭城模式”,即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的理念,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大力发展以“种植→加工→养殖→沼气→旅游”多位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模式,如图7-4所示。通过发展乡村生态循环农业,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标,在维护和优化乡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农民获得来自多方面的稳定收入,在家门口致富;通过“工农互动”和“城乡互动”,推进“富裕生态家园”建设,让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地区拓展,农村向社区化迈进,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恭城模式”带来了全县9个乡镇117个行政村的共同协调发展,整体展现了一幅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在恭城,没有贫困也没有暴富,外出打工的农民少,农民不用进城却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44]

图7-4 恭城乡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示意图

多年来,恭城始终不渝地坚持抓生态、抓沼气、抓果树、抓养殖的思路。从抓沼气能源入手到发展庭院经济,再到明确多位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从“富裕生态家园”建设到发展生态循环工业、生态循环旅游业,始终遵循客观规律,保持发展思路的连续性。恭城作为一个西部农业县,出现了奇特的“生产要素富集”现象:外出打工的农民极少,劳动力不仅没有流失,而且供不应求;通过政府支持引导,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大量流向农业和农村,有效地解决了农业发展的资金难题。政府部门采取各种方式对农民进行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引进先进环保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当地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整体素质与科技水平。

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过程中,恭城人将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创业精神与修复荒山、绿化环境的经济发展思路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县西岭乡大岭山村在荒山上撬石挖坑种植桃树、李树1300亩,每年桃李产量达3800多吨,昔日的石头荒山变成了风景秀丽的桃李果林。

目前,恭城的沼气入户率在90%以上,居全国县市之首;森林覆盖率达到77%,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水果的总产量、人均产量、人均水果收入均居广西之首,是“中国桠柑之乡”和“中国月柿之乡”;水果种植面积以每年40%、养殖业规模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粮食生产也保持了稳定增长。恭城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45]外地游客赞扬恭城“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公园,一年四季是乐园”。

“恭城模式”给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恭城发展县域经济,不是一味地把农民从农村“动员”出去、搬进城里,不顾本地实际地盲目发展工业,而是立足农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发挥生态优势、拓展农业功能,让农民在“家门口”置身于青山绿水之中富裕起来,走出了一条不通过城镇化、工业化、就地发展生态循环产业、让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的发展之路。

第二节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工业的发展路径

发展生态循环工业,是西部地区实施生态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必须在科学认识生态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本质区别及其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工业的发展模式与具体路径。

一、传统线性工业经济模式与生态循环工业经济模式的比较

线性经济模式是传统工业社会的主要发展模式,主要特征表现为物质流动遵循“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单向式流程。在这种模式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即“两高一低”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在获取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传统线性工业经济模式属于一种外延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生态循环工业经济模式能够克服传统线性工业经济模式的弊端,是对传统线性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变革和突破。在“生态价值优先”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生态循环工业经济模式以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改变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线性经济流程,代之以物质闭环循环流动为特征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经济流程,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作为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活动的基本原则,通过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等方式,降低输入和输出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效益。因此,生态循环工业经济模式不仅是一种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还属于更高层次的生态循环经济增长方式。具体来说,这两种发展模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前提假设的区别

传统线性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自然资源无限性假设基础之上,假设自然资源可以无限地从自然界索取。同时,认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是强大的,能够消除和化解生产中排放的污染,人类对污染和环境破坏所进行的事后治理效果能够保证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正常运转。而生态循环工业经济模式则建立在自然资源有限性的认识基础上,认为生产过程中的随意浪费必然会引起资源的耗竭,污染随意排放会引发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污染的后期补救性治理难以彻底消除这种破坏的影响。

(二)资源流动方向的区别

在“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单向式流程下,传统线性工业经济模式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主要特征,工业经济的增长严重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资源,资源重复利用率低,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随着西部地区生态承载能力的逐渐降低,这种传统线性工业经济模式在西部地区已经难以为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生态循环工业经济增长模式,从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循环经济,按照“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少废弃”的原则,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有机融合,形成物质的反馈式流动型的经济模式,并以物质、能量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

(三)对污染防治方式的区别

传统线性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主要采取的是一种事后的治理方式,即“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在污染产生后,利用污染控制技术,对污染进行各种方式的处理,减少有害物质排放。有的地方还通过减少生产,限制部分污染产生,并对超出排放标准的生产企业采取治理性收费和惩罚性罚款等措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线性工业经济模式的缺陷和弊端日益明显,这种以被动反应为主的环境末端治理方式存在严重的时效滞后性,补救措施所能实现的环境改善越来越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除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污染一旦产生后,末端治理的方式往往投资巨大,加之受到技术条件限制,直接造成企业运行成本增高,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益。而生态循环工业经济增长模式则将事后治理变为事前防范,它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在生产设计阶段,就将减少污染作为生产经营的前置标准,通过对工艺、设备、原料和产品进行环保化、循环化和生态化的设计,以及严格的管理控制,来实现节能、降耗、减轻污染的目的。通过对排放物的资源化处理,基本消除工业污染的负面影响。在促进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生态环境危害的同时,企业也降低了总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末端治理与清洁生产方式对企业成本效益的影响分析如图7-5所示。

图7-5 末端治理与清洁生产方式对企业成本效益的影响分析图

(四)未来发展趋势的区别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口、资源、环境与全球性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已经凸显,人口膨胀、资源枯竭、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贫瘠、空气污染、水资源缺乏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传统线性工业经济模式已难以为继。而生态循环工业经济模式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理念的要求,采取以“清洁生产”为代表的方式,实现对能源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使人类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生态循环工业经济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形态,代表了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因此,可以说,生态循环工业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线性工业经济模式革命性的颠覆,是符合科学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持续的、旺盛的生命力。

发展低碳经济也是生态循环工业区别于传统线性工业未来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全球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越来越大,导致灾难性气候变化频繁出现,严重危害到人类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的背景下,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由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表决通过了旨在限制传统线性经济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以此为标志,拉开了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序幕。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各国政府都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革的全球性革命,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发展生态循环工业提供了可量化的、有操作性的技术范式。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领域,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前,西部地区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不仅成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给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日益深刻的影响。因此,西部地区必须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积极推进西部工业由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向生态循环经济模式转变,促进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互动协调发展,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污染物排放,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循环工业的现实必然与政策取向

(一)生态循环工业是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生态循环经济倡导“生态价值优先”和“循环发展”的理念,强调“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当前,西部地区工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损害依然严重。长期以来,在国内工业分工格局中,西部地区工业是以能源、采掘、原材料工业为主,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炭、有色金属等工业耗水、耗能较大,污染相对密集,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仍以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在这种工业结构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加上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污染防治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污染治理水平低下,西部地区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工业污染严重,污染强度较高。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6)》的有关数据显示,西部地区的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都远远高于全国水平和东部地区,单位工业附加值产出的各类污染强度都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数(见表7-2),这与生态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表7-2 东、西部地区与西北七省区2006年工业污染情况比较

注:表中括号内的百分比数值,指该指标占全国相同指标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及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资料。

表7-2给出了东部、西部和西部七省区的经济和工业污染总量占全国的比例结构。从数据可以看出,除了西北七省区废水排放总量等个别指标由于地区自身水资源缺乏而排放相对较少外,西部地区和西北七省区的其他污染指标占全国的比重与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之间的比例关系呈严重失衡的状态,污染排放水平大大超过了经济发展水平,并导致废弃物处理的压力增大、处理的社会成本高昂。尽管这些年来国家对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作出了较大努力,但西部地区“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工业经济结构并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恶化的趋势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在这样的背景下,把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作为西部地区改善经济结构、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成为西部地区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因此,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西部地区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工业的发展步伐已经势在必行。

(二)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工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工业发展是整个西部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主攻环节,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生态循环工业体系建设作为生态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之一,不断探索适合西部地区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西部地区的工业生产既遵循生态系统规律,又符合社会经济系统的要求,实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互动发展。为此,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工业的发展需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努力增强发展生态循环工业的观念意识

西部地区民族众多,社会相对封闭,经济比较落后,对生态循环理念的认识有待提高。要深入开展宣传,加强《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公众树立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真正使生态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进生态循环工业生产的行动指南。同时,要使企业和社会公众真正认识到,按照生态循环模式加强工业生产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不仅可以降低原材料用量,还可以节约生产和管理成本,增加效益,增强竞争优势,从而引导企业自觉将环保工作的重点从废弃物“末端处理”转向从源头控制废弃物产生的“预防”。

2.制定科学合理的西部生态循环工业发展规划

发展生态循环工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涉及的部门较多,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为加快生态循环工业的发展进程,需要建立部门间有效的协调机制和组织协调机构,加强有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制定工作方案,落实管理工作责任,积极指导和推动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工业的深入开展。要加强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工业的发展规划,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始终贯穿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一是在编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中,要将发展生态循环工业作为指导思想,通过明确战略目标,制定有效措施,加强宏观调控,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二是要将生态循环工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在新建、扩建、改建工业项目时,高起点地制定详细规划,尽量采用能源、原料耗费小、污染排放少的清洁生产工艺。三是注重规划和方案的引导作用,通过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明确激励机制,对重点地区、行业和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政策。四是在规划中要加强示范企业、产业园区和基地的试点建设。继续积极选择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城市的工业企业开展生态循环经济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及时总结和积累示范项目的建设经验,为全面推行生态循环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3.建立促进生态循环工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

当前,鼓励生态循环工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健全,对生态循环工业发展的激励作用有限,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积极性,而且还导致生态循环工业发展的无序性。因此,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加紧完善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及配套标准,明确生态循环工业有关部门及相关环节的责任和义务,将生态循环工业发展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西部地区在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根据需要,加快研究制定适合西部地区实际的配套政策和管理办法,积极发挥政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维护市场的稳定运行。除了指导性的法律政策外,还要积极结合各行业的特点,出台相关标准和规范,制订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能源节约等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

4.加强生态循环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技术创新是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生态循环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环境技术创新的支撑。要通过工艺创新、设备创新、产品创新和原料创新等各种技术创新手段,使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工业发展上层次、上规模。要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建立生态工业技术支撑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扩大生态循环工业的领域,提高工业企业的竞争力,推进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一是要重视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生产和引进环保高效的加工设备。通过系统集成创新,形成符合西部资源和工业生产要求的生态循环工业技术体系。二是要加强运用先进的绿色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对传统工艺和关键环节进行改造。要加强对生态无害化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以及闭路循环技术等进行攻关,提高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三是根据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除了大力研发工商业驱动的复杂循环工业技术外,还要积极开发投资小、易于操作的实用技术,以适应当地企业的需要。四是要加大对生态循环工业技术创新成果的产权制度保护,使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五是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建立多层次的培训和教育制度,通过各种途径对企业和相关人员进行生态循环工业技术和管理培训,增强相关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对有效的应用技术和经验及时加以推广。

5.构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重点研究制定促进企业实施生态循环工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研究激励政策和措施,完善资源的有偿使用和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在财政、税收、信贷、技术、立项等政策以及市场准入等方面对生态循环工业给予扶持和倾斜,加快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步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一是对企业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中采用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开展清洁生产,对废弃物资源化设备改造,进行技术结构调整的项目要给予支持,并给予政策性贷款支持等,促使企业努力实现污染物减量化排放。二是对一些生态循环工业效益好的示范项目,优先安排技改投资并给予财政贴息和一定的税收减免。三是支持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企业上市,为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四是对采购使用清洁生产设备和产品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支持和鼓励企业实施循环工业生产方案。五是设立生态循环工业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企业开展生态循环工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在采取激励措施的同时,还要加强行政监督和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西部地区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加强环境审计,严格立项审批。运用环境风险评估等管理工具,系统地对生态循环工业的组织、管理进行评价,通过制定和完善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技术指标体系指导企业加强污染预防。

三、西部地区三种层次的生态循环工业发展路径

从国内外循环工业的发展实践来看,当前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循环工业主要有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园区和资源再生产业三种发展路径。

(一)企业层面的生态循环工业路径——清洁生产

1.清洁生产的含义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46]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清洁生产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对于生产过程来说,清洁生产要求节约原材料、水和能源,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来说,清洁生产目标在于减少从制造、使用到最终处置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产品对环境、健康和安全的不利影响;对于服务来说,清洁生产意味着要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企业清洁生产的流程周期如图7-6所示。

图7-6 企业清洁生产流程周期示意图

由图7-6可知,清洁生产包含两类全过程控制,即生产全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前者主要是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减少使用或不用有毒、有害、污染重的原料和中间产品,使用能耗少、无污染、效率高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物料循环利用等。后者主要是指产品在生命周期中,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和不利影响。因此,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要注重节约原料,使用环保包装,并使产品能够再生利用。清洁生产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企业生产的微观活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清洁生产与传统末端治理的污染防治模式的根本区别

与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相比较,清洁生产与其有显著的不同:一是事前预防取代了末端治理。传统的末端治理方式重在污染发生后,如何处理以减轻对环境的危害,以滞后性和被动性为主要特征。而清洁生产改变了这种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以预防性和主动性为主要特征。在企业进行产品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原材料的选择、能源的节约、废弃物的排放和产品的回收再利用等综合因素,使企业能够在污染发生之前通过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利用技术手段对工业生产实行过程控制。清洁生产是一种事前的污染防范,实质就是一种污染预防,相对事后补救措施来说更有效率。二是集约型取代了粗放型生产方式。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原材料消耗大,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环境、治理困难,属于粗放型的外延扩张生产方式。而清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节能降耗,减少和消除污染,把污染消除在形成之前,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属于集约型的生产方式。三是清洁生产体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传统后端治理模式是在污染发生后再进行治理,环境效益是其重要的目标。这种后期治理方式不仅投入大,成本高,而且治理难度也大。有资料显示,1990年美国用于“三废”处理的费用高达1200亿美元,占GNP的2.8%,成为国家的一项沉重负担。我国近几年用于“三废”处理的费用一直仅占GNP的0.6%~0.7%,已使大部分城市和企业不堪重负。[47]实施清洁生产就可以减少和消除污染的产生,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实现增收节支,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既实现环境效益,又提高经济效益。

3.西部地区发展企业清洁生产的具体途径

企业是实施生态循环工业的最小单元,清洁生产作为一种生态循环经济的生产与管理模式,通过企业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达到从源头上减少以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的目标,因而体现了生态循环经济倡导的“生态价值优先”、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目标的统一。围绕这一目标,西部地区发展企业清洁生产要着重采取以下途径:

(1)对企业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清洁生产控制措施。清洁生产的核心是从源头削减污染以及对生产或服务的全过程实施控制。一是要坚持控制的持续性,要求企业围绕节省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根本目的,对产品和工艺、技术、设备、管理进行持续改进。二是要突出控制的预防性,强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包括从原材料获取到生产、销售和消费的整个过程,都要通过原材料替代、工艺重新设计、效率改进等方法对污染物从源头上进行削减,而不是在污染产生之后再进行治理。三是要确保控制的全员性,清洁生产涉及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清洁生产的理念和措施要贯彻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层面。只有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在这方面,西部地区一些清洁生产先行一步的企业所创造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见表7-3)值得总结和推广。

(2)强化西部各级政府对清洁生产的指导、监督和推行的职责。清洁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不同行业、不同主体、各个层面,在推行清洁生产的进程中,要强化各级政府的指导、监督和推行的职责,形成统一、科学、高效的清洁生产管理体系。要依据政策、法规,认真做好强制性清洁生产的审核工作。清洁生产审核是实现清洁生产的具体途径,对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以及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按照自愿的原则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于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应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同时,要加强对清洁生产审核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审核质量。要利用经济手段,形成发展清洁生产的激励机制。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引导更多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治理转变。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是促进清洁生产特别是解决深层次清洁生产问题的重要基础,要加大对清洁生产的技术支持,筛选出一批迫切需要解决的节能、降耗、减污的关键技术项目,列入政府和行业科研计划,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和开发。组织评价、筛选出清洁生产最佳适用技术,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指南、清洁生产方案、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以便推广。

表7-3 西部地区清洁生产典型企业案例

①周健伟等.由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转变.中国民族报,2005-11-29(3)

②新疆华电红雁池发电公司.清洁生产显见成效.中国电力网

③李虎,范鹏程.树环保旗帜创绿色企业.中国建材商务网

(3)对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单纯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发展和考察政府政绩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GDP的计算过程没有考虑经济生产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和影响,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而看不出其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绿色GDP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扣除了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因而更符合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企业共生层面的生态循环工业路径——生态工业园区

1.生态工业园区的含义

生态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区,是依据生态工业的基本原理设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生态工业园区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机制,在园区内部建立相互依存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链条循环网络,将区域内的不同产业,按照物质循环、生物和产业共生的原则形成产业集聚,进而实现生态化的工业生产方式。

生态工业园区与传统生产方式不同,遵循“生产→回收→再生产”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从而构成一个资源利用的产业链条,实现区域性的清洁生产,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循环经济实现。比如,生态工业园区内部一个工厂生产的副产品可以作为其他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园区内部企业之间,以及和园区外企业间的产品、原料、废物的交换,实现物质的循环和再生利用,构建园区工业生态链,从而达到企业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实现废物交换和循环利用,降低园区的污染排放或实现“零排放”。

和单个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活动相比,生态工业园区可以获得更好的集约经营效益。这是因为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单个工厂难以将其产生的所有废弃物和副产品在内部完全消化,需要借助于企业间的协作和物质交换实现更大范围空间的物质循环。生态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有效的生态环境循环的产业共生组织,可以通过若干工厂生产链条的联结,将单个工厂所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其他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比单个企业清洁生产更有效率的特质和能量循环,获取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带来的集约经营好处。因此,生态工业园区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也决定了发展生态工业园区是从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向生态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经济的成功范例与有效途径

西部发展生态工业园区,既要遵循生态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和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成规律,又要紧密结合西部地区的工业现状和区域特点,发展以生态效益为先的工业园区经济。据国家环保总局的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底,国家批准建立了24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中西部地区共有5个。[48]这里以西部地区率先实施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三个成功企业为例,阐述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的具体模式与有效途径:

(1)包头钢铁(集团)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模式。包钢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的我国第一个钢铁行业的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实施钢铁群落优化工程、稀土群落清洁化工程、物质代谢同化工程、能源利用集成化工程、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工程和支持网络强化五大工程,推动区域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围绕钢铁和稀土两大产业群落建设了四条重要的产业链条:矿石→铁精矿→烧结矿→铁→钢→机械加工;矿石→铁精矿→烧结矿→铁渣→钢渣→建筑材料;矿石→稀土精矿→稀土功能材料→稀土应用材料;煤炭→焦炭→煤气→电力→粉煤灰建材(见图7-7)。园区生态产业链条的建设和完善,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有力地带动了包头市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图7-7 包头钢铁(集团)生态工业园区行业网络图[49]

(2)贵阳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模式。贵阳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2004年6月通过规划论证,成为我国第一个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规划项目。示范基地利用周边地区丰富优质的磷煤资源,以煤、磷两种资源产业为主导,将“磷、煤、电、碱”作为核心产业,建立起横向耦合共生、纵向衔接发展的生态工业体系,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循环工业体系建立前,开磷集团只生产10余种磷化工产品,而且产量低、规模小,但矿区每年排放工业废水近百万吨,磷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100多万吨,有3亿立方米的黄磷尾气燃烧放空。而且,矿山的回采率低,平均仅60%,这种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造成了区域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循环工业园区建成以后,通过从源头削减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措施,每年可以减少排放磷渣100万吨、磷石膏300万吨、粉煤灰3050万吨。同时,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拉长了产业链,预计到2008年,磷化工产品将增加到60种,产品总量达到300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可增加就业1.5万人。[50]在大大减轻对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为西部其他地区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3)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模式。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于2001年6月通过规划论证,是我国建设最早的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经过建设和发展,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提高了综合利用效益,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带动了相关产业、企业和农户的发展,形成了纵向闭合、横向耦合、区域整合的生态糖业产业链条,推动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园区的生态工业流程设计如图7-8所示。园区依靠生态循环经济理念,围绕甘蔗制糖产业,形成了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浆黑液碱回收两条生态工业主链,以及制糖滤泥→制水泥,造纸中段废水→锅炉除尘、脱硫、冲灰,碱回收白泥→制轻质碳酸钙等多条生态工业副链,形成良性的生态资源循环链条,减轻了末端治理的压力,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图7-8 贵港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生态工业流程示意图[51]

(三)产业层面的生态循环工业路径——再生资源产业

1.再生资源产业的含义

所谓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52]再生资源产业是指通过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对资源加以循环利用的产业,其产业链条主要包括废弃物产生源→回收集中→分拣→资源化初加工或深加工→再生资源利用供给。作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再生资源产业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据有关资料测算,每回收利用1万吨废旧物资,可节约自然资源4.12万吨,节约能源1.4万吨标煤,减少6万~10万吨垃圾处理量;每利用1万吨废钢铁,可出钢8500吨,节约成品铁矿石2万吨,节能0.4万吨标准煤,少产生1.2万吨矿渣;每利用1万吨废纸,可生产纸浆8000吨,节约木材3万立方米,节约能源1.2万吨标准煤,节水100万立方米,少排放废水90多万立方米,节电600万度。[53]此外,其他废旧金属和化工建材等废旧物资都能节约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因此,再生资源产业也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当前,西部地区仍在沿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传统发展模式,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随着西部地区人口的继续增加,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的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都将承受较大压力,严重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不仅可以缓解资源约束矛盾,而且还可以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压力,同时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改善经济效益、扩大劳动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2.再生资源产业的主要特征

再生资源产业的主要特征:一是再生资源分散性。再生资源产业的源头是来源分散、成分复杂、种类繁多的各类废旧物资,这些资源一般分布较广,除了大型企业集中淘汰的废旧资源外,更多的废旧资源分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这种再生资源的分散性直接带来资源回收渠道与数量的不稳定性,以及整理的不便性,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从事资源回收。二是再生资源加工集约性。再生资源产业属于微利产业,小规模、作坊式的加工方法不仅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而且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因而,对再生资源需要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加工生产活动,将分散的再生资源集中到一起,统一进行加工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资源再生产业规模越大,资源的利用率越高,加工和环境治理成本也会随之降低。三是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复合性。再生资源产业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即前端回收和后端处理。在前端回收阶段,主要依靠的是大量的回收主体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而实现的,其后的运输、分拣等简单工序也依赖于大量手工劳动,因此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后端处理阶段属于规模化再生产阶段,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物资特点,通过较高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和循环利用,因此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四是地域集中性。各类再生资源的分散性以及运输成本等因素决定了再生资源产业具有一定的地域集中性。一般来说,资源再生产业是以区域的某一集散地作为中心,使周围的再生资源在此汇集,并进行集中加工。

3.西部地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再生资源产业是西部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的全新产业。当前,西部地区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产业规模较小。在产业前端的大量物资回收企业以个体经营为主,规模普遍偏小,经营分散,再生资源回收率不高。产业后端的加工企业也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西部地区的资源再生产业仍属于粗放型生产方式。二是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大多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西部地区缺乏区域性的大型再生资源加工企业,而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小、散、脏以及科技水平低的状况,资源化加工水平较低,造成了资源难以充分利用、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产业层次较低。三是“二次污染”现象严重。由于一些经营者在生产加工活动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导致废旧物资在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中存在“二次污染”的现象。比如,在加工过程中,废旧物资清理所剩的污物被随意处置,加工中产生的废水,以及废金属熔炼过程中排放的烟尘、废渣等随意排放,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四是亟待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随着再生资源产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产业的进入门槛大大降低,个体流动回收者和家庭作坊式的加工企业成为产业的经营主体。固定再生资源的回收网点减少,布局不合理,资源再生产业表现出自发性、无序性。同时,未能建立起较完善的管理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规范。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按照生态循环工业的发展要求,当前西部地区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重点环节和途径主要有:

(1)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网络。再生资源产业体系包括前端回收与后端加工等多个环节,产业链条较长。西部地区首先应从再生资源产业链条的各环节入手,建设与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相适应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网络。要根据当地资源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社区人口数量等情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回收、运输、中转、集散、资源化加工处理等环节的再生资源回收和加工网点。一方面,要增强各环节的衔接性;另一方面,要扩大整体网络覆盖面,提高回收利用率,为现代再生资源产业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2)加快建立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再生资源产业的特点决定了以基地模式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有助于提高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西部地区要根据本地区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资源特点等条件,认真进行选址、规划和设计,建立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园区,把分散的加工企业整合成规模化企业,引入基地园区,培育并发挥资源再生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基地园区中合理地划分“三废”治理区、管理服务区、技术示范区、物流配送区等功能区域,建设配套的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厂,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分拣和加工技术设备,促进基地园区内部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模式的转变。

(3)加强和规范市场管理。针对当前再生资源市场竞争无序的特点,西部地区应加强再生资源经营秩序的规范和管理。在对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市场实行渐进式开放的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和配套政策措施,严格加强市场管理,淘汰一批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小型资源回收和加工企业,引导产业上层次、上规模,促进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规范发展。

(4)建立行业自律体系。再生资源产业作为特种管理行业,某些经营性活动涉及的面比较广。在行政管理难以涉及的领域,容易出现社会治安、组织管理松散、自律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在加强行业主管部门业务指导的同时,还要加强行业自律性组织对行业的监督和自律作用,通过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的建设,履行制定、监督、执行行业自律性规范,维护行业利益,开展行业统计和调查、行业信息发布等职责,促进行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四、西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同时,这些矿区和基地又大多处于西部的生态脆弱带与敏感区。如果不开发这些地区的能源、矿产,势必影响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果开发不适度则必将破坏西部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在发展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西部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近些年来,我国煤炭生产的重心越来越向西部转移。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的晋、陕、蒙、宁规划区是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集中了我国64%的煤炭资源量,是当前和未来最重要的煤炭供给地,“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炭增量的80%要出自该地区。到2020年,该地区的煤炭产量将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西部晋、陕、蒙、宁地区大规模开采煤炭资源的格局已经形成。[54]但与此同时,晋、陕、蒙、宁地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水资源异常短缺的地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而晋、陕、蒙、宁地区的年流失量达16亿吨,占将近1/3。[55]

目前,晋、陕、蒙、宁地区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初见端倪,随着煤炭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高耗水产业的不合理布局,将给这一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更为严重的威胁。本书以陕北、内蒙古西南地区(统称陕蒙地区)的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为实例,依据搜集整理的资料和实地了解的一些情况,对这一问题做些简要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全国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能有所借鉴。

(一)陕蒙地区煤炭开采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批准的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我国大型煤炭基地由神东、陕北、黄陇、晋北、晋中、晋东、鲁西、两淮、冀中、河南、云贵、蒙东、宁东共13个基地组成,包含98个矿区。其中,地处内蒙古西南和陕北地区的神东、陕北大型煤炭基地,包括神东基地的神东、万利、准格尔、包头、乌海、府谷和陕北基地的榆神、榆横共八个矿区,国家明确其功能定位主要是担负向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区供给煤炭,并作为“西电东送”北通道的电煤基地。神东煤炭基地跨越内蒙古和陕西两省区,开发主体为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蒙西、陕北两个基地的煤炭保有资源储量占13个基地探明储量的31%。2003年,两煤炭基地原煤产量1.8亿吨,占13个煤炭基地产量的13%,占全国煤炭产量的10%。[56]

陕北的榆林市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煤质优良,具有特低灰、特低硫、中高发热量的特点。除煤炭资源外,榆林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油、气、盐资源,具有发展煤化工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十五”以来,榆林市煤炭产量飙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连续五年位列陕西省第一,2006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71.7%,其中煤炭工业的贡献率达60%以上,但农民人均纯收入仍低于陕西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内蒙古西南部的鄂尔多斯市总面积与浙江省相当,全市含煤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70%以上,煤炭质量优良,并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连续多年实现2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三位,煤炭工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也高达60%以上,经济增长势头迅猛。两市2006年煤炭开采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指标对比情况见表7-4。

鄂尔多斯市和榆林市是我国仅有的两个煤炭产量过亿吨的地区。从总体看,这两个地区的地质勘探工作难度较低,资源条件好,发展的前景大,是我国煤炭产量的主要增长区,其煤炭产量在13个煤炭基地和全国煤炭产量中的比重还会不断上升。

表7-4 陕蒙地区煤炭开采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比较

资料来源:榆林市2007年统计年鉴,鄂尔多斯市2007年统计年鉴。

(二)陕蒙地区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

地处西北的陕、蒙煤炭基地所在地具有干旱少雨、植被稀疏、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环境特征,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及荒漠化是这一地区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鄂尔多斯市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472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4.1%,强度沙漠化面积2766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1.6%,年侵蚀量1.9亿吨,每年向黄河输沙1.5亿吨左右;榆林地区所在的陕北煤炭基地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森林植被覆盖率低至7%,属于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治理区。尽管这一地区属于典型的地广人稀地区,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率却非常低,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榆林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979立方米,只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43%。鄂尔多斯市人均水资源量约为197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7%。[57]受地形、地貌、泥沙等自然条件影响,以及考虑维持脆弱的生态环境平衡所需的用水量,这两个地区可利用的水量将进一步减少。

大规模煤炭开采给陕蒙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日趋严重的后果。一是地表塌陷。截至2006年底,神东矿区形成的塌陷区达70平方公里,其中在陕西境内的采空塌陷面积为43.3平方公里。由于埋藏浅,塌陷波及地面,造成部分公路和房屋裂缝,居民被迫搬迁。二是水系遭到破坏。神东和陕北煤炭基地地下水水位埋藏深度一般在10~20米,含水层厚度较大,一般在50~300米。部分矿区煤炭开采直接影响到浅层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人畜饮水困难、水浇地变旱地。黄河重要的一级支流窟野河已成为季节性河流,全年有1/3的时间断流,榆林市原有的869个内陆湖泊现在仅存79个。鄂尔多斯由于人口密度较小,煤炭开采所造成的直接影响目前尚不突出,但潜水层水资源的流失现象也大量存在。这些地区年降水量仅为200~400毫米,少且集中,地下水补给贫乏,浅层地下水的破坏短时间内难以补救,有的甚至难以逆转。三是矿区地面植被破坏,可耕地减少,湿地大面积萎缩,露天煤矿对当地植被的影响更为突出。上述三方面的影响相互关联,加剧了水土流失程度,进一步引发土地沙化及荒漠化。神东公司作为财力较为雄厚的中央企业,采取了从吨煤提取0.45元计入生产成本、将净化后的矿井水用于矿区工业用水、铺设生态节水灌溉管网绿化荒山等措施,提高矿井水的复用量,即使这样矿井水利用率也仅仅在30%~40%,而其他中小企业的矿井水则流失严重,水资源破坏和浪费问题十分突出。[58]

煤炭开采给鄂尔多斯市和榆林市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两市都制定了未来发展的煤炭产业链延伸计划,以改变目前煤炭开采和粗加工为主的工业格局,促进煤炭就地转化率的提高。榆林能源化工基地规划的主导产业确定为煤炭、天然气、石油、煤化工、盐化工以及电力,到“十二五”期末,榆林市拟初步建成我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煤炭就地转化率将大幅提高。鄂尔多斯市“十一五”能源工业发展战略是将鄂尔多斯市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到2010年煤炭产量将达到2.5亿吨左右,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天然气产量达到64亿立方米,煤化工产品总量达到700万吨,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50%。而与陕蒙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相对照,水资源匮乏则是神东公司、榆林市和鄂尔多斯市面临的共同难题。2006年,榆林市水资源消耗量约为6.7亿立方米,依据发展规划预测,到2010年将达到12亿立方米,增长1倍左右,2015年将接近15亿立方米,当地政府计划通过开发利用黄河干流水源解决水资源缺口。[59]毋庸置疑,随着陕蒙地区未来煤炭及相关工业的加速发展,煤采及工业用水与农业用水、生态用水的争夺将日趋激烈,引黄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也将矛盾频生,陕蒙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因水而生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必将日益突出。

(三)陕蒙地区煤炭大规模开采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按照生态循环经济原理的要求,陕蒙地区的未来发展必须突出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矛盾问题,只有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达到协调统一,才可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在陕蒙这样的生态高敏感地带进行大规模矿产开采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一定要遵循生态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尽力做到矿产开采与生态维护有机协调。当前,要切实注意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1.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的要求调整陕蒙地区煤电(化工)一体化产业发展思路

由于煤电和煤化工产业的利润数倍于煤炭开采,诱导着煤矿所在地政府致力于在本地发展煤炭转化和深加工产业,阻挠煤炭外运。因此,大型煤炭基地和国家规划矿区的功能定位大多为煤电(化工)一体化的工业基地。但是,煤电和煤化工都是耗水量极大的产业,煤化工产业更是资源耗费大户。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将加剧当地水资源匮乏和煤炭资源的耗竭速度。因而,在陕、蒙这样的煤炭资源富集、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一定要坚持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着力调整煤电(化工)一体化、延伸产业链、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的传统思路,资源开发地不应该死盯本地转化,而应当变资源投入为资本投入,投资入股到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去建电厂和化工厂。陕蒙地区的煤炭质量优良,运输成本相对较低、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应当从生态循环经济“区域共容”的原则出发,更多地外调煤炭促进其他地区的发展,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2.建立陕蒙地区不同层次的经济补偿机制

为支持和鼓励陕蒙地区多输出煤炭资源,必须建立起不同层次的经济补偿机制。一是要建立资源输入地对输出地的补偿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大量输入资源的地区理应对资源输出区进行必要补偿。通过立法明确补偿方式与机制,根据煤炭资源的流量,通过输入地政府向输出地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实现,也可由煤炭资源富集地区政府根据煤炭输出情况,按国家规定的比例统一征收补偿费,用于本地区的生态保护及解决因资源开发而导致生产、生活条件下降的群众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二是要建立企业对矿区所在地的补偿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煤炭资源廉价甚至无偿使用制度,企业未支付因开采而发生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费用,生产成本只包括直接生产费用和部分煤矿安全费用,不包含资源和环境成本。今后,必须按照“生态资源全值化”的要求,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生态资金来源、比例、管理方式、使用方向和监管体制,政府要对生态资金的形成、管理和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督,以保证生态重建资金能及时足额到位。政府对土地、生态修复的监管,可以通过建立土地、生态修复保证金的方式进行,即政府预先从企业收取一定数额的土地、生态修复保证金,以此来约束企业的行为,若企业能及时对破坏的土地和生态进行有效的修复,则政府向企业返还保证金,否则由政府组织对土地和生态进行修复。

3.加快建立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矿区生态保护机制

虽然陕蒙地区人口密度较小,土地塌陷所带来的危害没有像东部地区那样突出,但水资源破坏却是煤炭大规模开采给以陕蒙为代表的生态敏感区所带来的最大危害。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起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矿区生态保护机制。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多方面的基础科学研究,就陕蒙地区而言,当前可重点开展对农业节水的潜力、开采对荒漠化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风险、承压水损耗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等课题的攻关;要密切监控地下水位,必要时要果断地采取限制开采的强制措施,要对企业下达严格的矿井水重复利用率指标;要加快研究和推广“保水采煤”等技术。

4.切实加强资源整合,大力推进集约化生产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粗放开采煤矿资源,受地方保护主义和一地一时利益的驱使,地方政府往往对乡镇和民营小煤矿采取姑息放任、忽视管理的态度。这些小煤矿回采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在环保配套项目和安全设施方面缺乏必要的保障,矿毁人亡的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开矿深度较浅,对水资源的破坏更为严重。因此,在资源禀赋条件好的陕蒙地区,要严格控制煤炭企业的生产规模,提高开采企业的准入门槛,要强化国家在审批采矿权方面的权威,严把探矿权,大力整合煤矿开采资源,支持和促进现代化大型煤矿企业的稳步发展。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要理顺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的关系,国家要尽快出台采煤塌陷区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治理费用的相关标准和政策,并由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依据标准进行现场验收,达标后才发放合格证书,同时要制订一整套操作性强的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规程,规范和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驻地中央企业应尽量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立起广泛和稳固的联系,避免“飞地”现象的发生。

5.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对矿区总体规划和煤炭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控制煤炭开采环境影响的重要关口,要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切实加强煤炭开采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和审批。目前,有关部门在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上还存在重污染、轻生态,重影响评价、轻风险评估的现象。对水资源的评价中,只重视采煤对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的影响,而不重视深层地下水的损耗,只要求达标排放。深层地下水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意义和战略意义,关系到子孙后代的“代际公平”。因此,环保部门要加强与水利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的合作,增加生态评估和风险评估。同时,要严格环保审批,对于单个矿井来说,建设与否并不会对区域内的能源供应和产业发展构成重大影响,因此,对于那些涉及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脆弱区等敏感区域的,居民搬迁范围较大的,煤矸石、矿井水、瓦斯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的,以及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会产生严重影响的项目,要坚决禁止建设。

6.建立依法管矿的规制约束机制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对污染问题关注多,对生态环境关注较少,防治污染的法律体系比较健全,有《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而就生态保护而言,目前只有《水土保持法》这一项专项法规。《矿产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只对矿山环境保护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缺少具体的管理制度和规章。按照《水土保持法》的要求,各级开发项目必须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缴纳一定的水土保持防治费,但实际执行率非常低。因此,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陕蒙地区,一方面要大力培育项目开发业主的生态循环经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必须赋予生态环境保护机构特别是水行政执法机构更大的权利,支持其严格执法,切实维护矿区生态环境。要建立必要的行政约束规制,制约地方政府的单纯经济扩张思想。目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现象比较严重,一些资源开发地政府为了自身的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大力上高耗能项目,与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国家要出台严格有效的规制调控措施,从各方面制约地方政府的盲目扩张战略。

7.加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监测和管理

建立有效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评价、监测、预报管理制度与预警系统,运用地球遥感技术、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科学手段,对资源开发活动造成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污染、地表塌陷滑坡、泥石流等生态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报,尽早发现问题,提高对灾害的应变能力,努力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消灭于萌芽之中。加强对资源开发的管理,严格准入制度。加大环境管理和监督力度,按照《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等法规的要求开展矿区环境管理工作,使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工作有法可依。在资源勘查开发管理工作中,要按照法律规定和管理要求,对资源开发中的项目设计、可行性研究、勘探、建设、生产等过程,以及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实地勘测、严格审批,既要对开采活动进行经济及技术上的可行性论证,又要认真评价环境保护防治措施方案,使每一项开采工程都有配套的环保防护工程同时施工建设,在源头上杜绝乱采滥挖。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资源开采企业的“三废”排放加强监督,对技术条件落后、开采设备简陋、环境破坏严重、经济效益差的矿山,要限期整改或关闭。坚决清理非法开采和无证开采,最大限度地节约保护资源。

8.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开展综合治理,提高资源开采效率

一般来说,资源开发效率与开采技术成正比,开采技术越先进,资源在开采中的浪费就越小。因此,加要强科学技术在资源开采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一是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提高采矿、选矿、冶炼和回收效率,加强综合开发,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二是要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对采矿废石、煤矸石、选矿尾矿、弃渣等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这些资源的使用价值,减少废物排放量。比如,煤矸石除了可用于制作建筑材料外,还可用来进行坑口发电。[60]粉煤灰可用来制作水泥等建筑、保温材料等。尾矿可以通过再选等进行资源的二次提取,变废为宝,提高工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要加强对采矿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废料进行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应用,保证废弃物达标排放。四是要积极探索和推广粉尘防治技术、地面塌陷预防技术、井下废弃物减排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等工程新技术,从源头上预防开采中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减轻后期治理的难度。

第三节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服务业的发展路径

生态循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将服务业纳入到生态循环良性发展的轨道、实现生态系统和服务业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生态循环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业类型,不同于传统的服务业,它在服务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已经将生态循环经济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在服务过程中,重点考虑减少服务主体、对象和途径等环节中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通过有效方式,力求实现投入少、产值高、无污染,并提供生态循环为基础的服务产品,进而实现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除了具备传统服务业的特征外,生态循环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循环服务业是建立在生态循环经济理论基础之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原则,对服务业内部资源的利用进行重新设计,推动生产、市场和消费行为的生态化,走出一条循环发展的模式。而传统服务业和一般的产品生产相类似,沿袭资源→产品→污染→治理的发展模式,属于一种从生产到消费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二是传统服务业和第一、二产业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产品间的流动与合作关系,而生态循环服务业除了自身开展生态循环生产,实现服务产品的绿色和环保外,生态循环服务业作为生态循环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其他产业的纽带,更侧重通过循环型服务业的建设,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为生态循环农业、工业和城镇建设提供支撑服务,促进其他产业的循环发展,进而带动生态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

一、发展西部生态循环服务业的现实背景与积极意义

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中,生态循环服务业是整个西部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在西部发展生态循环服务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一般认为第一、二产业是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服务业作为无烟产业,极少产生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因而很少将生态环境问题与服务业联系起来。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产业链条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尽管服务业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十分突出,但由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包含的产业门类范围较广,即使细少的生态环境破坏,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也会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服务业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累积效应和间接影响不容忽视。从服务业设施的建设过程来看,一些大型的商业服务设施和物流基础设施占地面积大,除占用大量土地外,还耗费大量的建筑材料,必然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此外,旅游区规划不当的设施建设,也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景观造成破坏。

服务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比如,在宾馆餐饮行业中污水、油烟和其他废弃物的排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资料显示,昆明市1998年500多家宾馆饭店产生的废水量占全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的28.6%,废水污染物含量很高,残腐动植物油、TP和TN浓度分别可达70~200mg/L、2~5mg/L和10~40mg/L,这部分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市政管网,给城市污水处理厂增加了很大的负荷。[61]一些旅游区及宾馆、娱乐等服务业企业为招揽生意,使用大音频扬声器、大功率霓虹灯等设施,一些服务业建筑外表大量采用玻璃屏墙等装饰材料,直接造成光污染、噪音污染,以致近年来城市居民对服务业噪声和光污染的投诉案例不断增多。

从服务业的产品营销过程来看,一些产品为吸引消费者和获取较高利润,采用过于华丽复杂的包装,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一些商场超市为顾客提供大量非环保的塑料包装、编织网袋和泡沫塑料盒等,由于这些物品难以降解,直接形成日趋严重的“白色污染”。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包装工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日本,已经成为世界包装大国之一。而我国由包装废弃物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已成为第四大污染源之一,仅次于水质污染、海洋湖泊污染和空气污染,处于第4位。[62]

上述服务业存在的有损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在西部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随着西部旅游热潮的不断兴起,西部地区面临的上述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传统服务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轻视,必须将服务业纳入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之中,加大治理和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生态循环服务业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生态循环服务业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能够推动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当前,西部地区的服务业仍停留在传统服务业基础之上,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较慢,服务业从业员的劳动素质低,粗放经营模式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通过生态循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集约化经营,不仅有利于西部地区服务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质量,而且还可通过资源节约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二是有利于生态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将服务业与生态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促进服务业及相关活动中的资源减量和循环再利用,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有助于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生态循环服务业处于产业链的高端,因此,可以充分发挥生态服务业引导经济系统向生态循环经济转化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为生态循环农业和工业提供支撑,促进三次产业相互耦合,形成生态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带动农业和工业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和部门之间协调发展。四是可以成为西部经济新的增长点。生态循环服务业给消费者提供绿色服务,引导社会树立绿色服务产品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意识,有助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促进社会消费的增长。同时,还可以大量吸纳西部地区劳动力,成为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并使相关产业的农民从中受益。

积极探索和科学选择适合西部区域特点的生态循环服务业发展模式,是促进生态循环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当前,从适应西部区域特征和西部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西部地区生态循环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模式主要是生态循环型物流业、原生态旅游业和绿色生活服务业三种。

二、产业模式之一:西部生态循环型物流业(www.xing528.com)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物流业也必须要处理好物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物流业发展中,要重视科学规划和综合利用,不断提高绿色和生态物流的认识,充分利用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型物流。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循环型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物流、逆向物流和回收物流等方式,推进物流业的综合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循环型物流企业。通过变革运输方式、优化物流中心布局、建设生态物流园区、完善交通运输制度、发展共同配送等方式,推进传统物流业向循环型物流业的转型,增强区域间物流能力,节约资源耗费,减少物流活动中的污染行为,实现物流运行的绿色化、生态化。

(一)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型物流业发展的重点环节

现代物流系统一般由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营销和信息、商务服务等环节构成,各个环节相互链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物流系统链条。其中,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营销是对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的五个重点环节,各个环节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的方式和途径有所不同。因此,西部地区发展循环型物流业要抓住这五个重点环节,分析各环节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和差异,用生态循环经济理念改造物流系统链条。

1.运输环节

运输是物流体系中的主要活动,也被认为是物流系统中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环节,主要是汽车等交通工具能源消耗较大,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尾气排放等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同时,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加,交通堵塞也给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运输环节中,要按照资源投入减量化的原则,严格控制运输环节的能源消耗,这不仅是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物流所面临的首要障碍,同时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一是要采用能耗节约型的运输工具,对现有运输工具加强能耗节约改造,采用先进的节油、节电技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大力开发新兴能源,开展乙醇汽油和天然气燃料汽车使用试点。二是除了经营个体的减量化以外,运输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也是能源减量、降低排放的重要手段。培育大型的循环物流企业可以发挥规模优势,提高时效,改善运输效率。三是要通过科学的运输管理策略,科学合理地选择运输路径,优化运输时段,规避因绕路、迂回、空车往返等低效率方式,有效地减少交通工具的出行次数,从而提高载货率和运输效率,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

2.仓储环节

加强仓储环节的科学管理,预防货损、变质、包装破坏等因素带来的污染。通过建设自动化仓库,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监控仓储管理设备,及时监测温度、湿度等仓储环境的变化,减少人工搬运和操作。通过建设立体仓库,采用高层货架、货箱托盘等设备增加仓容面积,进而减少土地占用面积,降低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3.包装环节

绿色包装是未来货物包装的一个重要趋势,当前绿色包装制度也成了国际贸易中的一项主要的非关税壁垒,我国每年有相当一部分货物因不符合绿色包装的要求而影响出口。循环物流要在保证货物运输需求的前提下,使货物包装符合“3R”原则,尽量减少包装的体积、质量和成本,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量。这就需要科学地对货物分类,针对货物种类的不同和运输方式、距离等因素,合理确定各类货物的包装程度,开发新型重量轻、耐磨损、可降解、成本低的绿色包装材料,降低包装的木材使用率,减少纸制运输包装,提高可降解包装的使用率,减少一次性包装,鼓励开展包装的回收再利用,提高包装的重复使用率。探索便于储运装卸的新型运输方式,比如将原来需要包装后才能运输的包装运输改为散装、散运、散卸、散储的“四散”运输。

4.加工配送环节

在物流过程的加工配送环节,有时为使商品适应市场消费的需求,还需要对运送的商品继续进行非生产性加工。这一非生产性加工过程尽管在商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但由于二次加工的分散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也成为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比如,一些大包装或大体积食品在经过流通并交付到消费者之前,需要销售商对这些食品进行分割加工,如果以规模化的方式进行合理的集中加工处理,就会减少因家庭分散加工和烹饪所形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集中处理剩余的废弃物和边角料,也有助于减少因家庭对垃圾随意处理所造成的污染和再生资源的利用。因此,要高度重视配送加工环节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作用。

5.营销环节

营销环节是物流链条的末端环节,也是在环保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环节。现代营销手段种类繁多,一些营销方式投入较大,通过大量纸质、金属和塑料的精美广告宣传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但同时,这也容易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在营销环节要大力推广绿色营销模式,通过树立绿色营销理念、探索绿色营销的手段,引导绿色消费,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提高营销的效果,并以此推动整个生产及流通领域的生态化和环保化进程。

(二)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型物流业的三种主要模式

西部地区的物流建设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遵循生态循环经济的原则,在物流业发展进程中,大力推广基于生态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物流模式。当前,西部地区要重点培育和发展绿色物流、逆向物流和回收物流这三种极具发展前景的生态循环物流模式。

1.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通过合理地利用资源,减少消耗和排放,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促进生态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物流模式。发展西部地区的绿色物流,主要是对传统物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消费等各环节和流程进行生态化改进,使其实现循环化、绿色化、现代化运作,减少和防止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实现物流体系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从物流系统的源头控制污染的产生。

绿色物流作为新生的物流组织形式,在我国正处于探索和发展中,但这并不意味着西部地区在绿色物流建设中始终处于落后地位。西部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成为我国绿色物流体系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当前,重点是要加强西部地区绿色物流体系建设,为生态循环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1)加强绿色物流导向体系建设。当前,由于绿色物流在西部地区尚属新生概念,不仅社会公众对于绿色物流的认识不够,而且在物流行业内部也缺乏对绿色物流的深刻认识。因此,首先需要加强观念引导和舆论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绿色物流是绿色环保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绿色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使绿色物流的概念在西部地区深入人心。要在物流行业内积极倡导绿色生产,使物流企业认识到绿色物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理解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观念转变促进绿色物流管理。

(2)加强绿色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对绿色物流的管理不能仅停留在概念层面上,要对绿色物流体系中的各环节进行深入的标准化设计,对具体的操作方式和指标进行量化,为企业具体实施绿色物流提供参考和依据。在标准的设计和制定上,既要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又要结合国内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实际,对绿色物流的关键定义、物料标准、行业标准、技术工艺标准、计量方法和指标、管理模式等进行详细的设计。同时,要积极推动标准体系的贯彻,为绿色物流的深入实施做好基础性工作。

(3)加强行业规范体系建设。除了舆论引导外,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物流行业的规制和管理,通过宏观层面的行业规范和制度,促使物流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绿色物流规范要对物流重点行业和环节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潜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预防,从源头上控制物流行业污染和浪费的发生。除了约束机制外,行业规范体系中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制定和调整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产业政策,调动物流企业开展绿色物流的积极性,促进西部地区绿色物流业加快发展。

(4)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绿色物流在西部地区的推广和应用,依赖于配套的软、硬件设施。要对绿色物流进行统筹规划,加强对物流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根据本地区物流企业的分散程度和布局,合理规划物流基地、仓储、网点和配送设施的分布,提高现有设施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要在充分发挥已有设施功能的基础上,加强对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改造。促进不同部门和运输方式间的协调发展,整合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加强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做好联合一贯制运输的衔接和关系理顺工作,提高运输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完善绿色物流的软件建设,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建设绿色物流信息管理网络,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在物流企业中推广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等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加强企业间,以及企业和政府、社会公众间的信息网络建设,通过信息网络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配合。

2.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是一个和通常所讲的“正向物流”相对应的概念,“正向物流”是指货物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正向流动,是沿着供应链方向进行的物流,而逆向物流则是以绿色环保、循环利用、消费者为导向作为指导思想,使货物从消费者返回到生产者即产地的过程(见图7-9)。引发逆向物流的主要因素包括退货、不合格产品退(召)回、维修、物料循环利用、废弃物回收处理等因素。物资经过逆向物流返回到生产者后,通过进一步的维修、加工、材料提取等措施,可以使这些返回的物资重新得到有效的利用并实现重置价值和利润。逆向物流的开展对于解决资源和环境压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企业的微观行为看,逆向物流为企业降低物料成本、节约资源、提高效益提供了条件。同时,逆向物流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理念,不仅提升了顾客价值,也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形象,增强了竞争优势。从社会的宏观层面看,逆向物流促进了资源的流动,逆向物流可以有效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一些大型制造企业正在不断实践逆向物流,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图7-9 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关系图

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西部地区的生产企业同样也会面临退货、生产过剩、不合格产品、报废和损坏等现象,逆向物流正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认识不足、疏于管理。当前,西部地区在逆向物流发展上重点是要引导企业在提高认识、优化管理上做文章。

(1)企业管理者要提高对逆向物流的认识,将逆向物流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由于逆向物流的产生因素一般是由于退货而产生的,因此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逆向物流是负面的经营活动。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引导,使企业管理者认识到逆向物流对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企业形象的积极推动作用,使其树立正确的逆向物流理念。

(2)提高逆向物流的管理水平,创新逆向物流技术。相对正向物流来讲,逆向物流要经历零售商→批发商→配送中心→生产商和供应商几个节点的逐级回溯过程,具有一定的程序性和复杂性。因此,更需要加大管理和技术创新,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方法。特别是要加强逆向物流过程中的供应链各环节的衔接合作,使其相互协调、配合,提高供应链整合能力。

(3)加大对逆向物流的信息化改造。逆向物流对象以退货、不合格产品为主,这些物资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具有时间、地点和数量不确定性等特征,给逆向物流增加了不便。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分散化的物流对象进行信息搜集和归类,以便进行合理的逆向物流调控。

(4)探索逆向物流的社会化服务模式。西部地区鼓励逆向物流业的开展,并不等于鼓励每个企业都设置专门的逆向物流部门。一些中小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社会专业分工,通过业务转包和第三方物流的方式开展逆向物流,即把企业的逆向物流工作外包给第三方的专业物流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专业和规模优势,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3.回收物流

回收物流就是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废弃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有资料显示,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每年再生资源回收价值达2500亿美元左右,且以15%~20%的速度增长。世界钢产量的45%、铜的62%、铝的22%、铅的40%、锌的30%、纸制品的35%来自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63]因此,回收物流对于资源再生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西部地区发展废弃物物流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统一协调管理。废弃物物流涉及家庭和企业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统一协调和管理。地方政府应通过多种措施,协调废弃物排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加强废弃物物流管理,加大废弃物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废弃物物流高效运转奠定基础。

(2)建立有效的回收体系。布局合理、高效的回收体系可以有效减少人力、物力和运力的消耗。从空间来看,要根据地区废弃物产生的总量,合理地确定回收网点的布局和规模,适当增加流动回收,弥补回收网络覆盖不足的缺陷;回收方式应灵活多样,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定期回收和随时回收的方式,为加快废弃物流转提供便捷条件;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要设置专业的回收机构,确保在废弃物物流中不造成“二次污染”。

(3)加强对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当前,我国废弃物的分类存在明显的不足,突出表现为不同种类的废弃物混合处理,使原本能够重新资源化的废弃物和其他垃圾一起被焚烧、掩埋或销毁。因此,对于废弃物,要根据其不同性质进行分类,方便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一般来说,工业废弃物数量较大,种类相对单一,因此易于规模化分类。但居民的生活废弃物往往成分复杂,加之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因此需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分类回收容器,提示居民自觉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存放,减轻后期分拣的工作量,提高废弃物物流运行效率。此外,还要加强废物分类的标准化体系,增强分类的科学性和专业化。

(4)推动回收物流产业化发展。回收物流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只有依靠集约化模式,才能提高经营效率。西部地区要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专业的废弃物物流企业规模化和社会化发展,利用专业化和规模化优势,形成具有回收、分拣、处理、加工等多种能力的综合性物流企业,发挥对全社会废弃物流通、处理的组织和主导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废弃物物流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家庭独自处置废弃物的交易成本,提高整个社会废弃物物流的运行效率。

三、产业模式之二:西部原生态旅游业

所谓原生态一般是指没有受到人为干预和影响的原始生态。原生态旅游就是将原始生态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作为游览目标而开展的旅游活动,展示着自然与人文的多样性。原生态旅游景观以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无人工雕琢痕迹为主要特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原生态景观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已被人们普遍认同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原生态旅游在国内外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主要增长点。开展原生态旅游能够在有效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使原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一)西部地区发展原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劣势

我国西部地区原始的自然生态景观非常丰富,拥有草原、戈壁、高原、雪域、沙漠、丘陵、丛林等多种类型的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十分丰富,原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同时,西部地区也是历史文化遗产富集的地区,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旅游资源。西部地区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在发展过程中,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这些民族文化和民俗资源构成了独具特色、充满神秘感的原生态民族文化群落,使得西部地区形成了许多极品的绿色旅游路线(见表7-5)。因此,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原生态旅游热潮的不断兴起,西部地区原生态景观和民俗文化的自然美、神秘感使其产生了越来越强的吸引力,并在国内外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当前,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最具特色的原生态景观富集地区,在发展原生态旅游业方面具有天然的后发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将原生态旅游作为切入点,将西部地区定位为原生态旅游的重点区域,凭借大量原生态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使原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表 7-5西部地区极品旅游资源分布表[64]

尽管西部民族地区具有发展原生态旅游的良好资源条件,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生态脆弱性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西部地区的原生态旅游产业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1)从旅游资源条件来看,西部地区的原生态旅游资源比较分散,集聚度低,景观差异性较小。同时,西部地区生态的脆弱性也使得原生态旅游区域的承载能力较差,生态系统脆弱,需要重点加以保护。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在社会经济利益驱动下,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屡见不鲜,生态保护区内的物种不断减少,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威胁到西部地区原生态景观的保存和可持续发展。

(2)从地理环境条件来看,西部地区地理空间广大,离内地和东部发达地区距离较远,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西部地区的旅游客源主要来自内地,距离客源地较远,因此,如果交通硬件设施落后,会影响到客源量。同时,部分景点道路设施不完备,一些原生态自然景区的可进入性不强,也影响到旅游的舒适性。

(3)从经济基础条件来看,由于受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制约,西部地区旅游的卫生、住宿、餐饮等条件较差。旅游开发投资不足,财政投入能力弱,基础设施滞后,配套设备不完善,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较差。而且,居民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意识较弱,观念保守,缺乏开放意识。

(4)从人文社会条件来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文明的冲击,西部地区的一些传统民俗文化也不断变迁,在各种不同文化习俗的交流融汇过程中,民俗文化特色正在逐渐淡化和消融。因此,西部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亟待加以保护和抢救。

(5)从现有旅游资源管理来看,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西部地区的旅游管理缺乏系统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现代旅游的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营销和宣传手段落后。

(二)西部地区促进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

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生态价值优先”的原理,西部地区原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发展原生态旅游业,既是保护原生态文化和景观的需要,也是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两者共同统一在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框架中。西部地区发展原生态旅游业,既具有明显的优势,也存在潜在的劣势;既蕴涵着有利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未来发展中,要确立属地居民开发、共享旅游资源的主体地位,着力解除制约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和矛盾,努力在发展旅游业与维护生态环境之间找到契合点,实现“双赢”的目标。

1.要使原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生态环境的维护状况与生态旅游经济效益成正比,即生态环境维护得越好,生态旅游经济就越发展,旅游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亦然。这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图7-10。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2005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发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质污染,61%存在建筑设施与景观环境不协调或不完全协调的现象。[65]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恶化,自然景观遭到破坏,当地旅游经济也随之下滑。西部民族地区作为尚未大规模开展原生态旅游的地区,要吸取前车之鉴的深刻教训,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图7-10 生态维护状况与旅游效益增长关系示意图

(1)要加强对当地旅游从业者、居民以及游客的生态环境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决不能以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作为换取当地经济发展的代价。一方面,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特别是旅游从业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属地居民要发挥开发、共享旅游资源的主导作用,引导从业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生态价值观,增强环境保护的自律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旅游者的环保意识教育,通过宣传手册以及导游解说等方式,加强对原生态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引导,真正做到“寓教于游”,使旅游者主动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来,并成为生态循环经济的自觉倡导者和践行者,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保护活动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2)要将保护原生态资源和环境作为开发的前提。原生态景区的建设,要在充分考虑当地原生态景观的容纳和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严格禁止开山修路和景区建房等活动,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旅游服务过程中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原生态景区的环境整治和保护工作,减少废水与生活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排放,集中进行污染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宾馆、餐饮等服务设施的建设要服从生态环境的需要,尽量减少人工设施的痕迹,最大限度地保护原生态景观。

(3)要制定有效的保护规划。在发展规划中,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坚决反对“一哄而上”的无序开发。首先要对区域生态资源脆弱程度进行科学、系统、客观的调查,认真开展生态保护评价,邀请高水平的生态旅游规划研究团队,制定出高起点、高标准的区域生态旅游发展规划,重点对生态保护规划、土地使用规划、景区规划、水资源和能源利用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进行详细的制定。在规划中要坚持“保护性开发”和永续发展的原则,将保护原生态景观和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放在首位,然后才能考虑如何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使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66]

(4)要加强对原生态景区的生态环境监测,定期对承载能力和污染程度等进行评价,及时对可能出现的污染威胁作出预测,使原生态景区的承载量控制在临界容量以内。如果出现超出环境承载力或景区超负荷运转迹象,应立即采取控制旅游容量、暂停原生态旅游等方式,实行景区休眠,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待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放开,切实保证原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5)要坚持以质取胜的精品旅游模式。西部地区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随着游客的增多,不仅原生态的景观会受到潜在的威胁,而且传统民族文化也易受到外部的冲击。为减少游客过多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原生态旅游应有效地控制旅游密度,走出一条以质取胜的健康发展道路,即开展精品化、高质量的旅游项目,而不能单纯依靠游客数量的增加换取经济效益。

2.要加强业务指导与政策支持

一是要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和艺术,挖掘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形式,建立民族文化博物馆。二是要加强业务指导,特别是要加强乡村原生态旅游业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行业法规,严把市场准入关口,旅游、卫生、环保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维护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民族歌舞、民俗表演活动等场所的演出秩序,保持市场稳定。三是要指导区域旅游商品的设计和开发,提高旅游商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四是要制定鼓励政策,鼓励在原生态旅游区使用绿色交通工具,如太阳能、电能驱动的交通工具等,减少汽车尾气对旅游区环境的危害。五是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作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保障,杜绝旅游发展中的违规现象。

3.要加强经营者素质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原生态旅游的主体和经营者是当地的居民,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努力提高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首先,要提高经营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掌握必要的生态环境基础知识,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生态循环原则,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使经营者熟练掌握绿色生产技术,减少能源消耗与废物排放,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后,要加强经营者的诚信意识、经营意识、服务意识,努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旅游经营水平,通过邀请旅游院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异地交流学习等方式,提高经营者综合素质以及参与和管理生态旅游业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管理和研究人才,加强原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原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4.要加强营销宣传,拓宽旅游市场

要通过多种方式,构建独特的营销策略,向国内外宣传西部地区优美的原生态风光和浓郁的民族文化,重点利用西部地区文化的差异性,突出原生态旅游产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要依托西部地区传统节日文化等方式,举办“原生态文化节”、民俗文化村、风情文化周等活动,吸引中外游客。要加强原生态旅游产品设计,通过对原生态概念和内涵的宣传,赢得社会的认同和赞誉,提升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品位。

(三)西部地区原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1.原生态民俗家居旅游模式

西部民族地区可以以家庭为单位,鼓励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农户,利用现有的家庭设施和民俗氛围为旅游者提供特色服务。这种小规模、分散化的家居模式的优势在于灵活分散,投入较小。劣势在于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管理难度大。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家居旅游协会的方式,加强对分散经营者的指导、协调,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管理和业务水平,由点带面,共同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促进原生态民俗家居旅游健康发展。

2.村民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社模式

可以在传统民族文化和原生态景观保护比较完好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由当地村民以自筹资金或相关设施进行入股,成立原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联合开发当地的原生态旅游资源。专业合作社通过采取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方式,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原生态旅游项目,建立集体经营约束制度,对合作社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实行价格透明、服务标准规范,逐步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原生态旅游产业链,并带动和促进原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3.跨地协作的原生态旅游专线模式

西部地区地域广大,原生态景观和民族聚居区较为分散,因此可以通过旅游协会等机构协调不同区域的原生态景区及交通等相关部门,共同加强合作,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跨区域生态旅游路线,增强不同原生态景区的通达性,为旅游者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4.旅游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大型旅游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资金雄厚,管理水平较高,具有较丰富的旅游项目管理经验。西部地区可以发挥旅游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与有实力、有规模的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共同规划、设计、开发本地的原生态旅游项目,实现高起点、高标准地发展原生态旅游业,推动原生态旅游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5.区域品牌带动模式

要通过政府的统一协调和组织,树立本地区的原生态旅游品牌,带动本地区域原生态旅游发展。一是要将本地旅游企、事业单位的资源进行重组、整合,通过组建大型旅游集团公司的模式,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媒体、多层次的宣传手段,对本地区原生态旅游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包装和宣传,塑造具有西部地区特点的著名生态旅游品牌。三是要加强与本地旅游机构和景区的合作,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区域品牌合力。四是要采取由近及远、由国内到国外的方式,积极稳妥地进行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开拓。五是要整合本地的原生态旅游资源,统一管理,由地方政府自筹资金或设立旅游建设基金等方式,加大营销投入和宣传推介,提高精品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四、产业模式之三:西部绿色生活服务业

(一)绿色生活服务业的内涵与特色

绿色生活服务业包括宾馆、餐饮、娱乐和休闲服务等业态,它是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在宾馆、餐饮和娱乐、休闲业中,宣传绿色、健康、环保观念,鼓励开展循环管理和绿色食品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宾馆餐饮业发展所带来的污染,还可以通过降低投入和资源节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西部地区发展绿色宾馆餐饮和娱乐业的目标,就是要将环保与经营有效结合起来,将生态建设纳入服务业市场体系,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绿色生活服务业。

绿色生活服务业比传统服务业具有明显的发展活力和经营优势。一是符合生态环保的时代特征。以宾馆、餐饮、娱乐、休闲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绿色生活服务业,按照生态循环经济关于“生产过程生态化”的运行原则,在经营场所上依山傍水、贴近自然,在消费产品上就地取材、鲜活生猛,在服务项目上入乡随俗、风土人情,全方位提供符合现代消费潮流的绿色产品和服务,完全适应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现代消费心理和生活需求,具有极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二是降低资源消耗成本。绿色生活服务业一般在基础设施、服务装备的建设上不会贪大求洋,耗用资源材料少,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加上商家通过一系列服务优化措施,可以有效地节能降耗、降低运营成本,在引导绿色消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可以使商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三是扩大农村劳力就业。绿色生活服务企业大多坐落在城郊乡野,服务员选用条件也特别强调熟悉地方民俗风情,要求土生土长、原汁原味;同时,在消费产品上讲究即时在地里摘、河里捞,新鲜现炒,农家口味。这就为农村剩余劳力直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农民提供了蔬菜果品、家禽水产的销售市场,使农民能获取稳定可靠的经济收入,有力地支持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绿色生活服务业在充满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西部地区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绿色生活服务业发展建设的重点环节

1.服务设施建设环节

宾馆、餐饮和娱乐业的工程建设是开展生态循环经营模式的基础,合理的规划与建设可以在充分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通过绿色工程建设和改造,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产生。一是在建筑设计环节,要贯彻生态循环理念,将环境因素和污染预防措施纳入规划中,对建筑主体设计、功能布局等方面详细规划,努力建设节能型绿色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施工、装修等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尽量多地使用节能设施、生态环保材料和可再生原材料。要通过灵活多样的设计,充分利用自然调节温度和通气性,比如,通过建筑物灵活的窗户和通风孔设计,可以加强空气流通,并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利用公共区域窗户的透光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减少电能使用。同时,西部地区建筑物的设计应该与当地文化特色和传统相协调,不能简单地模仿现代都市的高层建筑模式。在建筑物的周围还应加强绿化工作,改善周围的空气环境。二是在能源供应建设环节,要充分考虑到宾馆、餐饮和娱乐业能源耗费巨大的实际情况,积极利用新技术和设备,对供电、供水、供气等设备开展绿色能源应用和节能改造,充分利用天然绿色能源,减少水、电、气、暖等能源的耗费,为节能减排打好基础。比如,通过建设冷凝水回收再利用工程,将当作废水排放掉的蒸汽转化成热气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利用地下水循环和地热资源调节室内温度;西北地区日照和风力充足,可以通过大面积安装太阳能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为建筑物供热供电;推广使用新型生物质能源,循环利用秸秆等废弃物;利用红外线、声控和延时关闭等智能控制技术改造公共区照明控制系统等。三是在装饰材料使用上,要遵循“绿色健康”原则,把自然生态和节能技术相结合。比如,选择无毒、无污染的装饰材料和涂料;使用节能、保温效果好的环保材料改造门窗,根据房屋走向,选择兼具隔热、保暖、隔音效果的新型涂层材料门窗和玻璃;墙体选用保温、质轻、隔热性能好的材料,采用新型板材作为隔热层的屋顶结构,提高屋顶材料的保温、隔热节能效果;结合建筑物特点,采用环保隔音降噪材料等。

2.食物采购环节

采购环节是宾馆、餐饮和娱乐、休闲业实现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的源头。因此,在采购环节中,要综合考虑生态循环和环境保护因素,加强进货管理,选择具有环保资质的供应商和符合环境质量标准的产品。在食品选购方面,要严把进料关,加强对肉、菜、果等原料的进货管理,要以绿色健康食品作为首选,选择可回收利用或能降解的包装,以及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商品。在电气设备选购方面,要选择环保节能产品,如推广使用变频式中央空调,根据需要调节温度,有效地节约用电;使用和换装节能灯具和淋浴设备以节约水电消耗;选购包装可回收、报废后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办公用品等。

3.经营管理环节

在经营管理中,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制订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一是要努力营造绿色经营管理氛围。绿色经营管理的实现离不开全体员工的配合与协作,要努力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和节能意识,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要进行环保和清洁生产实践方面的教育培训。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绿色经营管理,将绿色生产绩效与个人奖励相挂钩。在消费者中间宣传和倡导绿色消费,可以采取向顾客发放“环保消费卡”的方法,争取广大顾客的参与和支持。二是节约能源和物资耗费。加强对能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使用,要对空调温度进行设定、使用声控照明等,建立耗能设备分类计量仪表,准确掌握能源耗费情况。实行能耗监测、统计和分析工作,推广能耗考核和奖惩制度。在不降低服务和设施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各种物资的消耗,努力做到减量、多次和替代使用。在企业内部推广绿色办公系统,鼓励用再生纸。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和各类棉织品洗涤次数,减少化学洗涤剂和用水量,提倡使用不含磷的洗涤、洗浴用品。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和餐具,大量采用可降解的一次性用品。三是加强对酒店清洁生产的组织领导,制定详细的节能、防污、减排计划,增加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提高技术含量。制定岗位责任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开展生产和服务。加强对工程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减少“跑、冒、滴、漏”等现象的发生,对能耗大的设备以及事故多发的设施要重点检查、及时更新。

4.绿色消费环节

消费环节是消费者直接和绿色服务接触的环节,也是引导消费者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重要环节。西部地区宾馆、餐饮和娱乐业具有绿色消费的良好条件,要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加强同消费者的交流,使消费者更加关注服务产品对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引导消费者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来。通过消费选择的权力和消费行为,将消费需求反作用于生产,促使服务商从生产环节就利用生态循环经济的方式,实现环境保护。比如,当绿色和有机食品有益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后,消费者在餐饮消费中就会主动要求服务商提供相关的绿色食品,在这种消费需求的引导下,服务商就会积极主动地改进服务,提供绿色餐饮服务,同时带动上游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链条的生态化建设。此外,宾馆、餐饮和娱乐业要通过多种措施,倡导绿色消费。比如,设立绿色客房、绿色餐厅等方式吸引顾客,为消费者提供有西部地区民族特色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餐饮业中要根据消费者意愿提供一次性用具等,不使用不可降解的泡沫塑料餐盒;提倡餐饮适量消费,通过向顾客进行食品消费节约宣传,鼓励消费者打包服务;严格遵守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的规定,坚决杜绝烹饪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等。

5.废物排放环节

宾馆、餐饮和娱乐业是废弃物排放大户,在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的同时,更要将从源头进行节能减排作为工作的重点环节。要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和服务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一是要降低废弃物排放。对饮食服务业产生的残渣、废水排放要严格控制,避免直接进入城市地下排污管网或周围水域,如需排放,要经过处理后达到城市排污管网进水标准。推动废弃物集中回收社会化和分类处理,促进废弃物循环利用,有效收集和使用有机垃圾生产的生物质能源。二是减少油烟排放。要对餐饮业产生的油烟排放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通过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使油烟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鼓励使用煤气、天然气、液化气或其他清洁能源。三是减少噪声排放。娱乐等服务业单位要按照国家标准要求,严格控制噪声污染,使噪音排放符合GB 3096标准,防止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6.监管规划环节

要合理规划宾馆、餐饮娱乐业的布局,加强行业指导,推进环保化经营准入机制,促进服务业企业生态化建设。一是要建立准入制度。要制定规范的行业准入标准,加强对服务业污染治理的监管,对于污染防治设施不到位的企业,严格限制其进入服务业领域。开展全面排污申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餐饮企业,必须限期治理。二是认证制度。积极推动绿色宾馆、餐饮和娱乐业认证和评建工作,采取典型推动、循序渐进的方法,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促进宾馆、餐饮和娱乐业调整经营理念、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努力实施绿色管理、提供绿色服务、引导绿色消费。三是激励和约束机制。要制定一系列促进绿色消费的优惠政策,鼓励宾馆、餐饮和娱乐业的企业开发、生产、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提高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

第四节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的发展路径

一、西部民族村寨城镇化对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区,民族村寨之间交错杂居,居住历史悠久,传统习俗特征鲜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由于西部村寨所处地域分散,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结构相对稳定,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冲击较小。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传统的单家独户建房散居方式占地较多,毁损生态,维护成本高,同时,还存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技术交流不通畅等问题,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使坐落在绿水青山之间的民族村寨一直难以摆脱“美丽的贫困”状态。

(一)西部地区农村村寨的分布特点及其负面影响

西部地区农村村寨的分布,除了表现出少数民族地区各不相同的民族特征外,普遍具有布局分散、依山而建和地处偏僻的特点。

(1)从村寨集聚程度来看,分布较为分散,人口居住不集中,呈现出布局分散的特点。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农村人口和村寨空间分布较为分散,人口密度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有统计数据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人口的地域分布相对趋向于分散。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口地域分布的分散化程度进一步加剧。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一方面,受西部地区人口迁移和流动“推拉力”的影响,地区内的人口流动也空前活跃;另一方面,人们居住地所受到的经济预算约束愈来愈弱,加之西部地区面积广阔,人口的分布也就日趋分散。[67]

(2)从村寨的自然地理特征来看,多处于山区丘陵地带,呈现出依山而建的特征。西部民族地区多处于我国西南、西北边疆地区,同时,很多民族村寨多位于西北各省、区的边缘地带。这些区域以山地、高原、荒漠、草场为主,区域的地质、地貌分布不平衡,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多处于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带。很多民族村寨就居住在山区、丘陵地区,部分村寨还处于高寒地区。这些地区土地可垦殖率较低,干旱缺水,风沙严重,农业基础条件差,造成西部民族村寨有效生存空间狭小而分散。

(3)从村寨的经济地理条件来看,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呈现出地处偏僻的特点。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区划中处于边缘位置,远离经济发达的内陆地区和东部地区,距离主要经济中心和交通干线较远,加之西部地区内部的经济发达城市较少,因此经济发达城市对西部民族村寨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小。

西部地区民族村寨的分布特点,不仅制约了当地居民对外的联系和交往,而且还对经济、环境和生态等多方面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直接妨碍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与修复。西部民族村寨分布及人口活动是产生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由于西部民族村寨一般选择自然生态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但由于耕地等农业资源贫瘠,土地生产效率较低,当地居民在生存压力下,为了维持村寨自身生产和生活系统运转,主要依靠向大自然索取生存的必需品。比如,在西部的一些贫困村寨,通过垦荒、滥伐森林,以扩大耕地面积,实现广种薄收、维持生计的目的,攫取自然资源是这些村寨居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居民为了获得烧饭和取暖用的燃料,破坏村寨附近的植被并作为薪柴,结果造成天然林减少,在一些已经趋于荒漠化的地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植被的破坏直接加剧了沙漠化的扩大。一些村寨居住区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的现象依然存在,引起资源破坏、环境退化,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而无力自拔。有资料显示,长期以来人类活动的不断强化直接导致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干旱和沙漠化,给该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自然因素占70%,人类活动因素占30%,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因素将不断加强。[68]

村寨分布的分散,使人口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尽管独立的村寨经济生活系统短时期内对环境的破坏有限,但由于村寨数量较多,分散的特点又使环境破坏的集合效应凸显出来,扩大了污染范围,造成难以治理,并容易引发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破坏。随着非再生性资源的减少,资源对村寨生产、生活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和西部民族村寨居住区建设现状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2)交通不便,信息、资源、资本流动缓慢不畅通。民族村寨分散化的居住方式,使村寨之间、村寨和城镇之间的距离较远。在长期相对闭塞状态下,社会组织和社会网络结构功能低下。同时,交通基础设施的落后增加了村寨对外联系的难度,民族地区的人口与外界交往的机会少,给居民的生产、生活、交通、子女上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分散的村寨也难以聚集更多的外部资源,阻碍了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流动和聚集,村寨间的协同和合作能力差,本地的资源优势也难以发挥出来。同时,村寨的分散性和封闭性也导致当地村民保守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长期固守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缺乏现代生产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经济组织形式突出表现为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小农经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低。

(3)交易成本较高,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特征与地理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村寨的分散化直接成为经济不发达的重要原因。由于村寨间彼此联系不多,各类资源要素难以实现集约利用,基础设施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的效率较低。比如,由于西北部地区村寨的分散,地形复杂,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造费用较高,增加了村寨对外交往和沟通的成本,交通通达性差,交易费用高;西北民族地区牧区的家庭分散化畜牧生产,也不利于畜产品的运输和深加工,难以达到规模经济效益;农村居住分散也使得村庄间的距离较大,提高了集体供水的成本,不利于水资源的集约化使用,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居住配套设施建设;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也难以有效发挥集聚效应,导致协作难度大,资源利用效率低,要素收益率和投资回报率较低,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村寨建设缺乏必要规划,居住条件较差。西部村寨建设规划意识薄弱,规划的整体协调性差,村寨建设自发无序等诸多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住房建设分散、房屋乱搭乱建、空间结构混乱、土地浪费严重,不利于集中管理。房屋建设配套设施不完备,排水系统不齐全,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难以集中治理,恶化了居住环境。而且,村寨房屋的建筑材料往往就地取材,造成了环境破坏。比如,西北地区传统村寨住宅需要大量的黏土砖、木材和石灰等材料,烧制黏土砖破坏了土地资源,木材的大量使用对森林造成破坏,石灰烧制污染了乡村环境。村寨居住区缺乏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也直接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总之,西部民族地区村寨的分布及环境特征的初始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村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同时也是导致村寨周边生态环境脆弱、抗干扰能力差的重要原因,并成为区域性贫困的重要诱因。

(二)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内涵与特征

生态循环型城镇是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的原理规划、设计和建造的一种新型城镇,它具有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有效利用资源,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产业高效循环发展、景观环境适宜居住的特征。生态循环型城镇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和能量高效利用、社会和谐的居住形式,能够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是生产要素相互促进的生态化人居环境形态,是农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循环型城镇”是人类理想的人居环境场所,它以适宜人类居住、生存和发展为主体功能,更明确、更全面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本质,不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人与人也和睦相处,每个市民都得到充分的人文关怀,并有足够的个人发展机会。[69]

生态循环型城镇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对传统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根本性改革,调整与转变人类的活动方式,通过人口在地域空间上合理聚集,以及综合运用生态循环技术改造自然环境,有效减轻因村寨分散和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具体来说,生态循环型城镇应当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可持续发展性。是指生态循环型城镇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城镇发展建设的理念,即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妨碍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不断提高城镇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社会环境,营造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还要为后代人在发展和环境方面创造良好条件的要求,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2)社会和人居的和谐性。生态循环型城镇不仅要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还要注重人居和社会环境的整体改善,要通过营造充满民族文化气息的和谐空间,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使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协调统一,和谐发展。生态循环型城镇是以环境无害化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技术来维持城镇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城镇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生态循环型城镇要改变传统城镇的高能耗、高污染状态,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生态循环型城镇要建立以物质、能源循环利用为主的高效组织形式,通过资源的有效开发、重复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从根本上遏制乱砍滥伐、垦荒种地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实现生态系统内部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循环型城镇要改变现代城市高耗能、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的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

(4)经济生产的高效率。从宏观上看,在生态循环型城镇发展中,可以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非农产业,引导农村人口从土地上分离出来,流向生态循环型城镇中的第二、三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从而促进经济生产效率的提高。从微观上看,生态循环型城镇可以立足自身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协作,促进信息交换和流通,减少交易成本,进而提高经济生产的效率。

因此,生态循环型城镇是西部地区未来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建设生态循环型城镇,不仅是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镇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护脆弱生态环境,实现西部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民族村寨城镇化聚集效应对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意义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是以草甸草原、荒漠、石质山地等为主,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口密度的增大,原有村寨的聚居地已无法承载过量的人口。

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引发的资源需求,西部民族地区居民生存空间不断拓展,居住范围不断扩大,对资源需求也不断加大。乱垦、滥伐、过牧等对环境进行破坏性索取的现象大量存在,同时伴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和森林草场的缩减。有资料显示,我国西部耕地总面积的扩大,主要来自“对林地和草地的破坏”。而且,伴随着村寨居住分散化,单位面积上人口超载现象也同时存在。联合国专家提出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承载量不超过20人和7人,而西北属于这两种类型的地区的实际人口都严重超载,如甘肃58人、陕西169人、宁夏103人、新疆10人。如果扣除沙漠化面积后,则人口超载情况更严重。[70]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压力下,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土地不堪重负,生态环境严重超载,直接导致农村贫困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现象难以改变。

因此,分散的村寨人口居住方式和人口活动范围的扩大,是引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对本已脆弱的西部生态系统造成更大的压力,甚至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从这一现实状况出发,对于西部生态脆弱地区来说,要减轻生态环境破坏的压力,就要从村寨和人口的分布特点以及人与环境关系协调的角度出发,将减轻分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作为生态恢复和建设的关键环节,即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调整人类活动方式,合理配置人口分布,实现人口居住集中,减少生态消费是解决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出路之一。

发展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可以把散居在生态脆弱区的人口转移到城镇来,成为调整人口分布,实现人口适度集中,减少对生态环境干扰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前,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发展的潜力较大。同时,也应注意到,人口集聚与城镇化进程,也往往伴随着突出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过程中,随着城镇工业的发展,同样会对城镇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和破坏,仅仅依靠城镇化并不能根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为了解决城镇化的负面因素,就需要将生态循环经济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贯穿于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将城镇建设和生态循环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设生态循环型城镇的方式,引导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减轻农业人口对耕地的依赖性,以及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从而实现既提高人口空间上的集聚,减少分散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又有效地克服城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实现生态循环良性发展。

生态循环型城镇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发挥人口的集聚效应。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方式,将分散居住的人口聚集起来,从事非农生产,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从长远来看,实施人口集聚的成本要远远低于生态治理成本,因此,建设生态循环型城镇,发挥人口的集聚效应,是西部地区推进非农化进程,促进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2)通过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减轻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压力。科学地调整西部地区居民的活动范围和生产方式,实行人口的适当集中,可以使分散村寨的居民离开生态脆弱的地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利用清洁能源、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有助于西部地区的生态重建,增强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

(3)通过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建设,可以降低生产和生活的交易成本。对分散的村寨进行公路、电信、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投入是较大的,而且造成使用效率不高。如果将分散的村寨人口集中到生态循环型城镇中来,就可以集约建设和使用各种公共基础设施,从而提高设施使用率,相对降低成本。

(4)通过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建设,有效地推动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生态循环型城镇是建立在生态循环经济基础之上的,在设计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到生态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型城镇,可以促进资源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提升城镇经济的运行效益。而且,还可以通过城镇化建设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部地区居民脱贫致富。

(四)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应注意的宏观层面问题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发展,是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的,其发展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一般进程。因此,要通过科学的宏观规划和政策引导,消除制度及政策障碍,根据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稳妥推进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建设。

1.科学编制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规划

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于传统自然集聚而形成的城镇,是一项规划性较强的长期战略任务。因此,在生态循环型城镇规划中,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系统考虑,加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确定城镇经济和生态功能区划。二是要在借鉴其他生态化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因素的潜在影响,科学规划选址,做好城镇整体设计与产业布局工作,使城镇系统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三是要控制人口密度,由于城镇的空间有限性,生态循环型城镇同样会面临人口密度过高、城镇向外延伸等问题,并带来诸多环境、社会和经济等问题。因此,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发展过程中,也要注意适度发展。四是要突出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和文化特色,在生态循环型城镇规划设计中,除了要实现城镇的生态循环经济目标外,还要将文化和民族特色融入城镇建设中,充分体现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特有的文化、形象、风格和特色,营造吸引力。

2.加大对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的投入,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

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外部性决定了其必须走政府引导、外力推动的发展道路,要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小城镇发展建设资金筹集和运用的良性循环。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在资源调节分配、公共投资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国家投资、地方积累等多种方式筹措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资金。对资金投入要进行统筹安排,加强资金的导向作用,在城镇的水、电、气、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侧重国家投入。另一方面,在发挥以政府投资为主渠道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多形式、多渠道的生态循环型城镇投融资机制。通过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城镇建设,以减轻财政投入的压力。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中的信贷支持作用,不断探索债券融资、BOT合作融资、产业投资基金等新型投融资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3.建立统一的协调和管理机制

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和发展是一个综合过程,涉及生产、生活、生态、社会、资源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改善管理方式,加强部门协调。一是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对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和发展负责,同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在统一的规划布局和政策制度下,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增强服务意识,及时协调解决建设和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二是要加强对生态循环型城镇发展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增强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是要加强生态循环型城镇指标体系建设。要重点对城镇人均公共绿地、空气和水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和集中处理率等重要指标进行科学设定。生态指标体系完成后,还要及时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及时发现、解决生态循环发展中的问题。

二、西部地区村寨城镇化的基本模式与功能配置

(一)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的基本模式

在西部地区建设生态循环型城镇,需要依靠政府积极鼓励引导,通过多种模式,实现人口的适度集中。

1.新建模式

就是指政府投资,选择适合地区,规划建设生态循环型城镇,引导分散村寨的居民从生态脆弱的山区、草原区和荒漠区等地区迁移出来,进入新建的生态循环型城镇中来,同时使人口退出区域变成生态保护区。此种方式投资较大,耗费时间较长。

2.改造模式

即对基础条件较好的现有城镇进行生态循环规划和改造,使其满足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建,引导生态脆弱地区的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实现产业集聚。

3.撤村并镇模式

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行政上对分散的村寨重新规划,撤销地理位置偏远、生态环境较差地区的村寨,并对邻近的乡镇进行重新整合和集中,在资源重组的基础上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建设新的生态循环型城镇,促进人口的流动和集中,发挥聚集效应。

4.生态移民模式

所谓生态移民,也称环境移民(Environmental Migration),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整体性人口迁移。[71]对这些生产生活条件较差,自然生态资源环境脆弱地区的居民,各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安排专项资金,整体将这些居民从不适宜居住的地方搬迁出来,并通过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的方式使这些居民实现相对集中定居。通过这种生态移民的方式,一方面使生态脆弱区成为“生态无人区”或自然保护区,通过自我修复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通过改变这些居民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步走向富裕,提高生活质量,并从根本上消除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源。

(二)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功能配置

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在西部地区开展生态循环型城镇的最主要目标,就是要通过生态循环型城镇,改变西部民族地区村寨分散的生活模式,对人类社会本身的生产、生活等行为方式和活动空间进行调整,将人类行为控制在环境允许范围之内,减轻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压力,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因此,减轻资源的利用强度和规模,增强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而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生态循环型城镇最重要功能之一。

2.人口吸纳功能

要实现生态服务功能,就需要将原来分散村寨居住的人口集聚到城镇中来,以减少分散人口对自然的过度依赖。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充分考虑到对周围村寨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人口吸纳功能,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到生态循环型城镇中来。

3.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功能

除了对外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外,生态循环型城镇采取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加快自身建设和发展也是其功能的应有之义。因此,在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中,要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节约投入,减少排放,高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吸引城乡要素向城镇适度集中,通过现代企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环保企业的集结等多种方式,发挥生态循环型城镇的集聚效应,加快城镇的经济发展,并对城镇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4.宜居环境和生活保障功能

以人为本是生态循环型城镇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为城镇居民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提供充分的生活保障,满足生存与发展需求也是生态循环型城镇的重要功能之一。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要将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善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作为重要的出发点,努力提供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美好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

三、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微观体系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在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进程中,要对城镇的要素系统进行合理规划,按照生态学、生态循环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学的要求,协调要素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绿化和景观、能源供应、生态循环保障、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城镇周边环境、文化和社会系统等。

1.城镇绿化和景观系统

提高绿地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建设良好的城镇绿化环境,不仅能起到美化城镇和休闲的作用,还能够实现降温、消除热岛效应、调节氧气与二氧化碳平衡,维持城镇生态平衡等功效。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型城镇的绿化要结合当地自然和气候条件进行,减少耗水量大的草坪种植,多栽种抗旱能力强、生态效益好的乔灌类植物,通过城镇的立体绿化,净化、美化城镇环境,为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要加强城镇景观设计,充分表现出民族特色建筑、园林的人文景观魅力,将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到城镇环境建设中,特别是要做好沿街、沿江的景观以及公园、广场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提高景观的共享性。

2.能源供应系统

能源是保障生态循环型城镇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基础,能源供给方式直接关系到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循环型城镇应减少使用煤炭、石油等易产生污染的传统不可再生能源,有效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西部地区在清洁能源生产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资料显示,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南部、内蒙古等地,太阳辐射强,年日照时数大于3000小时,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内蒙古和青藏高原是我国仅次于东南沿海及岛屿的又一个天然风能资源密集区,年均风速大于每秒3米的时间在6000小时以上,风能度在200W/m2左右;西藏的地热能源相当于162万吨标准煤,占全国已探明地热能源的43%,是我国地热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区域。[72]因此,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这些自然优势,大力开发这些天然资源,在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中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3.生态循环保障系统

城镇的人口聚集会打破原有生态系统的内部平衡,因此,要通过建设良好的生态循环保障系统促进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发展。要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的原则对城镇的产业结构及生产方式进行调整,大力发展投入少、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生态循环型产业,转变传统产业布局,积极推广清洁生产,走出一条环保、节能、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建设一套有效的“三废”处理系统的同时,要坚持环境污染预防优先的原则,将末端治理改为源头治理,利用较小的成本,发挥最大的效益。充分利用生态技术处理城镇社区的生产和生活废弃物,促进资源再开发和再利用。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无害化处理,通过污水分流、沼气处理等方式,减少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污管网,减轻城镇污水处理的压力。加强对垃圾的集中处理,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4.人力资源系统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离不开城镇人口的参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和发展的主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但由于经济基础、地理区位、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人口的综合素质仍有待提高。在生态循环型城镇发展中,要通过开展多方位宣传,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城镇人口的生态理念、价值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城镇居民行为模式转变,努力形成健康、文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通过加强教育及居民职业技术培训,促进观念更新,调动城镇居民参与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的积极性。

此外,西部地区人口增速较快,也给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并成为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为了改变“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还要加大对人口增长的控制,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人口密度和规模、提高居民素质,减轻其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5.基础设施系统

良好、完善、功能齐全的社会基础设施是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基础,这些设施主要包括生态住宅建设、道路交通建设、城镇管网建设,以及其他的城镇辅助设施。

住宅建筑设施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生态住宅区,综合考虑生态循环型城镇所处的生态环境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控制建筑物的密集度和规模。在建设中要将能源供应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通过在建筑物的屋顶安装太阳能、风能设备等,充分利用各类新型清洁能源。在设计建设中应广泛采用新型环保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建筑风格既要讲究实用,又要体现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做到协调、整洁、美观,充满民族风情和个性,避免城镇建设中出现的千篇一律“火柴盒”建筑,增强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性,为开展城镇生态旅游创造良好的环境。

交通设施建设要从长远角度来进行规划设计,要适应城镇人口和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需要。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城镇道路的网络布局,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增加区域公路网之间的连通程度,实现交通运输顺畅,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城镇管网建设要充分考虑基础设施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匹配性和协调性,将供水、供电、供热、排污等工程管线的铺设和道路、住宅以及居住区绿化、附属设施的修建结合起来,降低使用成本。重点要做好城镇水网的生态化建设,在保证供水系统正常运转的同时,也要兼顾水网的防洪功能建设。要保护好生活饮用水水源,保证水资源不受污染。

6.城镇周边环境支持系统

生态循环型城镇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系统,而是需要和周边区域产生密切联系,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生态循环型城镇与周围环境之间互惠共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构成统一的生态圈。因此,只有实现城镇和周边环境平衡协调发展,才能形成城乡有机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发展目标也才能真正实现。为此,要采取措施,加强城郊生态农业建设,积极维护城镇周边的山林、绿地、水源和野生生物,加快城镇周边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在生态循环型城镇外围建设起有效的森林网络,形成多层次、多样性的生物群落,发挥其调节城镇气候、清洁空气、涵养水源的功效。从而改善城镇周边环境,缓解城镇生活区的生态压力,为城镇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7.文化和社会系统

文化是生态循环型城镇的灵魂和动力。西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民族风情浓郁,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在发展生态循环型城镇过程中,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在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继承和保护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充分利用,使生态环境与精神文化生活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西部民族地区城镇文化产业,并成为带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加强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要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制定动态有效的生态城镇管理和调控系统,提高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全面发展。

四、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同步发展

城镇是区域经济的中心,是产业集聚的场所。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与城镇内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相得益彰的,各个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与其他产业的发展和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建设进行产品、资源、信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建设客观上需要建立在各类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实现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间的有机耦合,促进产业间相互合作,是生态循环产业链条建立的必然要求。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要寻找适合当地实际的产业支撑,充分利用特色产业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高起点、高标准地发展城镇产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山区农产品市场建设

西部地区加快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换,利用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发展西部地区的特色生态农业,可以为市场提供大量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农副产品。这些生态农业产品应以生态循环型城镇为依托,大力开展产品集散与市场营销,使生态循环型城镇成为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和销售地。生态循环型城镇充分利用西部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势,建设山区农产品市场,吸引农产品在城镇内销售,也有益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为此,生态循环型城镇应加强市场软、硬件建设,为生态农业产品开辟良好的市场环境。

首先,从农产品市场的硬件建设来看,一是要合理布局建设农产品集市与超市。生态循环型城镇要制定合理的网点建设规划,积极开展山地农产品集市、超市以及各类综合性市场建设,为城镇居民提供方便的农产品采购条件。对于特色农产品,可以集中设立专门的市场,也可以依托各类市场设置特色农产品营销店或专柜,专门销售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发挥生态循环型城镇农产品集市与超市的窗口作用,带动名优特产品基地建设。二是要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当前,西部地区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尚未改变,农产品销售困难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可以为西部地区大宗农产品提供集散地,加快农产品流通,缓解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西部地区的生态循环型城镇要根据当地农产品资源的品种和数量,在城镇内部开辟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批发市场体系和组织化建设,提高批发市场规模效率,促进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三是要加强农产品市场设施建设。要完善各类市场的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市场的检验检测系统建设,在市场内设置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加强各类市场的环保设施建设,建设污水和废弃物处理设施,对废弃物、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和合理利用。

其次,从农产品市场的软件建设来看,一是要建设绿色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要加强绿色农产品的认证审核工作,通过严格的农产品安全监测手段,严把农产品的市场进入关。二是要加强市场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改造,促进批发市场管理现代化。重点要建设西部地区农产品销售中急需的市场供求信息系统和网上交易系统,及时为农户提供各地农产品市场行情,为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提供依据。通过网上交易系统,改变传统面对面的交易方式,提高农产品交易效率,节约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加快流通。三是要以市场为依托树立品牌。农产品市场通过严把进入关,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与品质,可以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利于建立与采购商的合作伙伴关系,增加市场销售。

(二)绿色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东部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实践表明,乡镇工业是城镇污染产生的主要源头。一些工业企业随意排放废水、废气和废渣,极易造成各种污染物排放超过城镇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的消化处理能力。因此,在西部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建设中,要坚持将绿色工业园区布局与循环型城镇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符合生态循环经济发展规律的绿色生态工业园区,避免再现东部地区城镇工业化中的弊端,走出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之路。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中的绿色工业园区,不应该以资源开采加工、重工业和化工业为主,而是应该根据区域资源和民族特色,吸引农产品、民族工艺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入驻,形成加工企业集群,发展以特色农产品、畜牧产品和轻工产品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产业,促进农业与工业的清洁生产方式相互融合,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推进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型城镇布局和加快绿色工业园区建设中,必须切实注意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绿色工业园区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使绿色工业园区与生态循环型城镇浑然一体、相辅相成。二是入园企业要实行全新的生产方式,园区企业必须将传统粗放式的“单向型”、“线性型”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的“闭环型”、“生态型”发展模式。企业的生产过程要严格遵守生态循环经济运行的“四化原则”和循环经济的“3R原则”,努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三是园区建设要突出规模效应。绿色工业园区要尽可能多地吸引相关产业的企业入驻,形成彼此依存的产业链条,循环利用企业资源,进行集约化生产,获取协同效应和规模效益。四是要将绿色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与创造就业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绿色工业园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生态循环型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更好地获取人口集聚效应。五是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推进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通过改善管理方式实现园区的节能降耗、节约挖潜,提高经济与生态效益。六是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绿色工业园区的发展中,要通过园区主导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和升级,加快经济增长。

(三)城镇绿色环保产业建设

生态循环型城镇作为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发展模式,具有发展城镇绿色环保产业的先天优势。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型城镇可以从植物花卉产业、城镇绿化产业和休闲观光产业入手,在建设生态循环型城镇的工程中大力推动本地区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

1.植物花卉产业

生态循环型城镇通过发展植物花卉产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绿化、美化城镇环境,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也为城镇居民休闲和外地游客观光提供了场所。生态循环型城镇要依托本地植物生态特色,通过建立植物花卉基地的方式,形成集植物花卉种植、科研生产、市场交易为一体的绿色环保产业链条,发展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植物花卉产业化模式。要加大植物花卉的繁育和生产,扩大种植规模,调整种植结构,加强特色苗木和花卉新品种的培育,在推广西部地区特色花卉的同时,积极引进中高档花卉品种。植物花卉基地还要加强植物科技成果的研发,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植物花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还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植物花卉营销队伍,建立多层次的植物花卉流通销售体系。积极促进植物花卉产业由传统“小而散”的格局向专业化、规模化转变,依靠集约经营和质量提升,促进植物花卉产业在竞争中做大做强。

2.城镇绿化产业

城镇绿化是生态循环型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设施。生态循环型城镇要积极开展城镇绿化,促进城镇绿化产业化发展。一是要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要按照构建生态城镇、树荫街道、绿色社区的要求,提高城镇绿化面积总量和质量,合理布局公共绿地,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同时,要加强城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确保绿化覆盖率保持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二是要提高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城镇绿化在以本地植物为主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城镇绿地植物多样性建设,要加快植物新品种的开发、育种,积极引进其他地区的优良植物品种,使城镇树种协调配置、品种合理搭配,提高城镇绿化的水平。三是要提高城镇绿化设计水准。在绿化设计中,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充分体现西部民族地区城镇特色和风格,突出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形成类型多样、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的公共绿化体系,提高城镇绿化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为城镇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绿化休闲空间。四是要提高城镇绿化工程质量。要重点加强公共绿地、街道周边、单位和住宅区的环境绿化建设,要加大投入对现有公园设施进行改造,建设一批精品绿化公园,提高公园的景观质量;要对主干街道进行绿化综合整治,提高街道沿线的绿化水平;要通过开展“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的评建活动,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促进城镇整体绿化水平的提高。

3.城镇休闲产业

以旅游业、娱乐业等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休闲产业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作为一种新兴产业,也应当成为推动生态循环型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西部地区在生态循环型城镇发展中,要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城镇休闲产业,促进生态循环型城镇的经济发展。发展城镇休闲产业,一是要加强政府引导,统筹规划本地休闲产业发展格局。要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认真进行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休闲产业发展战略。加强休闲产业设施建设,通过多种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民间资本以及外资参与城镇休闲产业的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要开发本地特色的休闲产品。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型城镇要立足本地区域优势和资源特色,开发多样化、精致化的休闲项目,满足人们不同的休闲需求。在一些拥有民族特色或历史文物的西部城镇中,可以充分发挥人文优势,将城镇休闲规划与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开发一些具有西部民族特色的人文休闲项目。三是要提高城镇休闲产业的服务水平。一方面,要加强交通、娱乐、文化、生态环境、景观等城镇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休闲设施的数量与规模;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改善城镇休闲环境,营造良好的休闲文化氛围,培育城镇休闲品牌,提高竞争能力,不断推动城镇休闲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功能升级。

【注释】

[1]张录强.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整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9

[2]任正晓.农业与粮食热点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46~147

[3]任正晓.农业与粮食热点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47

[4]广义循环经济研究课题组.广义循环经济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3

[5]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西部地区水利发展规划纲要.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6]刘思华.当代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23~27

[7]范仰山.高效立体种养技术.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1999:9

[8]聂振邦.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7~18

[9]杨瑞文,赵士熙.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7

[10]吴波.生物措施是防治荒漠化的根本措施.科技日报,2004-06-16

[11]中国草地资源.牧草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http://www.Grassland.net.cn

[12]师守祥,张贺全等.民族区域非传统的现代化之路.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56~157

[13]宋晓春.关于生态畜牧业技术开发的实践模式之刍议.中国畜牧杂志,1994,30(2)

[14]师守祥,张贺全等.民族区域非传统的现代化之路.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55~156

[15]青海绿宝实业集团:“绿”染山川高原献“宝”.光明日报,2001-01-12(4)

[16]任正晓.农业与粮食热点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2

[17]任正晓.农业循环经济概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88~89

[18]宋亚洲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北京农业信息网,www.agri.ac.cn,2006-06-14

[19]赵辉.小沼气大文章.中国绿色时报,2003-11-06(10)

[20]陶红歌,李学波,赵廷林.沼肥与生态农业.可再生能源,2003(2):38

[21]王彩萍.种养加一体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技术示范报告.青海农技推广,1997(4):29

[22]王彩萍.种养加一体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技术示范报告.青海农技推广,1997(4):30

[23]刘天军.生态修复对西部经济的影响.农业经济问题,2005(8):51

[24]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中央政府网

[25]郅振璞.青海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人民日报,2005-09-21(1)

[26]游庆龙等.三江源地区1961~2005年气温极端事件变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2)

[27]胡玉婷.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危机与保护建设战略探索.青海科技,2006,13(1)

[28]王中宇.三江源与文明的嬗变.科学时报,2009(2)

[29]张世丰等.三江源地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初探.中国水利,2005(19)

[30]三江源生态考察专家顾问组.三江源生态考察报告(第80号).长江黄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06-08-04

[31]汪延明.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保护策略.商业时代,2006(22)

[32]张继福.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草业与畜牧,2008(1)

[33]刘纪远等.近30年来青海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特征.地理学报,2008,63(4)

[34]席小平,陈胜利,翟振武.挑战与希望——中国13亿人口日宣传提纲.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

[35]胡友军.草地退化严重的三江源7000万亩“黑土滩”有望变绿.青海日报,2008-07-08

[36]汪延明.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保护策略.商业时代,2006(22)

[37]中国林科院等.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分析及其价值评估.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3)

[38]汪延明.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保护策略.商业时代,2006(22)

[39]赵克俭等.青海草原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3)

[40]索端智.青海省牧业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研究.民族论坛,2008(1)

[41]王西玉等.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要有新思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调查报告(1),2004

[42]依据《青海统计年鉴》(2008)和有关全国统计数据计算。

[43]根据《青海统计年鉴》(2006~2008)有关数据资料分析计算。

[44]谷新辉.比较优势战略与“恭城模式”.安徽农业科学,2006(2)

[45]肖超.恭城模式创建的回顾与推广的战略意义.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08-07-18

[4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47]白云峰.清洁生产原则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应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

[48]孙秀艳.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将展开.人民日报,2007-05-21(2)

[49]安达,杨金田,曹东等.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包钢生态工业园区.环境科学研究,2005,18(3)

[50]汪志球.贵阳立法建设生态城市.人民日报,2005-08-10(15)

[51]梁洪.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广西蔗糖,2001(3)

[52]国家六部委.国家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2007年3月

[53]黄少鹏,王珍.循环经济与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07(4)

[5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发展改革委网站,2007-01-22

[55]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5).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网站

[56]田凤元,王晓波.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正式公布.北方新报,2006-03-28

[57]榆林市2007年统计年鉴、鄂尔多斯市2007年统计年鉴及有关资料。

[58]有关数据摘引自神东矿区、鄂尔多斯市和榆林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及相关统计资料。

[59]有关数据摘引自榆林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及相关统计资料。

[60]坑口发电,即富煤地区在煤矿矿区内或紧靠煤矿的地方建设火力发电厂,就地利用煤炭和煤矸石发电,变外运煤炭为输出电力,既为社会节约了大量的运力,也为发电企业节省了煤炭运输成本。煤矸石是煤炭生产中的排出物,热值较高的煤矸石是坑口发电的理想燃料。

[61]徐竟成,范海青.论传统服务业的生态化建设.四川环境,2006,25(2)

[62]李丽,杨健新,王琪.我国包装废物回收利用现状及典型包装物的生命周期分析.环境科学研究(增刊),2005,18

[63]冯良.用循环经济的理念设计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通讯,2003(2)

[64]2007年中国旅游业研究咨询报告.中华商务网,http://www.chinaccm.com,2007-10-12

[65]宋东宁,佟敏.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浅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66]陈理.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76~77

[67]王桂新,王红霞.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人口分布与城市化的新动向.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9(4)

[68]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56

[69]任正晓.农业循环经济概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54

[70]尚裕良.人口适度集中是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一条出路.西北人口,2003(1)

[71]桑敏兰.宁夏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发展研究.西北人口,2005(1)

[72]巴特尔.试论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