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循环经济特征

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循环经济特征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章中国西部地区的区域特征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土地面积681.4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1%,其中,耕地面积4957.34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8.1%。西部地区有六个省区地处边疆,具有重要的战略和政治地位。我国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自然、经济、政治和民族方面的区域特征。

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循环经济特征

第五章 中国西部地区的区域特征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土地面积681.4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1%,其中,耕地面积4957.34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8.1%。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广而且相对稀少,人口总量3.6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7.5%。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7654万人,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9%。同时,西部地区又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9527.14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1503元,约占全国人均GDP的71.5%(具体见表5-1)。[1]

表5-1 西部12省区市2006年自然资源、人口及经济状况

续表

注:合计栏中括号内的百分比数值是指12省区市该项指标占全国总数的比重。
数据来源: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和《重庆市统计年鉴》(2000)计算整理。

西部地区自然生态条件复杂,气候多样,光热资源丰富,西北地区日照时间较长,全年日照时数2500~3400小时,生物种类繁多,拥有各种类型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森林面积9863.78万公顷,约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56.4%。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总量丰富,是多种能源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西部地区水资源量13214.7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52.2%。[2]西部地区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西部地区有六个省区地处边疆,具有重要的战略和政治地位。同时,由于多年来沿袭资源开发导向型战略,西部地区资源过度损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自然、经济、政治和民族方面的区域特征。

第一节 西部地区的自然特征

一、江河源头

西部地区拥有我国大部分的冰川,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两大水系的中上游都在西部境内。此外,发源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以及发源于云贵高原的珠江也是西部地区的重要河流(见图5-1)。由于西部地区地貌复杂,地势落差较大,西部地区水能资源蕴藏丰富,水电开发潜力较大。黄河上游、红水河及大渡河、雅砻江、乌江、金沙江等支流是水能资源利用潜力较大的河流。同时,作为众多水系的源头,西部地区的水系生态系统不仅对本地区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黄河、长江等水系中下游区域的水质状况和生态环境。因此,西部地区作为影响我国生态平衡的重要江河源头,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关键区域。

图5-1 全国从西部地区发源的主要江河示意图[3]

二、生态屏障

地理上看,西部地区大多位于高山、高原、山地、丘陵地带。其中,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等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地貌丰富,具有多样化的土地资源类型。

从气候上看,新疆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等地区大部分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光照充足;黄土高原地区热量条件好,但干旱少雨;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属高原气候;云贵高原多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从生态上看,我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属于草原生态区,而西南以森林生态区为主。新疆、青海、甘肃、西藏、四川川西北牧区五大天然草场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地区。内蒙古草场作为全国第一大草场,拥有天然草场13亿亩;新疆天然草原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4,有效利用面积达到7.6亿亩以上;青藏高原植被类型以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原为主,西藏拥有草场8亿亩,青海冬春草场面积和夏秋草场面积分别占草场总面积的49.92%和50.08%,甘肃的草原类型也比较丰富。[4]因此,西北地区草原和植被的维护和涵养,直接关系到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气候状况和水资源的保护。

从上述错综复杂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和植被特征可以看出,传统农业在西部地区不具有比较优势,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功能价值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其区位作用更多地表现为我国植被保护、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沿阵地,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否良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内地的气候和生态。比如,西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常年刮西北风,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沙尘的主要来源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西部地区的内蒙古、新疆、宁夏及黄土高原的草场和植被继续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趋势得不到控制,将必然会加重扬尘、扬沙和沙尘暴向内地侵袭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因此,西部地区作为我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是保障内陆地区免受沙尘暴和水资源缺乏等问题困扰的国家生态安全要害地区,同时也是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后备基地,在维护我国生态安全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社会各界已经认识到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对我国内陆其他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作用,不断加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天然林保护、风沙源治理、国土整治、江河源头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生态恶化的总体速度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状况仍只是局部改善,生态屏障的作用受到严重威胁,治理和保护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资源宝库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能源、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在全国具有较大优势。有资料显示,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综合指数为163.7,而东部地区仅为36.6,[5]西部地区是我国名副其实的资源宝库。西部地区的能源矿藏为我国煤化工、重化工、冶金工业和石油化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西部地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富,是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主要富集地区,矿藏分布相对集中,表现出很强的区位优势。据有关统计,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品类齐全,全国已探明的160多种矿产资源西部均有发现,全国60%以上的矿产资源储量分布在西部地区。[6]目前,西部地区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45种,其中,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煤炭储量居全国前列。在西部地区可开发的资源储量中,煤炭占60%,石油占27%,天然气占79%。[7]近年来,在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先后探明多个大中型整装油气田,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盆地是重要的石油资源蕴藏地。西北地区的新疆、内蒙古、甘肃、陕西等省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川渝盆地经过多年勘探开发,现已形成了多个国家级的天然气田。西藏、青海、内蒙古的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在全国排名前三位,西藏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优势度和自然资源总丰度在全国排名第一(见表5-2)。除了具有明显优势的石油、煤、天然气外,西部地区还有铁、锰、铬、钛、金、铜、铝、锌、铍、锂等100多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其中,以锌、钒、钛、铂、稀土等为代表的稀有战略性矿产储量在全国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从地域分布看,青海省的钾盐、池盐、锂、镁盐、自然硫、石棉、硅石等矿产资源居全国前列;新疆的云母、芒硝、盐、石膏的储量均居全国首位;贵州的铝、磷、汞、锑、锰的储量居全国前五位;内蒙古的稀土、铌、天然碱的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甘肃的镍矿储量占全国的70%,河西走廊拥有世界第二大镍矿。[8]随着探矿技术的进步,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储量和矿种开发的潜力和经济价值巨大。

表5-2 西北七省区自然资源丰裕程度情况[9]

此外,西部地区也是我国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资源富集的地区。受地理条件影响,西北地区光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风能和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也为生物多样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西部地区是我国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保存较好,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独特条件。西部地区拥有藏红花、冬虫夏草天山雪莲等数十种珍稀植物,以及大量的药用植物和工业用植物。西部地区也是我国自然保护区集中的区域,拥有藏羚羊、野牦牛、马鹿等珍稀动物,青海湖的鸟岛还是我国最大的鸟类栖息地之一。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拥有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优势。西北地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约13亿亩,占全国的1/3左右;现有耕地面积2.2亿亩,占全国的14%,人均耕地约2.19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可利用的草场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10]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宜林荒地和天然草场,草场、草坡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内蒙古、新疆、西藏和青海,具有发展畜牧业的优越条件,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四大牧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产品基地。

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西部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遗产,以及众多的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雄伟的青藏高原,广阔的草原和戈壁沙漠,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的奇峰峻岭等自然风光都是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西部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丰富,陕西的黄帝陵秦始皇陵,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古代“丝绸之路”,西藏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人文景观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此外,我国西部地区兄弟民族保持着各自独特的民俗民居、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等文化习俗,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西部民族文化,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循环旅游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节 西部地区的经济特征

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宝库。但是,西部地区又是我国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的地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资源的富饶与经济落后形成的差异,导致了“富饶的贫困”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是由于西部地区气候相对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影响,导致交通通信闭塞,造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二是西部地区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自身积累能力弱,生产建设投入不足,加上人才匮乏,都阻碍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三是长期以来,对西部地区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直接导致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不协调,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影响和阻碍了经济及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乏力。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在资金投入、项目建设、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支持,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重,真正使西部地区摆脱经济贫穷落后的局面,依然任重道远。

一、偏远落后

西部地区远离沿海及城市经济中心,地处偏远,人们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和偏僻的地方,这些自然和历史形成的不利因素,导致了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经营能力弱,公共服务不到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社会发育滞后,极大地制约和阻碍了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这种偏远落后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容村貌落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匮乏

西部很多地方的农村住宅随意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布局,生活污染物随意倾倒,难以处理,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偏远山区的住宅年久失修,存在较大隐患,社区生活环境较中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西部地区农村积累能力较差,农民自身难以承担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而地方政府也因财力有限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较少,导致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1)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年久失修的现象比较严重。水库、灌溉渠工程等设施不完备,导致防洪抗旱能力水平低甚至人畜饮水困难。而基础设施的落后又进一步影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

(2)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交通网络覆盖率低。由于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历史等诸多因素影响,西部地区农村道路质量较差,交通体系不健全。目前,西部地区公路网密度仅为东部地区的1/5,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的道路密度在全国排名都居后。截至2006年底,西部地区12省(区、市)高速公路里程为11717公里,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25.8%。[11]西藏至今还没有建成高速公路。西部地区的乡村公路建设也相对落后,铁路、民航等其他客运货运能力不足,也影响了西部地区的对外联系和信息交流。

(3)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由于财政困难,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投入水平较低,特别是教育和医疗严重缺乏。西部地区很多乡镇至今还没有设置卫生院,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展缓慢。电网、电视、通信在西部地区农村的普及率也低于全国,制约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障碍

(二)经济增长方式落后,市场竞争能力脆弱

(1)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缓慢。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并导致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落后状态。60年来,尽管西部地区的现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因素影响,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西部地区在区域分工中长期被作为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主要依靠工业原料供应和输出,资源加工增值水平较低。低附加值的采掘、原料工业比重大于加工业的比重,导致利润较少,而且与当地第一、第三产业关联性不强,波及效应和带动能力弱。在轻工业中,多为对农副产品的初级加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比重大于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十分明显。

(2)企业生产和管理技术落后,企业普遍缺乏竞争能力。西部地区企业大多属于粗加工行业,缺乏高新技术支撑,产品技术含量低。而且,由于投入不足,设备陈旧简陋,更新改造严重滞后,导致能耗较大。同时,成本控制水平落后,生产中的浪费严重,传统的资源优势被抵消,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速度缓慢。专业技术人才少,科技力量薄弱,对科技的应用程度也较低。

(3)经济增长方式落后,导致了生态系统严重失衡。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延续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把自然资源开发作为首要的经济发展战略,采取了“先开发,后治理”的模式,通过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获取一时一地的经济效益。在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下,直接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有的甚至造成资源的永久性破坏,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同时,这种盲目开发的增长方式大大增加了环境治理成本,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并造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下降。

(三)人口超载严重,整体素质不高

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一定时期的自然环境所提供开发利用的各类资源是一个常量,自然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有一个合理的临界值。随着温饱问题的普遍解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部地区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加快。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人口超载现象,部分干旱、半干旱区的人口密度已大大超过联合国沙漠化会议确定的每平方公里7~20人的人口临界值。[12]据有关资料显示,云南、贵州、西藏、甘肃、青海都是土地人口承载力超载区,四川、新疆、陕西为土地人口承载力临界区,人口超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13]在人口总量增大的同时,人口的文化素质却提高较慢。西部地区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在全国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特别是基础教育滞后,学校布局分散,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差,一些地方适龄儿童入学率低,辍学、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教育水平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劳动者综合素质较低,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成为西部地区难以脱贫的重要原因。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为8699万人,其中西部地区为2989万人,占34%;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4年,而西部地区平均为6.095年;全国平均文盲率为11%,而西部地区为15.94%,其中甘肃、贵州、青海、西藏更是分别高达19.68%、19.85%、25.44%、47.25%。[14]当前,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出路是要减少农民的数量,真正把农民从农村、农业中转移出来。而农村居民文化素质低下,不仅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直接妨碍着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影响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这一状况如果任其发展,就会使农村居民的素质差距与收入差距形成恶性互动,从而有可能导致更为严峻的城乡社会失衡发展的局面。[15]同时,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也阻碍了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间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的交流,造成当地居民思想较为封闭,观念保守落后,难以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真正树立起维护生态、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二、长期贫困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很多少数民族都集中居住在地理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和边疆地区,呈现出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与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交错、重合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尽管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等因素影响,人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一些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仍然存在困难。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很多村寨仍以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为主,农民收入较低、贫困面广、脱贫难度大,并成为我国主要的农村贫困人口聚集地。

2006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为39527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54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575元,分别比全国人均水平低15%和27%。[16]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比重大,很多县市被列入国家扶贫对象。有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末,西部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305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的比重为5.7%。西部地区的低收入人口为2396万人,占该地区农村人口的比重为10.5%,其中绝大多数是民族地区。按照我国目前确定的贫困标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列的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西部12省区共有375个,占全国贫困县的63.3%。其中,有224个民族贫困县在西部地区,分别占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数592个的37.8%,占全国重点扶持民族贫困县258个的86.8%。[17]西部地区的贫困加剧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使原来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加剧了资源的耗竭和治理成本,形成了资源开采的恶性循环,陷入难以解脱的“贫困陷阱”。图5-2揭示了2006年西北七省区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状况。

图5-2 2006年西北七省区与全国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相关数据整理,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从图5-2中可以看到,西北七省区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状况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各省区内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二是各省区之间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不大,除新疆略高于七省区平均水平外,其余六省区的城市、农村居民各自的收入水平大体均衡;三是西北七省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全国人均收入比较都有一定的差距。可以设想,西部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与东部居民的差距还会更大。

三、开放窗口

从区位来看,西部地区12个省区中有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和内蒙古6个省区地处边境,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目前,西部地区除青海省以外的11省(区、市)共有对外贸易口岸66个,其中,航空口岸15个、水运口岸14个、铁路口岸5个、公路口岸32个(见图5-3)。[18]与周边国家形成了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沿边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向西北开放的重要“门户”,为我国西部地区发展边境贸易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图5-3 西部各边境省区边境贸易口岸示意图[19]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西部地区曾是我国对外贸易交往的前沿地区,穿越西部地区的古代“丝绸之路”,曾经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与中亚、西亚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同时,自古以来,西部各民族在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与邻国有相似之处。因此,我国西部地区与西、北周边国家的开放和交流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

目前,新亚欧大陆桥在我国的路段横穿西部地区,途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到阿拉山口通往国外,在境外经三条线路抵达荷兰的鹿特丹港,线路辐射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新亚欧大陆桥作为连接纽带,将我国与独联体国家、伊朗、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瑞士、意大利、英国等国紧密相连,极大地方便了中亚、西亚和欧洲间的物资运输。

边境城市间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为我国西部地区加强国际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西部各省区可以充分利用周边国家市场的资源和资金等要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多渠道、多层次地与周边国家进行跨国经贸合作、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双赢”格局,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节 西部地区的政治特征(www.xing528.com)

一、边疆稳定的第一防线

西部地区拥有我国近80%的陆地边界,与14个周边国家接壤,分布着众多的边境口岸。西部地区既是我国的沿边要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边境接壤地区的内外人文、地理环境比较复杂。一些边境地区的民族跨境而居,与境外民族之间联系较多,跨国境、跨民族、跨宗教的特点对我国西部边疆产生较大影响,因而西部地区是我国戍边卫国、稳定边防的第一道防线,这也是西部地区首要的政治特征。

从现实情况看,西部边境地区往往是境内外犯罪分子集结闹事、从事破坏活动相对集中的场所。近些年来,一些国内违法犯罪分子流窜到边境一带,伺机越境逃窜,以逃避法律的制裁。一些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恐怖分子在西部口岸和边境地区进行犯罪,危害边境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还跨境勾结渗透,组织恐怖活动。同时,由于我国西部地区距离境外毒品发源地较近,贩毒组织通过西部地区,将毒品运输到我国内地,直接影响内地社会秩序的安全和稳定。[21]因此,保持西部地区的边疆稳定,对于保障边境地区居民安居乐业、发展西部经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安全、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反分裂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也是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比较活跃的地区,给西部地区带来不安定、不稳定的因素。

(1)民族分裂主义有所抬头。近年来,受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的影响,民族问题往往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宗教经常被当做分裂主义分子操纵的工具。当前,在西部地区,各种宗教原教旨主义势力仍然存在,极端宗教主义经常与极端民族主义相勾结,从事民族分裂活动,并已成为影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分裂分子利用西部地区民族间的宗教信仰差异,挑拨信教群众间的矛盾,不断利用宗教问题煽动宗教狂热,鼓动民族情绪,引发民族宗教冲突,并采取多种方式与政府对抗,妄图制造民族分裂。[22]近年来,流亡国外的达赖集团为实现“藏独”图谋,依托境外反华敌对势力,积极进行国际游说,以各种名义在境内外进行破坏活动,大肆鼓吹“西藏独立”,从事分裂祖国的反动活动。一些西方敌对势力还积极支持所谓的“三蒙统一”,在我国内蒙古地区策划分裂,企图破坏我国主权,其危害不容忽视。[23]民族分裂主义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安定团结和边境安全造成了新的威胁,并成为西部地区不安定因素的重要源头。因此,依法打击民族分裂主义、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稳定,已成为西部民族地区一项长期、复杂的重要任务。

(2)境外反华势力活动猖獗。一些反华政治势力长期盘踞国外,通过边境地区,利用政治、经济甚至恐怖主义手段,干涉我国内政,妄图扰乱我国和平发展的局面。反华势力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利用宗教问题,挑拨我国西部地区的民族关系,并以宗教外衣为掩护,通过资金援助等方式,公然支持境内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挑起事端,进行各种破坏活动。

三、反恐怖的主攻战场

分裂主义往往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对西部地区实行新的捣乱破坏。近年来,受国际恐怖主义因素影响,民族分裂主义与宗教极端主义往往和恐怖主义相勾结,西部地区恐怖主义犯罪活动开始滋生蔓延,并成为民族分裂势力惯用的破坏方式。一些激进分裂组织不断向我国发出恐怖暴力威胁,境外恐怖分子潜入我国境内发展恐怖组织,策划、制造了多起恐怖活动。而且,恐怖主义活动正在呈现出国际化、集团化和智能化方式,已成为影响我国西部安全与稳定的主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东突”组织在国际上不断扩大势力范围,不仅成为我国国内民族分裂主义的主要势力,而且还不断在境外建立新的基地,与国际恐怖主义相勾结,成为一股妄图分裂中国领土的顽固国际恐怖组织,并不断在境外寻求政治和经济支持,妄图使“东突”问题国际化。当前,“东突”问题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族纠纷和宗教问题,已形成了所谓的“以分裂为目标、以宗教为外衣、以恐怖为手段”的恐怖犯罪模式。[24]在我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对“东突”势力采取了严厉打击,其嚣张的气焰得到遏制,但是,“东突”势力也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而是不断采取重新分化组合的方式,调整其活动策略,继续从事以恐怖为手段的分裂活动。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国内、国际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西部地区将面临反恐怖斗争的严峻形势,将成为我国反恐怖斗争的主攻战场。

第四节 西部地区的民族特征

一、民族问题是西部地区的首要问题

民族是历史形成的人类社会存在方式,是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的政治组织特别是国家政权的制约和支撑下,由氏族、氏族联合体、部落和部落联盟演化、扩张而逐步形成的,地域、经济、政治、文化、语言是民族形成的必要因素。“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5]民族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斗争的历史过程。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的众多部落,由于相互的矛盾而斗争,最后由一个势力强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吞并了其他部落,从而形成了以此部落或部落联盟为主的民族。民族并不是一群人随机凑合的结果,而是由家族、氏族、氏族联合体、部落、部落联盟的历史集合。在阶级社会出现以后,民族就在集权国家逐渐出现,直到近代以来,才普遍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因此,民族的实质是特定人群在同一政治组织和相应制度框架中,在共同地域内由同一文化形态主导的、从事经济活动的、具有共同语言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存在方式。[26]

民族问题是指从民族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一切矛盾问题。民族之间存在矛盾,才能产生民族问题。作为一种历史范畴,民族问题有自己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27]在当代,民族问题具有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长期性。民族问题是民族出现后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与民族和民族差别相伴始终。只要有民族和民族差别存在,民族问题就不会消失。二是重要性。通常来讲,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但由于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演变成社会主要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边防的巩固。三是阶段性。作为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其内容是不同的。总体来说,在奴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民族问题基本反映了各民族之间掠夺与被掠夺、征服与被征服、同化与被同化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民族压迫性质;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问题主要是觉醒的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及民族压迫政策,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平等的问题。到了帝国主义阶段,民族压迫成为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问题就构成了这一时期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民族对抗的阶级根源已经消失,民族问题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民族之间的经济利益纷争主要是不同民族间的发展不平衡引发的各种矛盾,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四是复杂性。民族问题内容繁杂,既包括反映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内容,又涉及民族共同体语言、区域分布、传统习俗和心理状态等诸多因素。同时,它还常常同阶级利益、国家关系、种族问题、宗教问题等交织在一起。这些现实因素同历史因素以及对抗性矛盾同非对抗性矛盾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致使民族问题更加复杂。五是敏感性。民族问题一般涉及的不是社会的个别或少数成员,而是一个民族的整体。一个民族一旦在诸如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受到歧视、干涉和破坏,就会认为是对整个民族的侮辱和损害,往往会因此引发民族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并有可能很快从一方面的问题波及其他方面的问题,从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28]

民族团结问题是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民族问题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首要问题。正确处理好西部地区的民族团结问题,对于巩固和发展平等、互助、和谐的西部民族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民族团结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只有克服“地方民族主义”的思想,实现民族团结,才能充分调动各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和一切有利因素,共同投入到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中来,也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和繁荣。其次,民族团结是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只有西部各民族之间消除隔阂和歧视、互相尊重、团结互助,才能实现良好的社会氛围和道德风尚,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牢固的社会基础。再次,民族团结是维护边疆稳定的重要条件。西部边疆的稳定需要依靠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增强民族凝聚力,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西部边境安全,维护祖国统一。最后,民族团结也是实现全国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实现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促进共同繁荣和进步,不仅是保持西部民族地区稳定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实现全国安定团结的重要基础。只有西部民族地区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给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

民族问题影响的领域比较广泛,其表现形式往往反映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此,研究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必须深入探悉民族问题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全面把握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从我国西部地区民族问题的实际出发,针对西部民族问题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挑战,将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与西部民族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谋划、相融推进。

二、西部地区民族问题面临的主要挑战

民族问题是民族共同体产生之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并将随着民族的消亡而消失。民族问题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性质。我国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56个支民族中人口居少数的55个支民族的统称,也是历史演进、逐步形成的。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矛盾是少数民族历史演化的结果,历史上的各种经济矛盾,经改造而作为现代少数民族经济的因素而存在。中国少数民族的前身也是氏族、氏族联合体、部落和部落联盟,这在蒙古族、满族、藏族、白族等较大的少数民族中表现得比较充分。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少数民族的分布和演进程度差别很大,因此少数民族经济矛盾的历史成因和演进也是错综复杂的。[29]

西部民族地区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受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传统和地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状况差异较大,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同时,由于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更增加了问题处理的复杂性。当前,在西部民族地区影响民族团结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有的因素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存在恶化的趋势或可能性。具体来说,这些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经济问题的影响。当前,西部地区和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部分民族地区生产方式落后,生活水平较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会使当地一些群众对生存状况产生不满和怨愤情绪,如果这种矛盾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必然会影响到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保持民族团结、社会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只有保持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共同繁荣,确保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

(2)宗教问题的影响。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氛围浓厚,各民族所信仰的宗教比较庞杂,其中,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的影响范围最大。西部地区有近10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五省区是穆斯林人口的主要聚集区,藏传佛教则主要集中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藏区。[30]当地宗教对民族生活和文化的影响力较大,在部分西部民族地区,受宗教极端主义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人误将宗教信仰自由当做宗教自由。同时,宗教的民族性、长期性、复杂性和国际性等特点,也使西部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变得更加敏感。因此,宗教问题是关系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妥善加以处理。

(3)民族文化的影响。民族问题往往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在民族生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民族特点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发展的反映。生活在不同民族文化体系下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价值观念有一定的差异。西部地区各民族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在与汉族等其他民族共同生活和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间的融合和碰撞。在一定的条件下,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也会影响民族团结与和谐。

(4)境外敌对势力的影响。民族问题往往是境外敌对势力肆意炒作和利用的题材,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和办法,极力煽动和挑起民族矛盾与对立,从而达到破坏我国西部稳定和民族团结的目的。而境内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也会与之遥相呼应,里应外合,从事制造民族矛盾和分裂破坏的活动,直接给西部地区民族问题造成影响和麻烦。

(5)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历史悠久,众多民族在生息繁衍过程中与内地交往的历史时间很长,民族与民族之间、民族地区与内地之间长期以来积累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也会影响到这些地区民族问题的妥善处理。

以上情况表明,西部地区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还面临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矛盾需要正确处理和解决,在推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问题。

综上所述,西部地区的自然、经济、政治和民族特征,决定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不仅是全国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整个西部大开发顺利实施的“瓶颈”。因此,认真分析西部地区的主要区域特征,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而且有利于科学界定西部地区的区域主体功能,有效地实施生态循环经济,使西部的社会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

【注释】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3]根据国务院西部办的有关资料及中国地图绘制。

[4]朱俊风.中国西部大开发资源优势在哪里. http://www.economy-and-law.com/94-25.htm

[5]王宏卫等.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的社会环境与学术环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4(5):16

[6]王原.论西部的自然资源开发.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1

[7]吴吟、樊宁.关于西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中国能源,2007,29(11):5

[8]周汝华.西部有色矿产资源.中国金属通报,2005(24):26~27

[9]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218

[10]国务院西部办等三部门.西部地区水利发展规划纲要.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4~6

[1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12]桑敏兰.宁夏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发展研究.西北人口,2005(1)

[13]虞农.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民族,2005(2):42

[14]虞农.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民族,2005(2):44

[15]任正晓.农业与粮食热点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9~10

[1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17]王来喜.西部民族地区“富饶的贫困”之经济学解说.社会科学战线,2007(5):71~72

[18]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网站,http//www.sostoms.gov.cn

[19]根据中国海关有关资料和中国地图绘制。

[20]翔宇,周桂荣.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开发开放的对策思路.开放导报,1996(8):40

[21]李波阳.西部毒品犯罪研究报告分析——消除中国毒患的关键.瞭望东方周刊,2004(9)

[22]方光华,李利安.当前西部宗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http://www.mjsx.org.cn/default.asp

[23]张曼丽,张树青.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述.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4]赵秉志,杜邈.我国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刑法立法经验考察.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6)

[25]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4

[26]刘永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23~25

[27]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37~38

[28]刘永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22~23

[29]刘永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34~37

[30]胡振华.中国伊斯兰教民族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