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位理论的来源与背景解析

生态位理论的来源与背景解析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Clarke将生态位区分出两个独立的含义,即“功能生态位”和“位置生态位”。生态位概念的发展是与生态位理论研究工作同步进行的。生态位理论的成熟是以基本概念的明晰统一和成熟稳定为前提。现代生态位理论是以Hutchinson的多维超体积概念为基础的,生态位理论及其定义得到不断发展和深化,也有力地推动着现代生态学理论的发展。

生态位理论的来源与背景解析

1910年,Johnson第一次在生态学论述中使用生态位,但没有对生态位进行定义,未将其发展成一个完整的概念。1917年Grinnel的《加州鸫的生态位关系》使该名词流传开来,他用生态位这一概念描述一种生物在环境中地位,侧重从生物空间分布的角度解释生态位概念,后人称之为空间生态位(spatial niche)。1927年,Elton著《动物生态学》,首次把生态位概念的重点转到生物群落上来,认为生态位仅是动物的属性,并举例说:“北极狐和非洲鬣狗因为它们吃相似的东西,所以具有相同的生态位”,所以,他强调的是功能生态位(roleniche)。Clarke将生态位区分出两个独立的含义,即“功能生态位”和“位置生态位”。Clarke注意到不同的动物和植物在生态复合体中履行不同的功能,而不同的地理区域内,相同的功能生态位却可能被某些差异相当大的种类所占据。一个物种的生态位可能由于其他物种的存在与否而被改变,因此有必要对一个物种区分实际的生态位和潜在的生态位。Colinvaux提出物种生态位的概念,即生态位是物种为了满足获得资源、生存机会和竞争能力等一系列需要所具有的特殊能力。刘建国和马世俊等提出了“扩展的生态位理论”,他们认为前面所提出生态位定义大多只将物种作为生态位的利用者或占有者,只考虑了环境因子和只谈生态位的实际利用性。扩展的生态位理论弥补了以往生态位概念在上述3个方面的不足,将生态位定义扩展为实际生态位、潜在生态位和非存在生态位,拓展了生态位的研究范围,对促进生态位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朱春全提出生态位的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他认为从个体到生物圈,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中的生物单元都具有态和势两个方面的属性,态是指生物单元的状态,势是指生物单元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生态位是生物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中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作用。生物都有无限增长的潜力,当其所处的环境有利时,这种潜力便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表现为减少、衰退甚至灭绝。把由于生物单元无限增长的潜力所引起的态和势的增加称为该生物单元生态位的扩充。生态位概念的发展是与生态位理论研究工作同步进行的。生态位理论的成熟是以基本概念的明晰统一和成熟稳定为前提。现代生态位理论是以Hutchinson的多维超体积概念为基础的,生态位理论及其定义得到不断发展和深化,也有力地推动着现代生态学理论的发展。近百年来生态位概念未能达成很好共识,各种生态位的定义尚未统一,形成类似概念并存的局面,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