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流信息化概述:打造高效供应链

物流信息化概述:打造高效供应链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信息化使供应链的各环节之间协调运行物流信息化通过物流信息网络,使物流各环节上的成员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只有物流信息化才能实现快速反应。

物流信息化概述:打造高效供应链

1.2.1.1 信息

1.信息的定义

有关信息的定义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标准,科学界一直对信息的定义进行积极的探索,但对信息内涵的复杂性和科学性还在进一步的认识之中。目前使用较多的定义主要有:

(1)信息是使人们促进知识更新和认识事物的客观存在。

(2)信息是维系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感知、表达并反映其属性和差异的状态和方式。

(3)信息是反映事件(现象、确定性、属性、构成、关系和差别)的内容。

(4)信息是反映事物构成、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它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是事物本身。

虽然对信息的表述有所不同,但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信息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内涵和概念也在不断丰富,呈现出动态的特征。现代“信息”的概念已经被引入和应用到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服务业、信息产业、信息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管理领域中。

2.信息的特征

(1)可识别性:信息是可以识别的,对信息的识别又可分为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直接识别是指通过人的感官的识别,如听觉、嗅觉、视觉等;间接识别是指通过各种测试手段的识别,如使用温度计来识别温度、使用试纸来识别酸碱度等。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识别方法。

(2)传载性:信息本身只是一些抽象符号,如果不借助于媒介载体,人们对于信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方面,信息的传递必须借助于语言、文字、图像、胶片、磁盘、声波、电波、光波等物质形式的承载媒介才能表现出来,才能被人所接受,并按照既定目标进行处理和存贮;另一方面,信息借助媒介的传递又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这意味着人们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对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信息加以选择,增加利用信息的可能性。

(3)不灭性:不灭性是信息最特殊的一点,即信息并不会因为被使用而消失。信息是可以被广泛使用、多重使用的,这也导致其传播的广泛性。当然,信息的载体可能在使用中被磨损而逐渐失效,但信息本身并不因此而消失,它可以被大量复制、长期保存、重复使用。

(4)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可以共同享用,这是信息与物质的显著区别。信息交流与实物交流有本质的区别:实物交流,一方有所得,必使另一方有所失;而信息交流不会因一方拥有而使另一方失去拥有,也不会因使用次数的累加而损耗信息的内容。信息可共享的特点,使信息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

(5)时效性:信息是对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映,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它的效用就会降低。即信息一经生成,其反映的内容越新,它的价值越大;时间延长,价值随之减小,一旦信息的内容被人们了解了,价值就消失了。信息使用价值还取决于使用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6)能动性:信息的产生、存在和流通依赖于物质和能量,没有物质和能量就没有信息。但信息在与物质、能量的关系中并非是消极、被动的,它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可以控制或支配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并对改变其价值产生影响。

1.2.1.2 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或组织利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开发物流信息资源,调动人力资源的潜能,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推进物流企业现代化,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www.xing528.com)

物流信息化是物流现代化的标志,物流信息系统又是物流信息化的核心,物流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对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意义重大。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物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所以研究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开发出优质实用的物流信息系统,提高我国物流业的竞争力,是我国物流业及物流软件工作者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物流信息化的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使物流功能得到整合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等多个作业环节(或称为物流功能)构成的,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形成物流系统整体。在物流信息化之前,即使从观念上考虑了系统整体优化,但由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差,而且缺乏共享性,使得各功能之间的衔接不协调或相互脱节。运输规模与库存成本之间的矛盾、配送成本与顾客服务水平之间的矛盾、中转运输与装卸搬运之间的矛盾等,都是现代物流系统经常需要平衡的问题。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上述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联合运输、共同配送、延迟物流、加工配送一体化等都是物流功能整合的有效形式。

2.信息化使供应链的各环节之间协调运行

物流信息化通过物流信息网络,使物流各环节上的成员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处在销售终端的零售商直接面对消费者,他们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能详尽地记录客户的信息,制造商与分销商借助物流信息网络,几乎可以同时共享零售商所获取的市场信息以及零售商的经营状况,从而迅速调整各自的生产和运营计划;同样,物流信息网络也使制造商的产品调整和销售政策能及时被其他物流成员了解,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这种实时反映物流信息的网络条件下,物流各环节成员能够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

3.信息化改善了物流系统的时空效应

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是物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时间效应是指通过商品库存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耗在时间上的矛盾,使生产与消耗在时间空间上达到一致;空间效应是指通过运输、配送等活动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耗在空间位置上的矛盾,达到生产与消耗位置空间上的一致。物流信息化通过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使生产厂商和物流提供商能随时掌握商品需求者的需求状况,生产厂商实行准时制生产,物流提供商实行准时制配送,将生产地和流通过程中的库存减少到最低程度,供应商与生产厂商或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甚至达到“零库存”或“零距离”,由此降低物流费用。

4.信息化提高了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

现代生产系统是以订单为依据,即采用定制化生产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必须快速反应,这既是消费者的要求,也是生产者降低成本、形成竞争优势的需要。生产系统的快速反应必然要求物流系统与之匹配。只有物流信息化才能实现快速反应。例如,海尔集团以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为依托,通过海尔电子商务平台在网上接受用户订货。用户根据网上提供的模块,设计自己需要的产品。海尔集团采取JIT采购、JIT配送、JIT分拨来与生产流程同步。海尔集团的采购周期只有3天;产品下线后,中心城市在8小时以内、辐射区域在24小时内、全国范围在4天内即可送达;完成客户订单的全过程仅为10天时间。

1.2.1.3 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

智能化是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涉及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物流网络的设计与优化、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每次运输的装载量选择、多种货物的拼装优化、运输工具的排序和调度、库存水平的确定、补货策略的选择、有限资源的调配、配送策略的选择等问题都需要进行优化处理,这些都需要管理者借助优化的智能工具和大量的现代物流知识来解决。同时,近年来,专家系统人工智能、仿真学、运筹学、智能商务、数据挖掘和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并在实际物流作业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因此,物流的智能化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2.标准化

标准化技术是现代物流技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是现代物流技术实现的根本保证。货物的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分类包装、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都要求有一套科学的作业标准,如物流设施、设备及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等。只有实现了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才能真正实现物流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的新世纪,如果在国际间没有形成物流作业的标准化,就无法实现高效的全球化物流运作,这将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物流企业的运营随着企业规模和业务跨地域发展,必然要走向全球化发展的道路。在全球化趋势下,物流的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提供服务,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准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它代表物流发展的更高阶段。面对着信息全球化的浪潮,信息化已成为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实质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达到互动并进,实现跨越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