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就业扶贫:培训农村建筑工匠助力贫困户就业增收

就业扶贫:培训农村建筑工匠助力贫困户就业增收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止到目前,全区先后培训农村建筑工匠4992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人。杨村镇车田村在家的73户贫困劳动力已全部纳入到了包村就业脱贫车间就业,每人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

就业扶贫:培训农村建筑工匠助力贫困户就业增收

一、瑞昌市传统手工艺平台助力贫困残疾人就业脱贫

瑞昌市创建竹编、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平台,结合贫困残疾人自身条件进行培训,转化内生动力,让他们实现技能就业、稳定脱贫。

瑞昌市在实施就业扶贫时建立了一套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信息登记表,根据贫困户文化程度、自身身体条件、就业情况以及求职意愿,组织传统手工艺基地“开小灶”培训,成立了“竹编培训班”“剪纸培训班”,根据个人情况,因人培训。

瑞昌市依托“双创”基地大平台中的2000平方米场地,创办瑞昌市贫困残疾人传统手工艺传习基地,集残疾人技能培训、实习、就业于一体。联合传统手工艺企业一对一培训,为贫困户量身打造就业脱贫计划,实现了贫困户定单式培训就业。

据了解,基地创办4个月以来,共培训残疾人、贫困户300余人次。目前有近100余人在基地创业就业,其中一般贫困户42人,贫困残疾人58人。

二、广丰区“三个一批”精准推进就业扶贫

广丰区精准发力,围绕技能提升一批、就业安置一批、向企业输送一批,深入实施贫困家庭就业扶贫工程,助推建档立卡贫困户早日脱贫。

首先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技能提升一批。针对贫困家庭劳动技能提升培训需求,依托阳光培训与家政服务公共实训基地、资源优势,采取“订单”培训与“定向”培训相结合方式,精心组织开展婴儿护理、老人护理、家具清洁、来料加工等就业脱贫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2017年以来,针对有培训意愿与实践能力的全区188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先后开展技能培训2期,发放职业资格证书188份。立足“中国建筑之乡”的区情,在全区开展了包括砌筑工、手工木工、装饰装修工等工种在内的万名农村建筑工匠职业技能培训。截止到目前,全区先后培训农村建筑工匠4992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人。

其次创设公益性岗位与就业扶贫车间并举,就业安置一批。每年从就业资金中投入432万元用于贫困户就业补贴,同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相结合,在全区231个村居开发以保洁、保绿与保安为主的公益性岗位,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200人就业。引导广丰本地服装纺织电子、饰品和农产品加工等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形式,利用乡镇、村集体闲置土地与房产创办就业扶贫车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近就业,做到“离土不离乡”。创建就业扶贫车间所涉及的场地租金、水电费,由再就业专项资金按政策给予补助。全区就业扶贫车间相继提供就业岗位300人,为15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创造了就业机会。(www.xing528.com)

最后,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企业用工招聘会,向企业输送一批。2017年以来,组织各乡(镇、街道)有劳动能力与意愿的精准扶贫对象参加“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与精准扶贫招聘会等6场公益招聘活动,帮助176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在本区企业就业。

三、南城县多渠道帮助贫困残疾人创业就业

南城县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工程,帮助贫困残疾人实现自立自强。

一是搞好贫困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选送盲人至省、市盲人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并学成归来,有部分贫困残疾人在浙江温州等沿海发达地区实现就业。二是多管齐下安置贫困残疾人就业。在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分散安排108名贫困残疾人稳定就业。三是举办了贫困残疾人春季就业洽谈会,为贫困残疾人搭建就业平台,在鑫丰、赣贵亮两家福利企业集中安排了23名残疾人就业。四是开通“盲人就业直通车”,扶持18名盲人从事盲人按摩业。五是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县扶贫办、残联开展了蜜橘种植和农村养殖业两期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村贫困残疾人70人次。

四、龙南县“小车间”撑起“大扶贫”

2017年8月,龙南县就业局挂点帮扶的杨村镇车田村创新举措,创建包村就业脱贫车间,采取“村委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由村委会主体运作,带动贫困户就业。包村就业脱贫车间经营项目有鞋套、彩灯、编织等简易手工加工和玩具制作,主要以车间定点加工和外发家庭式加工,这种灵活的就业方式,对贫困人员技术要求不高,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上岗,上班时间没有严格限制,按件计酬,

多劳多得,政府适当补贴,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杨村镇车田村在家的73户贫困劳动力已全部纳入到了包村就业脱贫车间就业,每人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同时,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也将增加10万元以上,实现村、户“双脱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