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虚拟经济下的供给曲线不复存在

虚拟经济下的供给曲线不复存在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虚拟经济下的供给曲线是存在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曾经指出:“在虚拟经济中,供给曲线是下滑而不是上扬。”这似乎可以解释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供给曲线的大体缘由。

虚拟经济下的供给曲线不复存在

正如前文所述,与传统产品不一样,数字产品具有独特的低成本可复制经济特性。这种特性使得传统的经济学规律难以适用,或者不再起决定性作用,从而导致传统的供给曲线不复存在,其均衡分析理论出现失灵。

产品以数字化的形式在进行分销的时候,由于可以很轻易地以低成本进行复制,显然表现出特别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成本结构,即一旦第一份数字产品被生产出来,多拷贝一份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16]这一特殊的成本结构可以用图3-2表示。图中,D为假设存在的传统的需求曲线,[17]它和消费者的边际收益MR为同一条曲线,AC为平均成本,而MC为边际成本,它是一条平行并贴近横轴的水平直线。

图3-2 数字产品特殊的成本结构

数字产品的这种特殊的成本结构从根本上否决了供应曲线的存在:当生产的边际成本接近零时,如何按边际成本来决定价格。难道以接近零的边际成本来确定价格?如此低的价格是显然无法弥补数字产品生产初期投入的大量沉没成本的,因而是不合理的。在这种条件下,数字产品的定价显然是无法按边际成本曲线向上攀升的原理来加以确定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供给曲线在这里失去了作用,均衡分析出现失灵。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虚拟经济下的供给曲线是存在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2000)曾经指出:“在虚拟经济中,供给曲线是下滑而不是上扬。”他描述的虚拟经济实际上是这样一种现象:随着产量的增加,数字产品可以以越来越低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不能被定义成“厂商愿意在越来越低的价格水平上提供越来越多的产品”。鉴于这种想法的存在,这里试着用数字产品生产者的成本函数来解释它,写出下列公式:(www.xing528.com)

q=0表示当企业选择不提供该产品时,成本为0;而第一份数字产品一旦产出,即q≥1时,固定成本F就发生了,而O(q)是关于q的一个无穷小量,该函数值可以忽略不计[18]。通过3.1式,容易得到平均成本AC(q)=C(q)/q=F/q,它随着q的增加而减少,但恒高于边际成本的结论。即只要能够实现销售的产品数量足够大,生产者可以在更低的平均成本下生产,他们可以以越来越低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产品。这似乎可以解释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供给曲线的大体缘由。

但是,如果在边际成本水平(即趋近于0)上销售,生产者将无法收回其沉没成本,长期内这种低价是不可能维持的。生产者不能收回成本实现正常利润就会退出行业,最终促使产品的价格上升。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数字产品,其特殊的成本结构使得该行业在供给方面存在巨大的规模经济,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几乎就足以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并且,这一结论普遍适用于虚拟经济下的产品供给[19],构成独特的行业内单个企业供给曲线就能表现整个行业市场供给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