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供给表与供给曲线:智媒时代传媒经济学

供给表与供给曲线:智媒时代传媒经济学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地,我们可以根据供给表画出供给曲线,用图形来显示这种关系。表2-3音乐类app年度会员的供给表图2-5音乐类app年度会员的供给曲线价格的增加会带来供给量的增加,反之,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会减少。由于供给量和价格是正向关系,我们看到供给曲线犛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供给表与供给曲线:智媒时代传媒经济学

1.传媒商品的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供给表就是把某个产品在不同价格下的市场供给数量列表。回到前边的例子上来,假设付费音乐的app年度会员市场价格为40元,因为这种产品是虚拟商品,其边际成本极低,理论上供给量是无限的,但企业也不得不考虑服务器的数量和数据的维护,每一种状态下会员数量都有其上限,我们可以假设此时市场供给量为9万个。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会员价格下降,企业所能预期的利益也会下降,除非这种降价能带来用户数量的大幅度提升(降价带来的收益高于原价格),否则这种降价会使供给者的供给数量下降。极端地说,如果想要半价获得同样的年度会员资格,企业宁可不提供这种产品,因为同样条件下的低价将严重冲击之前的高价购买者。总而言之,价格的高低是为了说明传媒企业获利(预期收益)的高低,获利高则供给数量多,获利少则供给数量少。依据这个逻辑列出供给表(见表2-3)。同样地,我们可以根据供给表画出供给曲线,用图形来显示这种关系(见图2-5)。

表2-3 音乐类app年度会员的供给表

图2-5 音乐类app年度会员的供给曲线

价格的增加会带来供给量的增加,反之,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会减少。由于供给量和价格是正向关系,我们看到供给曲线犛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需要说明的是,供给曲线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一般指的是短期的。

2.免费传媒产品的供给表与供给曲线(www.xing528.com)

免费传媒产品的供给与用户投入的时间呈现正向关系,以算法推送的新闻资讯为例,如果一条信息能够获得更多用户时间,则阅读量、评论量、点赞量、转发量等指标相应也会有较好表现,这一方面将给予生产者更大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会在算法推荐中获得更多流量支持,广告和附加收益也会更多。假设某类视频节目,用户愿意投入的时间是40分钟,供给量是5 000条,当此视频节目用户愿意投入的时间降低至30分钟、20分钟、10分钟时,供给量分别为3 000条、1 000条、100条,可据此数据列出供给表(见表2-4)。

表2-4 某视频节目的供给表

根据供给表,可做出供给曲线图形(见图2-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的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再加上新闻聚合平台的迅猛发展,导致新闻信息在网络世界大量免费存在,那些原本还可以对新闻产品定价的媒体机构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不得不放弃原有的产品策略,转而采取用户策略,将重点放在占据用户时间、发展用户规模上。网络经济最大的优势在于网络效应,一旦积累了大规模的用户,便可以将用户作为核心资源,在和用户相关的多个领域实现增值服务,这种隐蔽的获利能力需要通过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信息和服务来吸引他们,而新闻信息通常会是首选,通过免费的新闻信息获得用户,再通过用户获取利益。以“先俘获用户,再获取收益”的商业模式运营,必然要求智能媒体企业不能只着眼于当前所获得的利益,争取大规模用户需要持续的投入,这就是智能媒体为何常常会大把大把烧钱的主要原因,一些聚合新闻平台刚刚进入市场的几年里持续亏损,仍然有资本前仆后继加入,他们所看重的就是占据用户时间,谋求预期收益。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新闻和信息供给者愿意免费提供超额的传媒商品。

图2-6 某视频节目的供给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