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要素:改变生活方式的经济推动力与协作精神

互联网要素:改变生活方式的经济推动力与协作精神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互联网不再只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受到人们的关注,互联网要素的融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推动力。当然,互联网也相应地存在着“软要素”——互联网精神,即开放、平等、协作和分享。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时代,一切与互联网相联系的事物,只要能与互联网精神相契合,就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长。互联网的协作精神意味着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协调配合,共同维护互联网世界的运转。

互联网要素:改变生活方式的经济推动力与协作精神

互联网(Internet)在Wikipedia上的定义如下:互联网,又称国际网路,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联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为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在一起的网络。随着上世纪80年代互联网的诞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了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不再只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受到人们的关注,互联网要素的融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推动力。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渗透,世界正面临着很大的变化。首先,从人们的生活方式上来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社交网络服务备受人们追捧,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工具。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增长到5.36亿,与2012年年底相比增长6.6%,微博日活跃用户数比2012年底增长7.8%,达到4 980万;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5万亿元,增长42.0%,根据商务部最新预测的201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2013年网络购物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将达到7.8%,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2];截至2013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年底增加4 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而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比例则略有下降。[3]其次,人们经济关系的发生过程在不断创新。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商务模式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企业能否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贴近用户的需求研发新产品,已经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互联网技术层面所带来的影响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能亲身体验和“触摸”到的,这一层面的要素我们称之为互联网的“硬要素”。当然,互联网也相应地存在着“软要素”——互联网精神(也有学者称之为互联网文化价值或互联网思想),即开放、平等、协作和分享。这些精神是互联网最初设计时所秉承的,它不要求参与到互联网中的每个人都具备这些精神,但互联网的原始设计却会自动放大符合其精神的内容。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时代,一切与互联网相联系的事物,只要能与互联网精神相契合,就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长。(www.xing528.com)

互联网的开放精神是指互联网无时间、地域的特性,互联网可以无限制地接受一切外来事物的加入。互联网的平等精神意味着互联网的世界是平等的,人们在网上的交流不会受实际生活中权力、财富、身份和地位等标签的影响,交流的双方之间是平等的关系。现实中会影响人们对话姿态的一些因素往往在互联网中被屏蔽掉,人与人之间只能平等对待。在这个“网”当中的任何个体都是独立的并且又依托于其他人而共存,脱离了整体的连接和彼此间的交互,这个“网”将失去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因此,互联网中的每个节点都是同等重要的,节点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互联网的平等精神。互联网的协作精神意味着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协调配合,共同维护互联网世界的运转。每个人都是互联网这张“大网”的一个节点,信息流就犹如这张“大网”的血液,每个节点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还是信息的传播者,只有各个节点共同合作,信息的传递才能顺畅。互联网的分享精神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早期互联网的出现就是为了方便美国科研机构和高校科学家们分享研究资料。世界上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的诞生就是因为创办者起初希望用Email分享照片,结果邮件太大发送不了,于是便决定建立一个视频分享网站。事实上,互联网的存在打破了专业信息和数据的“孤岛”,使它们可被每一个上网的人共享和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