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综合交通网络的形态格局问题

探究综合交通网络的形态格局问题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放射圈层状的综合交通网络总体上看,目前京津冀区域内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放射圈层状的综合交通网络。区域城际交通网络不完善,但与当前城市群发展阶段基本适应。目前京津冀交通运输网络更多的是全国综合交通网络的局部区域,主要为全国而非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称不上区域交通网络,真正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城际交通并不完善。

探究综合交通网络的形态格局问题

(一)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放射圈层状的综合交通网络

总体上看,目前京津冀区域内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放射圈层状的综合交通网络。以北京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交通线路有:京沪高铁、京广客专、京津城际以及京九、京哈等多条干线铁路;京哈、京沪、京台、京港澳、京昆、京藏、京新、京开、京承等9条国家高速公路和近10条国道;首都机场对外放射的数百条空中航线。另外,还有津秦客专等干线铁路和荣乌、张石高速公路纵横连通天津石家庄保定、唐山等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虽有横纵连接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但从总体上来看,大的运输格局、网络构架是中心放射状。

区域城际交通网络不完善,但与当前城市群发展阶段基本适应。目前京津冀交通运输网络更多的是全国综合交通网络的局部区域,主要为全国而非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称不上区域交通网络,真正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城际交通并不完善。当然,现有的交通网络也基本适应目前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但从城市群的角度看比较完善的城市群应该是各城市间的产业经济联系非常密切,而该区域仅仅是城镇比较密集,叫一个城镇密集带更确切一些,还不是非常成熟的城市群,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各城市之间的经济产业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情况下,交通的需求和联系也不是非常紧密,目前交通网络对其经济社会发展没有较大制约。(www.xing528.com)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优化区域交通格局

区域城镇间经济社会联系的加强、交通枢纽功能定位的改变要求加强纵横、连接通道建设,构建互联互通区域交通网络,同时加强各城市的对外直通。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在打造一个相对比较完善、成熟的城市群过程中,各城市之间的产业联系逐步紧密,各个城市之间,不管是客运还是货运,都会有比较快速的提升,因此需要加强相互间的互联互通。同时,各个城市,包括天津、石家庄等跟外部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应该在枢纽的定位方面进一步提升对外直通的功能,而不是到北京来中转换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缓解北京过境交通的压力。总之,整个交通网络的格局应该由现在的中心放射状格局向互联互通、纵横连接的网格状格局转变,这需要铁路、公路等具体线路的建设来支撑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