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实现全面脱贫攻坚

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实现全面脱贫攻坚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脱贫故事重庆: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脱贫攻坚提出了新要求:既强调大扶贫格局,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庆市在扶贫实践中,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努力打造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实现全面脱贫攻坚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推进精准扶贫,必须切实强化社会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

★脱贫故事

重庆: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脱贫攻坚提出了新要求:既强调大扶贫格局,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庆市在扶贫实践中,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努力打造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专项扶贫:财政扶贫投入屡创新高

在巫溪县塘坊镇双柏村,贫困户杨世斌每天都会上到屋顶,给自家的太阳能发电板清理灰尘。这些板子每年发电3000多度,可以让老杨挣3000多元,这是他脱贫增收的一项重要收入。

“阳光变现钱”,这是当地贫困户过去做梦都想不到的事。作为一项新兴的扶贫产业,光伏发电虽然投入不菲,但因其“细水长流”的特点,成为帮助贫困户创收增收的热点项目。2015年以来,巫溪县为域内400多户贫困户建造了光伏电站,每户政府补贴1.6万元,农民自筹0.8万元,便可保证连续25年、每年3000元左右的稳定收益。

以政府为主导的专项扶贫,在重庆市的大扶贫格局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2017年以来,围绕脱贫攻坚目标,重庆市研究出台了《关于深化脱贫攻坚的意见》等三个具体工作方案,全市上下牢固树立起了“一盘棋”思想,聚焦聚力,全面推进脱贫攻坚。

重庆市坚持将财政资金的供给与政策的保障始终与“两不愁三保障”紧紧“咬合”,政策上优先考虑,资金上优先安排。在这里,有三个数据彰显出了“优先”的内涵:一是2019年,重庆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比上年增长10%,连续三年保持50亿元以上;二是截至2019年底,贫困区县近三年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50亿元;三是2018年起连续三年,市级财政每年新增安排18个深度贫困乡镇3.6亿元。

2019年,重庆市财政拨付专项扶贫资金52.1亿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02.8亿元,政府债券筹集35.5亿元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切实发挥了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

行业扶贫:各级各部门解囊相助

行业扶贫关系着老百姓的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等,需要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担当、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行业扶贫立足于行业自身特点,从产业角度找到帮助贫困户持续增收与企业持续发展的结合点,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好的脱贫致富门路。

重庆市扶贫办在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中的角色悄然发生了改变:过往,他们是扶贫行动的直接实施者;如今,他们更多的是组织者和协调者,为其他行业部门提供精准的贫困信息,使其扶贫行动更有针对性。(www.xing528.com)

同样转变角色的还有重庆市农业产业化协会,从2016年开始,该协会便组织发动龙头企业与会员单位,深入贫困区县与乡镇,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在该协会的牵线搭桥下,石柱县远近闻名的三红辣椒专业合作社与上进村近400户椒农签订了合作协议,价格和销路都不愁。在2017年上半年,协会还组织企业奔赴渝东北和渝东南,与贫困县(区)的贫困户签订了多达124个合同,总投资额达46.8亿元。

社会扶贫:营造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围

巫溪县上磺镇石峰村,贫困户罗元美家有9头粮草猪即将出栏。“粮草猪”是渝中区对口帮扶巫溪的一个项目。2017年,针对贫困产业空虚与劳动力不足的特点,渝中区特地安排了1000万元资金,帮助巫溪县建卡贫困户发展粮草猪和土鸡,作为他们脱贫增收的主要产业。“万头粮草猪养殖计划”共在巫溪县12个乡镇24个村实施,罗元美家便是其中之一:她这次准备卖的9头猪至少可以拿到2万元。

为了消除贫困户养殖的后顾之忧,渝中区还建立起了“收购—包装—配送—售后”一条龙的后续统一扶持体系。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巫溪旅游产品、生态蔬菜、畜禽肉品进城,渝中区更帮扶建成了巫溪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242个乡镇电商服务站,实现产品快速销售变现。

仅2017年,渝中区对口帮扶巫溪一县的物资便达到了3600万元。自结对帮扶活动以来,渝中区援助巫溪的资金已高达数亿元。与重庆市庞大的社会扶贫网络相比,渝中区的扶贫付出只是沧海一粟

在重庆,上至中央国家机关、下至普通民众共同参与织密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扶贫网络。

东西协作:2016年至2019年,山东省累计支持重庆市贫困区县财政资金13.17亿元,实施各类援建项目959个。

中央国家机关定点帮扶:水利部、中央外办等9个单位对口帮扶重庆市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2015年至2019年,9个单位直接投入资金约29亿元,帮助引进资金约23.3亿元。

区县结对帮扶:2007年以来,重庆市帮扶区县累计援助受助区县资金近50亿元。

万企帮万村:截至2019年底,共有1779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了1614个村,投入资金21.48亿元。

(案例来源:《重庆日报》)

★脱贫启示

人心齐,泰山移。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金融支持、社会救助、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涉及党组织、政府、社会、市场等多个行为体。必须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必须构建各方力量各司其职、各展其长的体制机制,变政府“独角戏”为政府、行业、社会“大合唱”,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方能聚集起脱贫攻坚的磅礴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