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推广农业机械化

实践:推广农业机械化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来推动“农业机械化”运动这一时期国家通过财政支出、信贷、物价补贴等途径向农业投入资金,以此来推动“农业机械化”运动,从而推动农业的跃进。在农业机械化运动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普遍建设了大量的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农机厂。[14]在农业机械化运动的推动下,到1978年年底,全国已建立起人民公社农机管理站4.6万个;98%的县有了农机修造厂,40%的大队和20%的生产队有了农机修理网点。

实践:推广农业机械化

(一)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来推动“农业机械化”运动

这一时期国家通过财政支出信贷、物价补贴等途径向农业投入资金,以此来推动“农业机械化”运动,从而推动农业的跃进。对农业资金投入的情况如表4-1所示。

表4-1 我国部分年份对农业资金的投入情况[8](单位:亿元)

以上国家对农业投入的资金中,除了用于对外贸进口粮食、化肥等各种商品的补贴、对若干商品实行购销价格倒挂的差价和亏损补贴、对特定的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外,主要资金基本上都用在基本农田建设和发展农业机械上。

除国家大量投入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推动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机械化”运动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江苏为例,20世纪60年代省一级地方财力用于这方面的建设占10%左右,这一时期增加到70%左右。[9]不仅省一级地方财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且社队集体经济组织也参与投资。以湖北洪湖码头公社的洪林大队为例,在这一时期,利用多种经营的积累购置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及农田基本设施,合计投入资金达27万元。[10]

(二)通过群众运动,大力发展小钢铁、小煤炭、小化肥等“五小”工业

为了迅速实现农业机械化,根据1977年中共中央批转国务院《关于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报告》要求以及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的具体安排和部署,全国各地掀起了大力发展小钢铁、小煤炭的群众运动。

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广西壮族自治区把地方机动财力的80%和外汇的90%以上,都集中到发展使用到小型钢铁厂和拖拉机厂以及一些支农工业方面。[11]山东省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办小钢铁、小煤炭。到1978年年底,全省13个地、市已有9个相继办起了小钢铁,还有11个地市、40个县办起了小煤窑。烟台地区从1977年年初到1979年年初办起了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的小钢联。到1979年年底,小钢铁厂共生产铁24万吨、钢64000多吨,钢材47000多吨。这些钢铁70%用于农业机械。山东省在地方机动财力中,用于小钢铁、小煤炭、小农机厂等基本建设的投资占77%;省里的地方外汇,用于农业和支农工业的占70%;省里掌握的钢材和生铁1/3以上用于支农工业和农业。到1978年年底,全省已建设了一批拖拉机厂,能成批生产12、25、50马力的拖拉机,年生产能力3万台;农用内燃机方面,从1.6马力到12、25、50、100马力,年生产能力达到250万马力;化肥方面,除国家投资建的4个大中型化肥厂外,县县都有了小化肥厂,小化肥厂年产合成氨能力达到70多万吨。

在农业机械化运动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普遍建设了大量的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农机厂。小钢厂的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1975年为6.8%,1977年上升到7.6%,1978年达到9.7%;小铁厂的产量占全国铁产量的比重,1975年为10%,1977年为12%,1978年上升到14.4%。[12]据统计,1977年全国新增化肥农药企业630个,比上年增长9.2%,新增农机制造企业757个,比上年增长7.7%。由于小化肥、小农机企业的大发展,形成对机床和小化肥生产设备的异常需求,加上社队工业的盲目发展,使得对机床的需求猛增,1977年生产机床19.87万台,创造了中国机床生产的最高纪录。197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最快的产品是:农用化肥,增长38%;拖拉机,增长34.7%;手扶拖拉机,增长33.5%;化纤,增长29.9%;机床,增长26.6%。[13]这5种增长最快的产品中,除化纤外,都跟急于追求农业机械化有关。这些产品普遍存在专业化程度差、批量小以及质量低、消耗大、成本高、亏损多等问题。1978年工业部门亏损了40亿元,“五小”工业就亏损了22亿元,占至一半以上,其中小钢铁亏损9亿元,小化肥亏损6亿元。由于“五小”工业的发展,不仅使产业结构更加不合理,而且还造成巨大的浪费。(www.xing528.com)

(三)大力发展农业机械

为了推动“农业机械化”运动,1977年、1978年农业部、农垦部开始在河北滦城、江苏无锡友谊农场等地进行引进国外农机化技术的试点工作,并派人员外出考察农机化科技发展情况。1978年9月在北京举办了有12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农业博览会。[14]

在农业机械化运动的推动下,到1978年年底,全国已建立起人民公社农机管理站4.6万个;98%的县有了农机修造厂,40%的大队和20%的生产队有了农机修理网点。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也有所发展。据统计,到1978年年底已恢复和建立的省属中等农机化学校达25所,在校学生8619人,地属中等农机化学校113所,在校学生18572人。[15]

在国家的政策影响、大量投资的推动下,农业机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1978年年底统计,全国农村农业机械总动力保有量达到1.18亿千瓦(1.6亿马力),比1965年增加了10倍多,机耕面积达到6.1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农用排灌动力机械为7464.5万马力,排灌面积为6.73亿亩,化肥年施用量为1269.4万吨,拖拉机拥有量为744865混合台,手扶拖拉机有178.4万台,机耕面积为6.15亿亩。[16]具体情况如表4-2、表4-3所示。

表4-2 我国农机数量及单位马力作业量[17](单位:万马力、万亩)

表4-3 1965—1978年农机产品增长对比表[18]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