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赚钱成为官?——官僚兼商的乱象

如何赚钱成为官?——官僚兼商的乱象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官僚兼商较泛滥,各种各样的官员为赚钱已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一些任一方之长,又处于富裕地区的,要赚钱捞得更多。奴仆也恃势欺压百姓,被称为京口的蠹虫。谢安带头买了一把,人们因他的面子竞相购买,扇价骤增数倍,他的同乡发了财。本来古之文人雅士,视钱为“铜臭”,做生意之事不屑一顾,而家本富有的谢康乐不靠卖果以生活,但他对钱也颇感兴趣,这也许是南朝时“唯利是图”之风影响所致吧。

如何赚钱成为官?——官僚兼商的乱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官僚兼商较泛滥,各种各样的官员为赚钱已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

一些任一方之长,又处于富裕地区的,要赚钱捞得更多。东晋时曾先后任广州、豫州刺吏的刁逵,为官不是谋政而谋财,他“不拘名行,以货殖为务”,家“有田万顷,奴婢数千人”。奴仆也恃势欺压百姓,被称为京口的蠹虫。后被刘裕所杀,裕令百姓取其财产,一天都拿不了。

有的官僚一有机会就趁机大捞一把。隋炀帝进攻高丽,经常下令向各地征发军用物品,官吏得令后,先向民众贱买进所要的物品贮存,然后才宣布命令,随即将之出售,一转手之间,官吏获利数倍。

有的官吏将兼商获利与行贿升官密切结合,因而官越做越大,官大权大捞钱越多,两者成为正比例。最典型的是唐时陈少游其人。此人正是“厚敛财货,交结权贵,以是频获迁擢”。他当官十余年间,都是用此法,从一个南平小县令不断升为节度副使以至刺史,三次掌管的藩镇都是肥饶之地。他在任上经商无虚目,敛聚钱财达三亿之多。他拿出部分来贿赂权贵,他先是每年送金帛约十万贯贿赂宰相元载,又多向宦官骆奉先、刘清谭、吴承倩等行贿,使他向皇帝赞誉其“美政”,以取得信任。及见元载被疑忌立即疏远之,并将察知元载子伯和罪过,密告代宗,代宗以为他忠,待之益厚(《旧唐书·陈少游传》)。此人奸险如此!(www.xing528.com)

有些将官在征战之间也忙于经商图利。南朝宋国时任辅国将军、交州刺史的吴喜就是这样的人。他奉命统诸军出征,虽已得胜,本应还朝,但因他的商务未完便托故不回,“遣部下将吏,兼因土地富人,往襄阳或蜀、汉,属讬郡县,侵官害民,兴生求利,千端万绪”。当他西还时,大船小船,钱米布绢,无船不满。自喜以下,以至小将,个个都发了横财。

有些官僚即使告老回乡因免税而趁机购货物出售图利,如刘宋山阳县孔觊的两个弟弟在建康作官,回乡时“辎重十余船,皆是绵绢纸席之属”。东晋谢安的同乡作中宿县令归来,也随身带回“蒲扇五万”。谢安带头买了一把,人们因他的面子竞相购买,扇价骤增数倍,他的同乡发了财。

即使一些有名的文人雅士,也热衷于赚钱。如谢灵运,他是南朝宋诗人,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入宋任永嘉太守、侍中等职。他家有“北山二园,南山之苑,百果备列”。将之当作财源,不等果子成熟,因市价好便摘到市场出售。本来古之文人雅士,视钱为“铜臭”,做生意之事不屑一顾,而家本富有的谢康乐不靠卖果以生活,但他对钱也颇感兴趣,这也许是南朝时“唯利是图”之风影响所致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