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探讨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探讨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什么是失业,失业有哪些类型,失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什么是通货膨胀及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它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失业率。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中人们往往更注重失业状况。根据美国耶鲁大学学者的调查,人们对失业的重视程度是通货膨胀的6倍,因此人们对政府不欢迎程度的指数就等于6乘上失业率加通货膨胀率。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探讨

学习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什么是失业,失业有哪些类型,失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什么是通货膨胀及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

【故事导入】

幸福指数与痛苦指数

幸福和痛苦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体会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感受。当你幸福或痛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把它们用具体的数字表现出来?经济学家们这样做了。幸福指数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来的,他认为幸福等于效用与欲望之比,用公式表示:幸福=效用/欲望。幸福指数衡量的是个人的主观愿望,每个人认为自己幸福与否和自己的欲望及效用有关。(www.xing528.com)

与幸福指数衡量个人主观愿望不同,痛苦指数是用来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一个指数。它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失业率。这个指数说明人们对宏观经济状况的感觉,指数越大人们就越会感到遗憾或痛苦。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中人们往往更注重失业状况。根据美国耶鲁大学学者的调查,人们对失业的重视程度是通货膨胀的6倍,因此人们对政府不欢迎程度的指数就等于6乘上失业率加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越高,政府越不受欢迎,该届政府获得连任的机会就越少,所以各国政府都把降低失业率当作重要的工作目标。

在1976年美国总统竞选运动时,候选人吉米·卡特利用痛苦指数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当时,其口号是“为这个国家痛苦指数贡献颇多的人是没有资格来竞选总统的”,当时痛苦指数为13.75。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卡特在连任竞选时的痛苦指数竟高达21.98的历史高位,罗纳德·里根只问选民一句“你的日子比四年前好过吗”,就赢得大选。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资料来源:王爱红,刘东波.经济学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