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焊条电弧焊的基本操作

焊条电弧焊的基本操作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送进运动应使电弧保持适当长度,以便稳定燃烧。焊条电弧焊的宽深比为2~3。图4-14运条方法图4-15灭弧的操作方法在焊道外侧灭弧 在焊道上灭弧图4-16焊缝的起头6.焊缝的起头、连接和收尾1)焊缝的起头刚开始焊接的部分称为焊缝的起头,如图4-16所示。

焊条电弧焊的基本操作

1.焊接接头处的清理

焊接前接头处要清除铁锈、油污,以便于引弧、稳弧和保证焊缝质量。除锈要求不高时,可用钢丝刷;要求高时,应采用砂轮打磨。

2.操作姿势

图4-10为焊接时的操作姿势。以最常用的对接和T形接头的平焊从左向右焊接操作为例,操作者应位于焊缝前进方向的右侧;左手持面罩,右手握焊钳;左肘放在左膝上,以控制身体上部不做向下跟进动作;上臂必须离开肋部,不要有依托,应伸展自由。

3.引弧

引弧的作用是使焊条与焊件之间产生稳定的电弧,以加热焊条和焊件进行焊接。常用的引弧方法有敲击法和划擦法两种,如图4-11所示。焊接时将焊条端部与焊件表面通过划擦或轻敲后迅速将焊条提起2~4 mm距离,电弧即被引燃。若焊条提起距离太高,则电弧会立即熄灭;若焊条与焊件接触时间太长,就会黏条,这时可左右摆动拉开焊条重新引弧;若焊条与焊件经接触而未起弧,往往是焊条端部有药皮等妨碍了导电,这时就应将这些绝缘物清除,直到露出焊芯金属表面。

图4-10 焊接时的操作姿势

(a)平焊 (b)立焊

图4-11 引弧方法

(a)敲击法 (b)划擦法

这两种引弧方法的原理都是以短路热电子发射引燃。划擦法像划火柴那样使焊条摩擦焊件,不易黏条,便于掌握,但易损坏焊件表面,特别是位置狭窄或焊件表面不允许损伤时,不如敲击法好。一般碱性焊条常用划擦法引弧,而酸性焊条两种引弧方法皆可。

焊接时,通常选择焊缝前端10~20 mm处作为引弧的起点。对焊接表面要求很光滑的焊件,可以另外使用引弧板引弧。如果焊件厚薄不一致、高低不平、间隙不相等,则应在薄件上引弧向厚件施焊,从大间隙处引弧向小间隙处施焊,由低的焊件引弧向高的焊件处施焊。

4.运条

运条是指对焊条的操作运动。运条实际上是一种合成运动,即焊条同时完成焊条的前移运动、焊条向熔池的送进运动和焊条的横向摆动三个基本动作,如图4-12所示。

1)焊条的前移运动

焊条前移过程中,首先应掌握好焊条与焊件之间的角度。平焊时,焊条应向前倾斜70°~80°,即焊条在纵向平面内与正在进行焊接的一点上垂直于焊缝轴线的垂线向前所成的夹角,如图4-13所示。此夹角影响填充金属的熔敷状态、熔化的均匀性及焊缝外形,能避免咬边与夹渣,有利于气流把熔渣吹散并覆盖焊缝表面,对焊件有预热和提高焊接速度(焊条前移运动的速度)的作用。

图4-12 运条的基本动作

1-向下送进;2-沿焊接方向移动;3-横向摆动

图4-13 平焊的焊条角度

2)焊条的送进运动

送进运动是沿焊件的轴线向焊件方向的下移运动。维持电弧依靠焊条均匀地送进,以逐渐补偿焊条端部的熔化过渡到熔池内。送进运动应使电弧保持适当长度,以便稳定燃烧。

3)焊条的摆动

焊条的摆动是指焊条在焊缝宽度方向上的横向运动,其目的是加宽焊缝,并使接头达到足够的熔深,同时可延缓熔池的冷却结晶时间,有利于熔渣和气体浮出。焊缝的宽度和深度之比称为宽深比,窄而深的焊缝易出现夹渣和气孔。焊条电弧焊的宽深比为2~3。焊条摆动幅度越大,焊缝就越宽。焊接薄板时,不必过大摆动,甚至直线运动即可,这时的焊缝宽度为焊条直径的0.8~1.5倍;焊接较厚的焊件时需摆动运条,焊缝宽度可达直径的3~5倍。根据焊缝在空间的位置不同,运条的轨迹可以是直线形(往复直线形)、锯齿形、月牙形、三角形、圆圈形等,如图4-14所示。(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当引弧后运条时,要掌握好焊条角度、电弧长度和焊接速度。同时电流要合适,焊条要对正,电弧要低,焊速不要快,力求均匀。

5.灭弧(熄弧)

焊接时,电弧偶尔熄灭是不可避免的。灭弧不好,会形成很浅的熔池,焊缝金属的密度和强度差,这样最易形成裂纹、气孔和夹渣等缺陷。灭弧时将焊条端部逐渐往坡口斜角方向拉,同时逐渐抬高电弧,以缩小熔池,减小金属量及热量,使灭弧处不致产生裂纹气孔等。灭弧时堆高弧坑的焊缝金属使熔池饱满,焊好后锉去或铲去多余部分。

如图4-15所示,灭弧操作方法有多种,如在焊道外侧灭弧,运条至接头的尾部,焊成稍薄的熔敷金属,将运条方向反过来,然后将焊条拉起来灭弧;或在焊道上灭弧,将焊条握住不动,保持一定时间,填好弧坑,然后拉起来灭弧。

图4-14 运条方法

图4-15 灭弧的操作方法

(a)在焊道外侧灭弧 (b)在焊道上灭弧

图4-16 焊缝的起头

6.焊缝的起头、连接和收尾

1)焊缝的起头

刚开始焊接的部分称为焊缝的起头,如图4-16所示。在一般情况下,因为焊件在未焊时温度低,引弧后常不能迅速使温度升高,所以这部分熔深较浅,使焊缝强度减弱。为此,应在起弧后先将电弧稍拉长,以利于对端头进行必要的预热,然后适当缩短弧长进行正常焊接。

2)焊缝的连接

由于受焊条长度的限制,基本不可能使一根焊条完成一条焊缝,因而出现了两段焊缝前后之间连接的问题。应使后焊的焊缝和先焊的焊缝均匀连接,避免产生连接处过高、脱节和宽窄不一的缺陷。如图4-17所示,常用的连接方式有:后焊焊缝的起头与先焊焊缝的结尾相接、后焊焊缝的起头与先焊焊缝的起头相接、后焊焊缝的结尾与先焊焊缝的结尾相接。

图4-17 焊接常用的连接方式

(a)后焊焊缝的起头与先焊焊缝的结尾相接 (b)后焊焊缝的起头与先焊焊缝的起头相接(c)后焊焊缝的结尾与先焊焊缝的结尾相接

3)焊段的收尾

当一条焊缝焊完后,把收尾处的弧坑填满称为焊缝的收尾。一条焊缝结尾时,如果熄弧动作不当,会形成比母材低的弧坑,从而使焊缝强度降低并形成裂纹。碱性焊条因熄弧不当而引起的弧坑中常伴有气孔出现,所以不允许有弧坑出现。因此,必须正确掌握焊段的收尾工作,一般收尾动作有如下几种。

(1)划圈收尾法。电弧在焊段收尾处做圆圈运动,直到弧坑填满再拉断电弧,如图4-18(a)所示。此方法最宜用于厚板焊接中。

(2)反复填补法。在焊段收尾处,短时间内使电弧反复熄灭和点燃数次,直到弧坑填满。此方法多用于薄板和多层焊的底层焊中。

(3)后移收尾法。电弧在焊段收尾处停住,同时改变焊条的方向,由位置1移至位置2,待弧坑填满后,再稍稍后移至位置3,然后慢慢拉断电弧,如图4-18(b)所示。此方法对碱性焊条较为适宜。

图4-18 焊段收尾方法

(a)划圈收尾法 (b)后移收尾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