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表面物理力学性能的工艺因素优化方案

影响表面物理力学性能的工艺因素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生表面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有冷态塑性变形、热态塑性变形和金相组织变化。当加工结束后,表层温度下降要进行冷却收缩,但受到基体金属阻止,从而在表层产生残余拉应力,里层产生残余压应力。影响加工硬化的因素。

影响表面物理力学性能的工艺因素优化方案

1.表面层残余应力

外载荷去除后,仍残存在零件表层与基体材料交界处的相互平衡的应力称为残余应力。产生表面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有冷态塑性变形、热态塑性变形和金相组织变化。

(1)冷态塑性变形引起的残余应力。切削加工时,加工表面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表层金属的比容增大,体积膨胀,但受到与它相连的里层金属的阻止,从而在表层产生了残余压应力,在里层产生了残余拉应力。当刀具在被加工表面上切除金属时,由于受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作用,表层金属纤维被严重拉长,仍会受到里层金属的阻止,而在表层产生残余压应力,在里层产生残余拉应力。

(2)热态塑性变形引起的残余应力。切削加工时,大量的切削热会使加工表面产生热膨胀,由于基体金属的温度较低,会对表层金属的膨胀产生阻碍作用,因此表层产生热态压应力。当加工结束后,表层温度下降要进行冷却收缩,但受到基体金属阻止,从而在表层产生残余拉应力,里层产生残余压应力。

(3)金相组织变化引起的残余应力。如果在加工中零件表层温度超过金相组织的转变温度,则零件表层将产生组织转变,表层金属的比容将随之发生变化,而表层金属的这种比容变化必然会受到与之相连的基体金属的阻碍,从而在表层、里层产生互相平衡的残余应力。例如,在磨削淬火钢时,由于磨削热导致表层可能产生回火,表层金属组织将由马氏体转变成接近珠光体的托氏体或索氏体,密度增大,比容减小,表层金属产生相变收缩,但由于受到基体金属的阻止,而在表层金属产生残余拉应力,里层金属产生残余压应力。如果磨削时表层金属的温度超过相变温度,且冷却充分,表层金属将成为淬火马氏体,密度减小,比容增大,则表层将产生残余压应力,里层产生残余拉应力。

2.表面层加工硬化

(1)加工硬化的产生及衡量指标。机械加工过程中,工件表层金属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金属的晶格扭曲,晶粒被拉长、纤维化甚至破碎而引起表层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增加,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或冷作硬化)。另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削热会使得工件表层金属温度升高,当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得已强化的金属恢复到正常状态,失去其在加工硬化中得到的物理力学性能,这种现象称为软化。因此,金属的加工硬化实际取决于硬化速度和软化速度的比率。(www.xing528.com)

评定加工硬化的指标有三项:表面层的显微硬度HV、硬化层深度h(μm)和硬化程度N。硬化程度的表达式为:

式中:HV为金属现在的显微硬度;HV0为金属原来的显微硬度。

(2)影响加工硬化的因素。影响加工硬化的因素主要有加工材料的性能、刀具几何形状和切削用量

工件的硬度越低、塑性越好,加工时塑性变形越大,冷作硬化越严重。

试验证明,已加工表面的显微硬度随着切削刃钝圆半径的加大而增大,这是因为径向切削分力会随着切削刃钝圆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使得表层金属的塑性变形程度加剧,导致加工硬化增大。此外,刀具磨损会使得后刀面与工件间的摩擦加剧,表层的塑性变形增加,导致表面冷作硬化加大。

切削用量中进给量切削速度对加工硬化的影响较大。增大进给量,切削力随之增大,表层金属的塑性变形程度增大,加工硬化程度增大;增大切削速度,刀具对工件的作用时间减少,塑性变形的扩展深度减小,故而硬化层深度减小。另外,增大切削速度会使切削区温度升高,有利于减少加工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