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风险大数据监测监管不断完善

金融风险大数据监测监管不断完善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市首创互联网大数据结合网格化风险排查模式,打造针对非法金融活动的宁波市类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监管信息系统,打造针对非法金融活动的“天罗地网”。截至2019年底,“天罗地网”系统累计联通共享数据14 亿余条,覆盖监测全市25000 多家类金融机构。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荣获“2019—2020年度政府大数据优秀应用奖”。

金融风险大数据监测监管不断完善

宁波市首创互联网大数据结合网格化风险排查模式,打造针对非法金融活动的宁波市类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监管信息系统,打造针对非法金融活动的“天罗地网”。“天罗”,指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平台,接入各类金融监测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形成金融风险实时线上监测体系。“地网”,指依托基层社会综治管理网格化系统,接入网格排查信息和相关管理部门监管数据信息,形成金融风险排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线下监测体系。截至2019年底,“天罗地网”系统累计联通共享数据14 亿余条,覆盖监测全市25000 多家类金融机构。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荣获“2019—2020年度政府大数据优秀应用奖”。

1.推进数据归集共享,打造金融风险监管体系

通过与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对接,打造从国家、省、市、区县(市)、乡镇(街道)、社区直至网格的直线贯通、一插到底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处置监管体系,实现了“纵向到底”。系统整合金融监管公安市场监管信用中心等全市42 个行政部门74 项经济金融有关数据,设置市、区县(市)、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端口400 多个,强化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实现了“横向到边”。

2.推进大数据应用,感知监测高风险信息(www.xing528.com)

系统通过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全量大数据,市大数据局、市信用中心等市级42 个部门数据,广告舆情、账户异动指数、网格化监测指数、部门信用指数、负面舆情指数等相关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模型算法,从海量数据中发现隐藏的高风险信息,从而找出高风险机构,对虚假宣传、收益率过高等违规行为持续跟踪,进而掌握机构的数量规模、资金流向、违规行为等。

3.构建多维度数据模型,实现高效率预警监管

系统依据9 个维度数据、200 多项核心预警指数模型,生成涵盖17 大类的风险预警“天罗地网”指数,形成风险预警地图、风险热力图、灰名单、黑名单等,以及分析相关机构股权关联和重点人员的4 层关联图谱,对机构进行全息多维画像,成为发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非法金融活动风险信息的利器。针对地方金融机构研发监管模块,通过电子合同存证、机构运营数据采集等功能,结合监管部门监测系统,逐步建立对类金融机构的长效日常监管,实现地方金融监管科技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