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避免肉中的非法添加剂?

如何避免肉中的非法添加剂?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人觉得生鲜肉类中很难添加添加剂,但是据市场反馈情况来看,肉类中的非法添加剂问题也不少。肉中常见非法添加剂——瘦肉精“瘦肉精”是一类药品的名字,目前,农业部公布禁止添加的瘦肉精共16种,其中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是最为常见的两种。鉴于此,每年国家都会组织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抽检,在肉类抽检中发现有个别含瘦肉精的不合格肉制品都会销毁。这些都会导致肉制品食品添加剂超标,给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如何避免肉中的非法添加剂?

很多人觉得生鲜肉类中很难添加添加剂,但是据市场反馈情况来看,肉类中的非法添加剂问题也不少。了解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肉类,从而选出放心、安全的肉类和肉制品

肉中常见非法添加剂——瘦肉

“瘦肉精”是一类药品的名字,目前,农业部公布禁止添加的瘦肉精共16种,其中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是最为常见的两种。

盐酸克仑特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β2-兴奋剂,常用来防治哮喘肺气肿等肺部疾病,当在动物中添加的剂量过高时,可使肌肉合成增加,脂肪沉积减少。莱克多巴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克仑巴安β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症、肌肉萎缩症,也可以增长肌肉,减少脂肪蓄积。

鉴于此,每年国家都会组织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抽检,在肉类抽检中发现有个别含瘦肉精的不合格肉制品都会销毁。人服用瘦肉精超标的肉制品后,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会被血液吸收,当摄入量较大时,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具有刺激作用,会引起心悸、心慌、恶心、呕吐、肌肉颤抖等临床症状,摄入量过大甚至还会危及生命。正是因为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类会中毒,所以我国禁止使用瘦肉精,但目前市场上不断出现新型的瘦肉精来躲避检测。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肉类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资质齐全的肉类,减少食品安全隐患。

其他“不良”添加剂,也经常出现在肉品中

所谓“不良”,不一定是不可以添加的食品添加剂,而是不按规定,超量或者超范围添加的食品添加剂。这些食品添加剂给肉类的食用安全造成了隐患。

1.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www.xing528.com)

为片面追求肉类某方面特性,不法养殖户或商贩会在肉类中超量或者超范围使用添加剂,如在肉制品中违法添加合成色素,超量使用亚硝酸盐等防腐剂,以及为掩盖其真实品质在颜色不正常、变质的肉制品中添加香精和着色剂等。这些都会导致肉制品食品添加剂超标,给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2.滥用兽药

在禽畜类养殖过程中,有些养殖户会使用过量的兽药,这些兽药容易残留在肉类中,人体摄入后会在体内累积,从而导致人体药物残留超标,对健康产生影响。

3.被广泛使用的嫩肉粉

嫩肉粉是一种能使肉类变得软嫩滑润的调味品,主要成分是从番木瓜中提取的木瓜蛋白酶。由于嫩肉粉处理速度快且效果明显,一般将鲜肉在嫩肉粉的水中泡15~30分钟就可以增加口感,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餐饮行业

嫩肉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木瓜蛋白酶,对人体没有危害。但是,嫩肉粉的制作门槛低,市场上常会出现没有标识、包装简陋的嫩肉粉,这些嫩肉粉里除了淀粉和木瓜蛋白酶,还含有碳酸钠、磷酸盐类、亚硝酸盐、色素、香料等食品添加剂,不仅是能分解蛋白质,提升肉的口感,还能美化肉品,给不法商家给腐肉做“美容”提供方法。因此,即使选用嫩肉粉,也要挑选正规厂家出产的,而且不宜广泛使用。比如鱼肉、鸡肉本身较嫩,无须使用嫩肉粉;牛肉羊肉猪肉肉质紧密、纤维粗,可以使用,但是不要常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