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检测试验结果确定阀门可靠性:12.5实践解析

检测试验结果确定阀门可靠性:12.5实践解析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行检查或定期可靠性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出厂产品可靠性指标与规定的要求是否一致。这时试验的范围会增加,它们称作标准试验,试验一般采用阀门的一次抽样法进行。当正态分布规律成立时,需要确定在产品标准上和技术要求上所指定的时间内,以及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内,无故障工作的概率。在阀门检查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同样可以确定退役前的平均寿命,保质期间内的γ%概率寿命和保质期内的无故障工作概率。

检测试验结果确定阀门可靠性:12.5实践解析

进行检查或定期可靠性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出厂产品可靠性指标与规定的要求是否一致。阀门的技术要求或标准规定了应进行检查的周期。但不少于每一、二年进行一次。当改变结构材料或工艺会影响可靠性指标时,也需重新进行检查。这时试验的范围会增加,它们称作标准试验,试验一般采用阀门的一次抽样法进行。

指数分布规律成立时,试验的目的在于检查在标准上和技术要求上所指定的时间内阀门无故障工作概率。当正态分布规律成立时,需要确定在产品标准上和技术要求上所指定的时间内,以及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内,无故障工作的概率。当遵守其他的分布规律包括未知的规律时,需要确定标准上和技术要求上所指定的时间内以及这个时间的一半时间内的无故障工作概率。

经受检查试验的产品是那些通过制造厂的技术检验的产品。检查故障流的概率是在产品无故障工作概率的下限值978-7-111-32145-3-Chapter12-50.jpg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下式进行:

978-7-111-32145-3-Chapter12-51.jpg

式中 λmax——在技术条件中所规定的故障率的上限值;

t——给出可靠性指标的时间(一般为保质时间)(h)。

计算得出的PT)值应与检查试验结果进行比较。(www.xing528.com)

平均故障间隔(无故障工作的平均时间)的检查是在产品无故障工作概率下限值PT)的数据基础上进行。这时,对于正态分布规律,在平均故障间隔(无故障工作的平均时间)内;使用公式PT)=0.5;对于指数分布规律时,使用的公式为

978-7-111-32145-3-Chapter12-52.jpg

式中 T——技术要求所给定的平均故障间隔(无故障工作的平均时间)的下限值。

由计算取得的PT)应与检查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进行可靠性检查试验通常可选取要求的故障次数等于零。

为进行可靠性检查试验所需的产品数量NK根据表12-3来决定。通过改变产品的试验时间(当无故障工作的时间按指数或正态规律分布时),在保证给定概率置信度的条件下可以改变供检查试验用的产品数量。在阀门检查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同样可以确定退役前的平均寿命,保质期间内的γ%概率寿命和保质期内的无故障工作概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