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635水利枢纽工程的有效管理措施

635水利枢纽工程的有效管理措施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迅速组织人员对出现险情的部位和险情影响部位进行检查,查明险情部位和险情发生、发展情况,立即上报“635”水利枢纽管理处,以便能迅速地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急措施。

635水利枢纽工程的有效管理措施

“635”水利枢纽是北疆调水工程的水源工程,如图6.1所示。

图6.1 “635”水利枢纽

6.1.1.1 管理目标

坝体工程管理工作应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大坝工程存在的问题,保证大坝工程的安全、正常运用;库水无污染,确保水质达到Ⅱ类以上饮用水标准。

6.1.1.2 管理标准

1.一般标准

为确保水库工程安全,工程运行初期,水库蓄水到限制水位,试运行一段时间后,观测大坝无异常情况发生,逐渐蓄水到正常水位;在大坝保护范围内无爆破、打井、采石、采矿、取土等危及大坝安全的活动,无合法手续,不得擅自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工程;无向水库内倾倒污水、废液、工业废渣、垃圾等事件发生,水库内无游泳捕鱼、猎鸟、洗衣物及器具等现象;无重车上坝顶道路。

2.上游护坡管理标准

混凝土面板护坡无裂缝、塌陷和冻融剥蚀现象,伸缩缝无脱落;排水管无堵塞、失效;坝坡无堆积杂物,水库水面无漂浮杂物。

3.坝顶管理标准

坝顶高程、宽度及横向坡度均符合设计要求,防浪墙及路缘石整齐、无损坏,勾缝无脱落;坝顶道路随时养护,边幅清晰、整齐,路面平整、洁净、无杂物;严禁非生产人员在坝顶活动。

4.坝体及下游护坡管理标准

坝体无裂缝及滑坡,一旦发现,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加固。

下游护坡无蚁穴、鼠洞及兽洞,发现坝区范围内有群蚁、鼠、兽活动迹象时,加强观察,采取措施捕杀。对保护动物,封填其洞穴,逼其迁移;排水沟完整、无损坏,沟内无乱石、杂草及其他垃圾,按时清淤,保证排水通畅;严禁在下游坝坡放牧、割草等;下游护坡混凝土衬砌整齐、无损坏,护坡混凝土网格内土料密实、坡面平整,无雨淋沟;排水棱体及导渗设施完好,排水效果良好。

6.1.1.3 日常巡视检查

日常巡视检查按照具体规定的巡视检查的时间、部位、内容与要求、巡回路线和检查顺序,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负责进行。

1.日常巡视的次数

初蓄期或水位上升期间,每天分为白班和夜班进行巡视,水位稳定期可根据水库运行控制情况减少次数;长期稳定时每周不得少于两次,运行期,巡视检查次数一般宜每周1次,每月不得少于2次。但在汛期高水位和大洪水时,每天至少1次。

2.日常巡视检查的线路

(1)去时路线,由左坝下游至右岸下游:

从左副坝坝端下游岸坡—总干闸左侧—总干消力塘—总干0+227节制闸—总干0+160退水闸—总干闸右侧—溢洪道左侧—溢洪道泄槽—溢洪道出口消力墩—溢洪道出口大桥—下游过河大桥—下游河道整治段—尾水渠—发电厂房—主坝下游坡脚、坝址近区—主坝下游620马道—主坝下游635马道—导流洞出口—右副坝下游坡脚、坝址近区—右副坝右坝端。

(2)回时路线,由右岸上游至左岸上游:

从右副坝右坝端—右副坝坝顶—导流洞进口—发电洞进口—溢洪道进口—总干闸进口—左副坝左坝端—左副坝坡脚。

3.日常巡视检查的要求

日常巡视检查必须是熟悉“635”水利枢纽工程情况的管理人员参加,人员相对稳定,检查时带好必要的辅助工具和记录笔、簿。认真检查大坝的各个部位,不得漏查,巡查的路线避免重复,对存在隐患的部位作重点检查。

6.1.1.4 年度巡视检查

每年的汛前汛后、用水期前后、冰冻期和融冰期,按规定的检查项目,由管理处负责人组织领导,对“635”水利枢纽进行全面的年度巡视检查。

1.巡视检查次数

年度巡视检查的次数,每年不得少于2次。

2.巡视检查的要求

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计划的内容应包括:检查人员的名单、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时间、检查路线、检查方法、检查工具等;安排好水库调度,为检查输水、泄水建筑物(总干闸、发电洞、溢洪道、导流洞)或进行水下检查创造条件;做好电力安排,为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动力和照明;排干检查部位的积水,清除检查部位的堆积物;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工程、设备及人身安全;准备好工具、设备、车辆,以及量测、记录、绘草图、照像、录像的器具。所有工作人员按检查计划中规定的检查项目、检查内容,采用各种有效手段,详尽检查各个部位;发现存在问题的部位,做详细记录,并做备案,年度巡视检查完毕后及时提交详尽的检查情况工作报告。

6.1.1.5 特别巡视检查

当“635”水利枢纽遇到严重影响安全运用的情况(如发生暴雨、大洪水、有感地震,以及库水位骤升骤降和持续高水位等)、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出现其他危险现象时,由“635”水利枢纽管理处组织特别巡视检查。

特别巡视检查的要求。迅速组织人员对出现险情的部位和险情影响部位进行检查,查明险情部位和险情发生、发展情况,立即上报“635”水利枢纽管理处,以便能迅速地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急措施。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不怕危险,不怕困难,不怕疲劳,对出现险情的部位连续进行巡查,密切注意险情的发展情况,详尽记录险情发生的时间、部位和发展情况,随时上报“635”水利枢纽管理处。特别巡视检查完成后应作详尽的检查情况报告,分析险情出现的原因并提出有关安全运行的合理化建议和有效措施。(www.xing528.com)

6.1.1.6 巡视检查的项目和内容

1.坝体

坝顶:有无裂缝、异常变形、积水或植物滋生等现象;防浪墙有无开裂、挤碎、架空、错断、倾斜等情况。

迎水坡:护面或护坡是否损坏;有无裂缝、剥落、滑动、隆起、塌坑、冲刷、或植物滋生等现象;近坝水面有无冒泡、变混或漩涡等异常现象。

背水坡及坝址:有无裂缝、剥落、滑动、隆起、塌坑、雨淋沟、散浸、积雪、不均匀融化、冒水、渗水坑或流土、管涌等现象;排水系统是否通畅;滤水坝址的导渗降压设施有无异常或破坏现象。

2.坝基和坝区

坝基:基础排水设施的工况是否正常;渗漏水的水量、颜色、气味、及浑浊度、酸碱度、温度有无变化。

坝端:坝体与岸坡连接处有无裂缝、错动、渗水等现象;两岸坝端区有无裂缝、滑动、崩塌、溶蚀、隆起、塌坑和异常渗水等。

坝址近区:有无阴湿、渗水、管涌、流土或隆起等现象;排水设施是否完好。

岸坡坝端:绕坝渗水是否正常;有无裂缝、滑动迹象;护坡有无隆起、塌陷或其他损坏现象。

3.输、泄水洞(包括总干闸、发电洞、导流洞)

引水段:有无堵塞、淤积、崩塌。

进水塔(竖井):有无裂缝、渗水、空蚀等损坏现象。

洞(管)身:洞壁有无裂缝、空蚀、渗水等损坏现象;洞身伸缩缝、排水孔是否正常。

出口:放水期水流形态、流量是否正常;停水期是否有水渗漏。

消能工:有无冲刷或砂石、杂物堆积等现象。

工作桥:是否有不均匀沉陷、裂缝、断裂等现象。

4.溢洪道

进水段:有无坍塌、崩岸、淤堵或其他阻水现象;流态是否正常。

堰顶、闸墩、边墙、溢流面、底板:有无裂缝、渗水、剥落、冲刷、磨损、空蚀等现象;伸缩缝、排水孔是否完好。

消能工及工作桥:参照3.项进行。

观测及通信设施:是否完好、畅通。

6.1.1.7 检查方法

常规方法:用眼看、耳听、手摸、鼻嗅、脚踩等直观方法,或辅以锤、钎、钢卷尺、放大镜等简单工具对大坝表面和异常现象进行检查。

特殊方法:采用开挖探坑、探井、钻孔取样、向孔内注水试验对工程内部、水下部分或坝基进行检查。

6.1.1.8 检查记录整理和资料存档

1.检查记录整理

每次巡视检查情况均应在大坝安全监测日志中作出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除应详细记述时间、部位、险情和绘出草图外,必要时应测图、拍照或录像。

现场记录必须及时整理,并将本次巡视检查结果与以往巡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如有问题或异常现象,应立即进行复查,以保证记录的准确性。

2.资料存档

日常巡视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上报“635”水利枢纽管理处。

年度巡视检查和特别巡视检查结束后,提交简要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然后根据设计、施工、运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写出详细报告,并立即报告“635”水利枢纽管理处。

各种巡视检查的记录、图件和报告等均整理归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