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工程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床区所经过的牧业道要求正对公路桥形成较为规范的连接,控制牧道区范围,减小工程辖区环境破坏。林床区施工完毕,施工过程增设的简易路口及路基边坡的轻微破坏,要求及时修复。

工程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工程环境整治就是对工程施工建设期占压和扰动的土地分区进行治理,主要采用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有土方整治、高填方及高边坡预制混凝土网格护坡、防风固沙体系建设和渠系建筑物周边环境整治等。

7.2.1.1 土方整治

土方整治的主要内容有:施工弃土、弃渣的填埋,平整、削坡,施工料场恢复,施工营地施工结束后的拆除和迹地恢复,林床区的覆土、平整,通信光缆系统的土方整治等。工程沿线施工结束区拦渣、固渣率达到100%,恢复后的状况,基本达到了与周围荒漠草场一致的程度,如图7.2和图7.3所示。

图7.2 戈壁明渠深挖方段鸟瞰图

图7.3 戈壁明渠俯视图

1.土方整治范围

土方整治范围包括渠道开口线与防洪堤之间的土方、渠道开口线与伴渠公路之间的土方(宽约60m)及伴渠公路右侧的土方(宽约30m)。

2.土方整治内容

(1)渠道开口线与防洪堤之间的土方整治。用推土机将散弃的土方大面积平整,堆弃的土方与防洪堤结合为一个整体,整形成防洪挡水护堤,且要做到坡面整体顺直、连续。

(2)渠道开口线与伴渠公路之间的土方整治,包括以下几方面:

全填方与半挖半填地段的堤顶及其外坡的整治:按设计上所要求的堤顶宽度,推平、铲除杂物。将宽出部分及外坡按设计外坡要求的坡比(1∶1.5或1∶1.75或者1∶2)进行粗削、精削。

渠与路之间的土方整治:将弃土、施工留下的坑、土包全部平整。对于特别大的弃土堆,现场核准工程量并提出处理方案(弃土堆的顶部推平,修出几何形状,达到美观的效果)。

深挖方段的边坡整治:深挖方段的高边坡顶部要进行平整,按轮廓挂线,修出几何形状,达到美观的效果。

(3)伴渠公路右侧的土方整治。将未拆除的临建等设施全部清除,原施工所留下的施工营地等进行复坑、平整。对施工中废弃的料场、弃土等(在30m以内)均要平整恢复。

(4)防护林林床土方整治。伴渠防护林栽植在伴渠公路两侧,渠道、公路施工期间对林床区产生一定影响,林床地势起伏较大,局部低洼、高包、深坑处较多,这为后期的植树、外围设施的施工、树木浇灌带来诸多不便,造成林项及排面的不整齐,增加了后期浇灌水等管理工作的难度。为推进伴渠防护林建设,在实施料坑、弃料堆土方整治的同时,伴渠防护林林床整治工作同步实施。要求如下:

林床区要求距路5~7m,林床区走向以平行公路为准,宽度要求为30m。右侧增设边渠一条,边渠施工根据地形采取高挖低填,结合进水点位置以便于引水、利于浇灌为原则。

林床区以顺平为主,针对落差较大的特殊地形,将林床推置成台地梯田状。对林床区左右5m范围内的局部深坑、洼地进行平填,以便于围栏桩的取直,桩顶连线的顺滑。林床区所经过的牧业道要求正对公路桥形成较为规范的连接,控制牧道区范围,减小工程辖区环境破坏。林床区施工完毕,施工过程增设的简易路口及路基边坡的轻微破坏,要求及时修复。

(5)通信光缆系统的土方整治。在每两个光缆标志桩处挂线一道,整形出顶宽0.4m、高0.5m、内外边坡均为1∶1.5的土堤,整体要做到线直、面平、土体密实,施工中要保护光缆系统不被破坏。(www.xing528.com)

7.2.1.2 高填方及高边坡预制混凝土网格护坡

工程沿线高填方及高边坡预制混凝土网格护坡措施的普遍推广和实施,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降低了水土流失的程度,保障了供水工程的安全。

1.网格护坡的设计要求及参数

高填方及高边坡预制混凝土网格护坡必须以工艺要求为施工准则,严格执行。每道工序必须经现场管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边坡坡比:高填方外坡1∶1.75,深挖方段内坡1∶2。

(2)坡面及混凝土网格中间土料应洒水夯实,其干容重标准:沙壤土γd≥1.75g/cm3,白砂岩γd≥1.85g/cm3,沙砾岩γd≥1.95g/cm3

(3)边坡平整度验收以2m靠尺检测,允许误差±2cm。

(4)混凝土预制格梁摆放应横、竖斜成一条直线,拉线检测允许误差为±2cm,上下边框须平行且与渠道或公路设计纵坡保持一致,且横边框与上下边框垂直。

2.网格护坡施工

(1)边坡修整。边坡修整要达到直线段为一个平面、弯道段为一个规则曲面的要求。边坡坡比以砌筑段实际坡比平均值,或小于平均值为准,但在同一砌筑段内边坡坡比须一致。边坡修整应以挖填平衡面或挖方大于填方面为基准面挂线修整。开挖从上向下以人工辅助机械进行,做到平整、无超挖。回填土必须进行洒水打夯,使填土密实,铺料厚度不大于0.2m,保证无漏压、欠压。坡面修整应使边线顺直,坡面平整。

(2)预制混凝土网格砌筑。边坡修整工序完成后,开槽进行网格砌筑。砌筑时先砌边框,边框作为控制桩,拉线进行隔梁砌筑,砌筑时要求自下而上做到连续、平整、均匀、美观。横向边框间距以14.45(10×1.42+0.25)m为宜,上下边框间距根据地形情况而定(n×0.71+0.25×2),因地形变化需调整上下边框间距的在横隔梁位置调整,且调整幅度不宜太大,在同一砌筑段两头尽量对称,对于个别地段边坡达到一定高度时,必须加设纵向大隔梁。混凝土预制构件要求略高出修整面,挖槽土方摊平于框格内,洒水夯实并修平。

(3)网格护坡现场的环境整治。修坡多出的土方及时送出马道,弃至指定地点,弃土高度和平整度应符合土方整治要求。

3.网格护坡的效果

网格护坡的有效实施,降低了水土流失程度,美化了渠道周边环境,提升了工程形象,如图7.4和图7.5所示。

图7.4 顶山隧洞进口高边坡预制混凝土网格护坡效果

图7.5 戈壁明渠高边坡预制混凝土网格护坡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