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区农业环境污染成因与整治策略

湖区农业环境污染成因与整治策略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摸清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就可以探讨其整治策略。鉴于武湖地区土壤、地面水、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差,又是来自化肥、农药、工业废水和原生环境等多渠道的污染,加上湖区血吸虫病也较为突出,因此,必须从湖区整体功能考虑,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具体策略如下。目前湖区生物防治工作十分薄弱,而且使用化学农药的剂量日益加大,这是当前湖区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湖区农业环境污染成因与整治策略

由表4-1和表4-3可见,湖区土壤主要是Cr、Zn、Cu、Cd、Pb、As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而表4-4和表4-5反映出湖区地面水主要是Cd、Fe重金属元素污染;表4-6则说明湖区地下水主要是Mn、Fe两元素浓度明显超标。

分析湖区农业环境污染原因,主要是由于近几年农田施用有机肥大幅度减少,而过量施用化肥(主要是氮肥)不仅造成土壤板结,而且还向土壤输入了许多有害杂质;另外,大量施用汞制剂、砷制剂等农药,其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残留,也是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湖区乡镇企业蓬勃兴起,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羽绒服厂等,它们的废水及废弃物均对农业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此外,根据本区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有些重金属元素在地下水中检出浓度过高,是因为有相当大的部分来源于原生地质环境,估计这种情况对土壤污染亦带来很大影响。例如,本区一级阶地孔隙承压水含水层之上相对隔水层的底土是一含砷土层,其As元素随着动力条件的变化而可能进入上部土层,影响土壤。因此,湖区土壤中As含量普遍较高(14个土样中As检测值有9个超标),可能不完全是施用砷制剂农药原因,可能还与地质条件、母质成分有关。又如,湖区土壤中Pb含量普遍较高(14个土样中的Pb检测值有8个样品超标),也可能不完全是人为影响,因为Pb和As一样在湖积层(湖区土壤成土母质)中含量最高,本区湖积物Pb最大值169.7ppm,最小值11.5ppm,平均值为42.5ppm。另外,武汉郊区郊县自然土壤中Cr的含量变化较小,含量分布最为均匀,Cr最大值453.6ppm,最小值30.2ppm,平均值为65.2ppm,从分布看,Cr平均含量以残坡积层中最大,但是,在地表径流作用下,Cr元素迁移到湖区洼地沉积,这很可能是除人为干扰外本区14个土样Cr检测值全部超标的原因之一。本区土壤中Zn、Cu的污染是极其显著的,同时土壤还有Cd的污染,究其原因,与乡镇企业排放废水直接灌溉农田有关,主要有电镀厂(以镀锌为主)废水,当然还与大量施用含锌农药,含铜农药有关。

湖区地面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废水直接灌入农田和施用含汞、含铅农药。尤其是地面水中Cd的污染,其污染源是电镀厂废水和肥料的杂质,例如武湖农场沙口分场电镀厂、造纸厂工业废水,就通过虾子沟灌入农田,造成沟渠地面水及沟旁土壤的严重污染。

关于湖区地下水的污染,据有关资料,分布于本区一级阶地的孔隙承压水,其Mn与总Fe离子浓度普遍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并且直接影响孔隙潜水。本区地下水还有人为造成的污染,如武湖农场五通口等地地下水属于“三氮”高浓度区,经检测,平均值为3.89mg/L,平均值为1.02mg/L,平均值0.64mg/L,这与大量施用氮肥有关,这在武汉郊区郊县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此外,武湖农场熟地一带孔隙承压水中,酚的检出浓度达0.003~0.004mg/L(1986—1988年检测值),这可能是由于熟地位于府河在长江出口的下游,而府河受酚污染严重(1985年平均超标1.8倍),尽管长江稀释净化能力较强,但该段江水流速缓慢,易形成小规模长江岸边污染带,酚类化合物则随江水向岸边侧向渗漏、补给而污染地下含水层。在府河出口处,有两个含酚废水污染源,一个酚排放量为1.04吨/年,另一个酚排放量为0.474吨/年,它们就是武湖农场熟地一带地下水酚污染源。据地质部门1989年的调查,黄陂武湖农场一级阶地孔隙承压水和孔隙潜水中主要超标因子是铁、锰、“三氮”、酚、总硬度、砷等,其综合水质指数>1.2,故将该农场地下水环境质量划为差的一类。这种情况与我们研究武湖地区土壤污染得出武湖农场各分场分别属于重度污染和中度污染区的结论是一致的。

摸清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就可以探讨其整治策略。鉴于武湖地区土壤、地面水、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差,又是来自化肥、农药、工业废水和原生环境等多渠道的污染,加上湖区血吸虫病也较为突出,因此,必须从湖区整体功能考虑,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具体策略如下。

(一)整个湖区要采取环境整治的生态对策,即全面推广生态农业,这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农业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起来的一种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两个良性循环的农业模式。目前武湖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很少,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农业模式,今后要普及沼气池,以它为纽带,建立生物资源的多层次利用、反复增值更新和无废弃物的农业生态系统。要先搞生态户,再搞生态村,最后建设生态农场。例如武湖农场,建设生态农场的各方面条件是具备的,但就是没有大力宣传和推广这种农业模式,以致让人畜粪便任其流入湖港沟渠,这不仅是对生物能的极大浪费,而且还给农业环境造成污染。(www.xing528.com)

(二)整个湖区要控制施用化学农药,应提倡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结合,尽量做到前者为主,后者为辅,而且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目前湖区生物防治工作十分薄弱,而且使用化学农药的剂量日益加大,这是当前湖区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整个湖区要实行科学种田,真正做到测土配方施肥,再不能盲目大量施用氮肥,造成地下水、井水中高浓度的硝酸盐而影响人们的健康。另外,地表水中氮素营养大量增加,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给环境带来很大破坏作用。目前湖区耕地主要缺少有机肥和磷钾肥,尤以钾肥供货不足。应大力提倡种植绿肥秸秆还田,这不仅是为了培肥土壤、改造中低产田,而且也是为了防止浪费氮肥和造成环境污染。

(四)整个湖区要加强农业环境管理,即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等手段,限制、惩罚某些损害农业环境质量的行为。目前湖区许多乡镇、农场的企业将未经处理的“三废”物质任意排入港渠,从而严重污染了农田,这种情况再不能继续下去了。乡镇企业应采取措施回收或处理废水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如设置在长江岸边的电镀厂、造纸厂等工厂,不要把废水排入农田,而应将它处理后排入长江。

(五)建议黄陂、新洲两县加强对武湖地区环保工作的领导,把改善湖区环境质量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加强对湖区干部、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和环保科技知识的教育。为此应对乡镇、农场环保员进行培训并通过他们搞好环保宣传,落实《湖区农业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各项任务,旨在坚决贯彻国家环境法,坚决实行农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转变目前湖区农业环境严重污染的局面。

(六)建议黄陂、新洲两县环保局在本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武湖地区土壤、地面水、地下水环境质量和作物污染的详查,进而制订武湖地区农业环境规划,确定污染治理措施及其达到的目标,可由易到难,采取一些具体办法。例如,目前湖区土壤锌污染严重,就应禁止锌肥的使用,武湖农场正在着手建设武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拟吸引国内外客商去投资办企业,这就应首先把那些受重金属重度污染的土壤用来建厂盖房。保护那些轻度污染的耕地,积极发展城郊型生态农业。为了保证人民身体健康,湖区优质米、蔬菜生产基地,应选择污染少、质量好的土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