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区农业经济系统优化与整治成果

湖区农业经济系统优化与整治成果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区不仅出现过上述水害事例,而且还表现在土壤退化和环境污染对湖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可见,武湖地区不搞环境综合整治,就不可能实现生态平衡;没有生态平衡,自然不可能有经济平衡;既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均不平衡,就不可能构成由这两个系统耦合而成的、表现为有序的良性循环的复合系统。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必须综合整治武湖地区生态环境,主要任务是改善其物理(空间)结构和化学(组成)结构。

湖区农业经济系统优化与整治成果

本报告第四章关于武湖地区环境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本区比较突出的渍涝灾害、土壤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已使湖区生态系统平衡失调,就是说由于围湖造田,滥施化肥农药,乡镇工业向农田排放“三废”和非农业建设项目乱占耕地等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干预已超过了本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所允许的限度(即“生态阈限”),因而出现了许多环境灾变,这时环境系统结构从有序向无序演替,熵值增大并导致了生态失衡,直接破坏本区生态经济生产力,造成经济系统不平衡。例如,在湖泊调蓄功能衰退、排灌系统紊乱的情况下,武湖地区三里桥乡1988年9月8日起三日暴雨270mm,棉花涝渍1.6万亩,经济损失180万元;1989年6月3日一日暴雨106mm,淹没棉花1.53万亩,经济损失980万元;1990年4月28日始45小时暴雨271mm,涝渍面积1.85万亩,棉花全部淹死,复播种子损失92.72万元,同年6月30日一日暴雨173mm,涝渍面积9805亩,经济损失245万元,一年两次灾害经济损失337.3万元;1991年7月1日至11日连降暴雨761.8mm,2.35万亩棉花全部淹死,倒塌房屋200余间,冲毁公路14公里和多处涵闸、桥梁、堤防,经济损失达1340万元,4年累计受灾面积83,139亩,经济损失达2837.72万元。可见,生态失衡,损失就落在经济上。这充分表明,生态平衡占据着主导地位,它是经济平衡的物质基础,然而环境生态学的原理又告诉我们,环境污染与破坏必然导致生态平衡失调、造成生态破坏。本区不仅出现过上述水害事例,而且还表现在土壤退化和环境污染对湖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武湖地区当前不重视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减少,土壤结构不良,加上农民偏重化学氮肥,忽视磷、钾肥,故造成地力下降、农田生态失衡。更值得注意的是,从本区农田地下水中已检出高浓度的硝酸亚硝酸盐,而且土壤、地面水均遭受化肥、农药和工业废水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这必然会引起农作物污染,使粮食、油料、蔬菜、肉、奶、蛋、鱼等农副产品中有毒物质超标,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群健康。以上说明从系统输出的物质不是优质产品,反映系统功能不佳。可见,武湖地区不搞环境综合整治,就不可能实现生态平衡;没有生态平衡,自然不可能有经济平衡;既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均不平衡,就不可能构成由这两个系统耦合而成的、表现为有序的良性循环的复合系统。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必须综合整治武湖地区生态环境,主要任务是改善其物理(空间)结构和化学(组成)结构。建议:将湖区生产线定为海拔18m,在此高程下的低湖田均退耕还湖;抓紧港渠清淤,实行排灌分家;按十年一遇三日暴雨五日排完标准对各级泵站增容(建议在三里桥乡、长河口、新洲垦区分别增容10×155千瓦、4×300千瓦、6×155千瓦);完善水利配套设施,理顺管理体制,使其有序和提高效率;科学制订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执行《土地法》,加强土地管理,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提倡种植绿肥和施用有机肥,控制大量使用化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倡对病虫的综合防治,控制大剂量使用农药;加强对乡镇企业排污的管理。只要认真做好上述区域性景观生态的建设工作,本区生态环境的物理(空间)结构和化学(组成)结构,将获得明显改善。(www.xing528.com)

因此,作为本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物质基础的环境结构,必须首先整治、优化。因为只有环境结构优化,才能恢复生态平衡;只有生态平衡,才能保持经济平衡,并形成这两者统一的生态经济平衡;只有建立这一平衡,才可能由诸亚系统耦合成结构优化的、良性循环的、功能最佳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