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隧道通风的安全措施优化方案

隧道通风的安全措施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通风安全管理措施以“合理布局、优化匹配、防漏降阻、严格管理、确保效果”20 字方针,作为施工通风管理的指导原则,强化通风管理。工区管理人员随时对测风员测风时选择的风表进行检查,发现选择的风表不符合规定的,应进行处罚。②通风机司机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图14.7风带兜底方法3)风管安装①出厂必须有合格证,使用前进行外观检查,保证无损坏,粘接缝牢固平顺,接头完好严密。③通风管破损时,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隧道通风的安全措施优化方案

1)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以“合理布局、优化匹配、防漏降阻、严格管理、确保效果”20 字方针,作为施工通风管理的指导原则,强化通风管理。

(1)施工通风安全组织机构

①瓦斯隧道施工项目经理部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②建立以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为核心的通风管理制度和组建专业通风班组,通风班组全面负责风机、风管的安装、管理、检查和维修,严格按照通风管理规程及操作细则组织实施。 项目部定期根据通风质量给予通风班组兑现奖惩办法。

(2)施工通风主要岗位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

①测风员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

A.危险源。 风表选择不准确;风表不完好;作业环境不完好;测风地点不符合规定,人员操作不熟练;测量数据记录不准确或测风报表填写不正确。

B.管理标准。 测风时,测风员根据风速的大小选择相应量程的风表进行测风。

隧道每10 天至少进行1 次全面测风,测风地点、位置、测风周期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测风应在专门的测风站进行,在无测风站的地点测风时,要选择测风断面规整、无片帮、空顶、无障碍物、无淋水和前后10 m 内无拐弯的正洞断面。

测风员在同一地点测风时要测量3 次,每次测量结果误差不超过5%,否则加测一次,结果取平均值。 每次测量结束,测风人员必须将测量数据准确地填写在测风记录手册和记录牌板上,并编制通风旬报。

每次测量结束,测风员、瓦检员必须将测量数据及时填写在记录手册上并汇报。 两人要相互配合。

C.管理措施。 工区管理人员随时对测风员测风时选择的风表进行检查,发现选择的风表不符合规定的,应进行处罚。

测风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所用风表和其他仪器的性能与参数。 熟悉隧道通风系统,掌握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

测风时要避开隧道内行人、行车频繁的时间,避开附近风门开、关频繁的时间,测风时不得有人员、车辆经过。

项目部安质部每旬对测风员所测量的数据与现场实际风量进行校核,发现与现场出入大,应重新测风。

工区技术人员将测风员、瓦检员汇报上的数据进行核查,发现误差大,责令其重新测量。利用班前会教育员工遵守纪律、增强时间观念。

②通风机司机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

A.主要危险源。 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未按要求佩戴绝缘用具。 未对风机主要部位进行详细检查。 未按开停机顺序操作。

B.管理标准。 必须经过培训。 熟悉通风机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技术特征,以及通风系统和各风门的用途等情况,能独立操作。

作业前必须进行本岗位危险源辨识。 遵守劳动纪律,认真填写工作日志,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通风机设置两路电源并装设风电闭锁装置。 当主要通风机发生故障停机时,备用通风机必须在10 min 内启动,并正常运转。

C.管理措施。 不得随意变更保护装置的整定值。 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应用绝缘工具,并按规定的操作顺序进行。

除故障紧急停机外,严禁无请示停机。(www.xing528.com)

严格按照上级命令进行通风机的启动、停机操作。

2)风机安装

①风机设置在距洞口不小于20 m 的位置。

②风机支架应稳固结实,避免运行中振动。

③通风机前后5 m 范围内不得堆放杂物,通风机进气口应设置铁箅,同时应装有保险装置。

④当洞内风速小于通风要求最小风速时,可布设局扇防止瓦斯聚集。

⑤洞内风机的移动,采用小平板车移动,移动前,提前做好风机支座或支架,以保证洞内不间断的空气循环。

⑥配备同等性能的备用风机。

图14.7 风带兜底方法

3)风管安装

①出厂必须有合格证,使用前进行外观检查,保证无损坏,粘接缝牢固平顺,接头完好严密。 通风管采用高强度、抗静电、阻燃且百米漏风率不大于1%的螺旋焊接风管。

②风管挂设应做到平、直,无扭曲和褶皱。 在正洞作业时,衬砌地段根据衬砌模板缝每5 m 标出螺栓位置,未衬砌地段,先由测量工在边墙上标出水平位置,然后用电钻打眼,安置膨胀螺栓。 布8 号铁丝,用紧线器张紧。 风管吊挂在拉线下,条件允许的话可采用钢丝绳兜底,如图14.7 所示。

③通风管破损时,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当采用软风管时,靠近风机部分,应采用加强型风管。 通风管的节长尽量加大,以减少接头数量,接头应严密,每100 m 平均漏风率不大于1%。

④风管出口距离掌子面不得超过15 m。

⑤高瓦斯工区布置两条同等型号的风管,一用一备(低瓦斯工区可布置一趟风管),确保隧道连续通风。

4)通风系统日常管理和维护措施

①通风机应有专人值守,按规程要求操作风机,如实填写各种记录。

②风机应尽量减少停机次数,发挥风机连续运转性能。 需停机或开启时,根据洞内调度通知进行。 为减少风机启动时的气锤效应对风管的冲击破坏,应采用分级启动,分级间隔时间为3 min。

③控制好风流方向,防止污浊空气形成小循环。

④综合保障班组中应设专职风管维修工。 每班必须对全部风管进行检查,发现破损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对于轻微破损的管节,采用快干胶水粘补:先将破损部位清洁打毛后,再行粘补;破损口小于15 cm 时,直接粘补;破损口大于15 cm 时,先将破口缝合后再行粘补,粘补面积应大于破损面积的30%。 粘补后10 min 内不能送风。 对于严重破损的管节,必须及时更换。

⑤因洞内渗水和温度变化的影响,风管内会积水,故应定期排水,以减少风管承重和阻力。

⑥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瓦电”闭锁,保证停风后立即切断停风区域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机电设备的电源。

⑦隧道施工期间必须24 h 连续通风,若因特殊原因不能保证连续通风时,必须立即停工、断电、撤离洞内所有作业人员,并按“7.5.2 无计划停风管理”执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