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孔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气孔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气孔可分为侵入性气孔、析出性气孔和反应性气孔三类。(一)侵入性气孔在浇注和铸件凝固过程中,因铸型或砂芯受热而形成的气体或型腔中的气体,侵入金属内部所造成的气孔,称为侵入性气孔。气体主要来自砂型和砂芯中的水分、粘结剂和附加物的挥发和分解。皮下气孔在铸件内转角处和粘砂部位尤为严重。气孔内主要是CO和H 2,常因钢水脱氧不完全或型砂水分偏高所致,同一炉次的铸件多出现同样的缺陷。

气孔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铸件内气体分子聚集而形成的孔洞叫做气孔。气孔内壁光滑,明亮或微带氧化色。气孔可分为侵入性气孔、析出性气孔和反应性气孔三类。

(一)侵入性气孔

在浇注和铸件凝固过程中,因铸型或砂芯受热而形成的气体或型腔中的气体,侵入金属内部所造成的气孔,称为侵入性气孔。气体主要来自砂型和砂芯中的水分、粘结剂和附加物的挥发和分解。一般是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和碳氢化合物等。

侵入性气孔的形状特征如图10-1所示。

(二)析出性气孔

金属在冷凝过程中,因气体溶解度下降呈过饱和状态而析出气体,析出的气泡若未能浮出铸件,则形成气孔,称为析出性气孔。

析出性气孔多为分散的小圆孔,直径为0.5~2mm或稍大,或呈裂纹状的多角形(见图10-2);以最后凝固部位、冒口附近、热节中心部位最为密集。

图10-1 侵入性气孔

(某柴油机缸盖,HT200)

(三)反应性气孔(www.xing528.com)

金属与型壁之间或金属液内部某些元素间发生反应所形成的气孔,称为反应性气孔。

金属与型(芯)壁间生成的反应性气孔,一般位于铸件表皮下,称为针孔或皮下气孔。

铸钢件皮下气孔通常为针状和蝌蚪状,直径1~3mm、深1~10mm不等,与铸件表面垂直。有时也发现球形的皮下气孔。皮下气孔在铸件内转角处和粘砂部位尤为严重。薄壁件的反应性气孔比厚壁件的多。气孔内主要是CO和H 2,常因钢水脱氧不完全或型砂水分偏高所致,同一炉次的铸件多出现同样的缺陷。

球铁件的皮下气孔多为直径1~3mm的小球形孔洞,内部光亮。多发生在8~15mm厚的铸件表皮下,内部气体主要是H 2 S、H 2和镁蒸气等,其产生原因有:浇注温度偏低,残余镁量偏高,型砂水分过高,或浇注系统不当,使浇注不平稳等(见图10-3)。

灰铸铁件的皮下气孔多为小圆孔。由H 2引起的皮下气孔中一般有一层连续石墨薄膜,剖开后能看到闪光。

图10-2 铸铁件中的析出性气孔

(a)多角形[N]:1.7×10-4;(b)圆球形[N]:3.2×10-4

图10-3 球墨铸铁的皮下气孔

另一类反应性气孔是金属液内部成分之间或金属液与非金属夹杂物(渣)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气孔。如碳—氧反应性气孔、氢—氧反应性气孔及渣气孔等。这种气孔多为蜂窝状,含有渣或砂、涂料、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等非金属夹杂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