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铸造零件工艺结构优化方案

铸造零件工艺结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浇铸后这一斜度留在铸件表面。铸造斜度在画图时一般不画出,必要时可在技术要求中注明。图8-28铸造斜度和铸造圆角2.铸造圆角为了便于取模和防止浇铸时金属溶液冲坏砂型以及冷却时转角处产生裂纹,铸件表面的相交处应制成过渡的圆弧面,画图时这些相交处应画成圆角——铸造圆角,如图8-28所示。

铸造零件工艺结构优化方案

在铸造零件时,一般先用木材或其他容易加工制作的材料制成模样,将模样放置于型砂中,当型砂压紧后,取出模样,再在型腔内浇入铁水或钢水,待冷却后取出铸件毛坯。对零件上有配合关系以及要求较高的表面,还要进行切削加工才能使零件达到最后的技术要求。

1.拔模斜度

铸件在造型时,为便于取出木模,常沿脱模方向做出1∶20的拔模斜度(约3°),如图8-28(a)所示。浇铸后这一斜度留在铸件表面。铸造斜度在画图时一般不画出,必要时可在技术要求中注明。

图8-28 铸造斜度和铸造圆角

2.铸造圆角

为了便于取模和防止浇铸时金属溶液冲坏砂型以及冷却时转角处产生裂纹,铸件表面的相交处应制成过渡的圆弧面,画图时这些相交处应画成圆角——铸造圆角,如图8-28(b)所示。

两相交的铸造表面,如果有一个表面经切削加工,则应画成尖角,如图8-28(c)所示。(www.xing528.com)

铸造圆角的半径为2~5mm,视图中一般不标注,而是集中注写在图样右下角技术要求里,如“未注明铸造圆角R2~3”。

由于有铸造圆角,铸件各表面的交线理论上不存在,但在画图时这些交线常用细实线按无圆角时的情况画出,只是交线的起讫处与圆角的轮廓线断开(画至理论尖点处),这样的线称为过渡线,如图8-29所示。

图8-29 过渡线的画法

3.铸件的壁厚

铸件的壁厚应尽量保持一致,如不能一致,应使其逐渐均匀地变化。铸件的壁厚如不能一致,容易在冷却时因冷却速度不同而在壁厚处形成缩孔,如图8-30所示。

图8-30 铸件的壁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