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装材料创意设计方法与技巧

服装材料创意设计方法与技巧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服装材料按照在服装中的用途可分为服装面料与服装辅料两大类。要做好服装材料创意设计,必须对服装材料作深入的了解,掌握服装材料的相关知识,建议进一步学习服装材料的有关知识。服装材料创意设计的方法很多,归纳有以下三类手法。服装材料减法设计包括镂空、手撕、烧花、撕破、磨损、腐蚀等。

服装材料创意设计方法与技巧

(一)服装材料基本知识

1.服装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服装材料是指用于制作服装的各种材质用料,服装材料作为服装设计三要素之一,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服装的造型、色彩等效果。另外,服装材料还直接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与市场和消费者关系紧密,是服装流行的基础要素。因此,在服装设计要素中,材料设计要素是最受企业重视和推崇的设计要素之一。

服装材料按照在服装中的用途可分为服装面料与服装辅料两大类。服装面料是指衣服表层的材料,主要有天然织物材料(棉、麻、毛、丝)、化纤织物材料、混纺织物材料、皮革、无纺织物等多种材料;服装辅料包括里布、衬料、填充料、扣合料、装饰辅料等材料。

服装材料按照加工原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化学材料、再生材料等。天然材料主要有天然织物材料和天然皮革、皮草等;化学材料一般有化学纤维材料,主要有涤、锦、腈、维、丙、氨、氯(纶)等化纤材料;再生材料主要指用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理化方法制成的新材料,如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等。

服装材料按照材料工艺以及结构分为纤维面料及辅料、非纤维面料及辅料。服装面料按照织造方式可分为针织面料、机织面料、非织造面料等。

要做好服装材料创意设计,必须对服装材料作深入的了解,掌握服装材料的相关知识,建议进一步学习服装材料的有关知识。

2.服装材料创意设计分类

服装材料创意设计包含两个层面的设计,第一个层面是针对纺织企业开发新的服装面辅料;第二个层面是针对现有的服装材料进行再次设计或再造,也称服装面料的二次设计,它是服装设计的重要手段。在服装设计创作中对服装面料进行开发和创造,可以呈现多样化的服装表面特征,体现整体设计中的细节变化,大大地拓展了服装面料的运用范围。

(二)服装材料创意设计方法

服装的材料设计一般是在服装设计之前或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进行的,聪明的设计师不仅要精通服装选料技巧,还应掌握突破平淡、创造耳目一新效果的服装材料的创意设计方法。服装材料创意设计的方法很多,归纳有以下三类手法。

1.加法设计

所谓的加法设计是在固有设计元素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设计元素数量来进行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刺绣、缀珠、扎结绳、褶裥、各类手缝工艺等。

(1)刺绣。刺绣工艺种类繁多,有彩绣、网眼布绣、抽纱绣、镂空绣、贴布(拼布)绣、褶饰绣、绳饰绣、饰带绣、珠绣、镜饰绣等。

①彩绣是我们最为熟悉、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刺绣方法。其针法有300多种,在针与线的穿梭中形成点、线、面的变化,也可加入包芯,形成更具立体感的图案,如图3-1所示。

②网眼布绣是在网眼布上按照十字织纹镶出规则图案的刺绣方法,如图3-2所示。

图3-1 彩绣

图3-2 网眼布绣

③抽纱绣是将织物的经纱或纬纱抽去,对剩下的纱线进行各种缝合固定形成图案的技法。抽纱绣的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只抽去织物的经或纬一个方向的纱线,称为直线抽纱;二是抽去经或纬两个方向的纱线,称为格子抽纱,如图3-3所示。

④镂空绣是在刺绣后将图案的局部切除,产生镂空效果的技术,如图3-4所示。

图3-3 抽纱绣

图3-4 镂空绣

⑤贴布(拼布)绣是在基布上将各种形状、色彩、质地、纹样的其他布组合的图案再贴合固定的技法。贴布绣还可以与其他刺绣技术结合起来,能给服装增添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图3-5所示。

⑥褶饰绣是用各种装饰和装饰针迹绣缝形成一定的衣褶形式的刺绣技法,如图3-6所示。

⑦绳饰绣是在布上镶嵌绳状饰物的技术,如图3-7所示。

⑧饰带绣是把带状织物装饰于服装上的技艺。有使用细而软的饰带进行刺绣的方法,也有将饰带折叠或伸缩成一定的造型镶嵌于衣物表面的方法,如图3-8所示。

图3-5 贴布(拼布)绣

图3-6 褶饰绣

图3-7 绳饰绣

图3-8 饰带绣

⑨珠绣是将各种珠子用线穿起来后钉在衣物上的技艺。要表现华贵和富丽,采用珠绣是最好的装饰手法,如图3-9所示。

镜饰绣是将小镜片或金属亮片缝绣于衣物上的技艺,如图3-10所示。

图3-9 珠绣

图3-10 镜饰绣

(2)缀珠。缀珠是将各类的珠子穿成链子的形式悬挂于服装的需要部位,如图3-11所示。

(3)扎结绳。运用各种不同原料、粗细的绳子,通过各种扎、结的方式来达到设计的要求,如图3-12所示。

(4)褶裥。利用工艺手段和其他方法把面料部分抽紧或做整齐的裥,形成面料的松紧和起伏的效果,如图3-13所示。

图3-11 缀珠

图3-12 扎结绳

(5)各类手缝。主要包括绗缝、皱缩缝、细褶缝、裥饰缝、装饰线迹接缝等。

①绗缝具有保温和装饰的双重功能。在两片面料之间加入填充物后缉线,产生浮雕图案效果。绗缝时可以在均匀填充絮添材料后进行,也可选择性地为了增加图案的立体效果在有图案的部位填充絮添材料,如图3-14所示。

图3-13 褶裥

图3-14 绗缝

②皱缩缝是将织物缝缩成褶皱的装饰技艺。现在皱缩缝常用来装饰袖口、肩部育克、腰带等,如图3-15所示。(www.xing528.com)

③细褶缝是在薄软的织物上以一定的间隔,从正面或反面捏出细褶,表现立体浮雕图案的技艺,如图3-16所示。

图3-15 皱缩缝

图3-16 细褶缝

④裥饰缝就是将细密的阴裥、顺风裥排列整齐,以一定的间隔缉缝,横向用明线来固定褶裥,然后在横线之间重新叠缝裥面,使折痕坚起产生褶裥造型变化的装饰技艺。另外,还可在缉缝的横线上饰以刺绣针迹等,如图3-17所示。

⑤装饰线迹缝是用装饰线把服装的局部造型进行强调,形成具有装饰效果的线迹。主要用于服装分割线或重点设计部位的装饰,特别是在使用素色布料的情况下,能丰富织物的肌理变化,如图3-18所示。

图3-17 裥饰缝

图3-18 装饰线迹缝

2.减法设计

所谓的减法设计是在固有设计元素的基础上通过减少设计元素数量来进行设计的方法。服装材料减法设计包括镂空、手撕、烧花、撕破、磨损、腐蚀等。

(1)镂空。用剪刀在面料上剪出若干个需要的空洞以适应设计的需要,如图3-19所示。

(2)手撕。用手撕的方法做出材料随意的肌理效果,如图3-20所示。

(3)抽纱。依据设计图稿,将底布的经线或纬线酌情抽去,然后加以连缀,形成透空的装饰花纹,如图3-21所示。

(4)烧花。烧是利用烙铁或激光在面料或成衣上做出大小、形状各异的孔洞与图案。在面料处理时,利用烧花技法可以再造出既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内涵,又独具美感和特色的材料,由这些面料制作的服装也更具个性和神采,如图3-22所示。

(5)磨损。利用水洗、砂洗、砂纸磨毛等手段,让面料产生磨旧的艺术风格,使其更加符合设计的主题或意境,如图3-23所示。

(6)腐蚀。利用化学药剂的腐蚀性能对面料的部分腐蚀破坏,再进行设计深加工,如图3-24所示。

图3-19 镂空

图3-20 手撕

图3-21 抽纱

图3-22 烧花

图3-23 磨损

图3-24 腐蚀

3.加减法设计

加减法是在服装设计过程中既运用了加法设计又运用了减法设计,将加减法进行了综合设计运用,如图3-25所示。

图3-25 加减法设计

4.其他设计手法

其他设计手法主要有印染、手绘扎染蜡染数码喷绘以及跨界服装材料设计。

(1)印染。在轻薄的织物上制板印花,把设计者的创作意图直接印制在面料表面,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适合少量的时装手工印花,灵活且易于操作,如图3-26所示。

图3-26 印染

(2)手绘。运用毛笔画笔等工具蘸取染料丙烯涂料,按设计意图进行绘制,也可用隔离胶先将线条封住,待隔离胶干后,用染料在画面上分区域涂色,颜色可深可浅、可浓可淡,很有特色。手绘的优点是如绘画般地勾画和着色,对图案和色彩没有太多限制,但是不适合进行大面积着色,否则会变得僵硬。手绘一般在成衣上进行,如图3-27所示。

图3-27 手绘

(3)扎染、蜡染。扎染是一种先扎后染的防染工艺,通过捆扎、缝扎、折叠、遮盖等扎结手法,而使染料无法渗入到所扎面布之中的一种工艺形式。蜡染是一种防染工艺,是通过将蜡融化后绘制在面料上封住布丝,从而起到防止染料浸入的一种形式,如图3-28、图3-29所示。

图3-28 扎染

(4)数码喷绘。通过计算机进行设计图案,设计师可以随心所欲,充分体现设计师的个性,然后通过数码喷绘技术打印出来,其色彩丰富,可进行上万种颜色的高精细图案的印制,并且大大缩短了从设计到生产的时间,做到了单件个性化的生产,如图3-30所示。

图3-29 蜡染

图3-30 数码喷绘

(5)跨界服装材料设计(跨界、对立)。例如,女材男用、男材女用、非服装材料的设计运用、服装非传统创新材料的综合运用等,如图3-31所示。

图3-31 跨界材料

(6)服装材料二次设计。通过材料的一些特殊的工艺手法使材料从色泽、肌理和图案上获得极其丰富的视觉感受。服装材料的二次设计绝不是利用简单的工艺手段来表现独特的外观效果,更重要的是运用现代的造型观念和设计意图对主题的深化构思与创意表现。服装材料创意设计的原则是:注意市场的流行动态,以市场接受为原则,讲究形式美感即二次设计中的重复、韵律、节奏、平衡、特异、体积感、运动感、对比和协调等规律的运用,让消费者和设计师在新的面料刺激下产生愉悦的感觉,如图3-32~图3-36所示。

图3-32 重复、平衡、节奏

图3-33 特异

图3-34 节奏、韵律

图3-35 体积

图3-36 肌理、对比、协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