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空间矢量调制(SVM)工作原理详解

空间矢量调制(SVM)工作原理详解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空间矢量调制是一种改进的SPWM控制方法。空间矢量调制技术与其他PWM技术相比,具有其特有的优越性能,比SPWM高15%的直流电源利用率、适合于数字化实现。,7)称为电压空间矢量。图2-23 基本空间电压矢量及六个扇区中SVM模式SVM控制技术的目标就是通过控制这些基本空间矢量的组合,使得瞬态输出空间电压矢量Vref按一定的圆形轨迹旋转。

空间矢量调制(SVM)工作原理详解

空间矢量调制是一种改进的SPWM控制方法。空间矢量调制技术与其他PWM技术相比,具有其特有的优越性能,比SPWM高15%的直流电源利用率、适合于数字化实现。目前它已成为数字化PWM技术的趋势。

逆变器主电路如图2-21所示。它采用三相半桥式电路拓扑。为了分析方便,以Sa=1表示逆变器桥a相上桥臂开关管导通,下桥臂开关管截止;Sa=0表示a相上桥臂开关管截止,下桥臂开关管导通。同样用SbSc来表示b、c相桥臂上开关管的工作情况。这样,三相桥臂共有8种导通状态。与这些状态相对应的电压VnSaSbSc)(n=0,…,7)称为电压空间矢量。其中,六种开关模式产生输出电压,可以用空间矢量表示,另两种开关模式,即SaSbSc为000和111时不输出电压,称为零矢量。空间电压矢量图如图2-23所示,8个矢量将整个空间分成了六个区域。

978-7-111-40752-2-Chapter03-101.jpg

图2-23 基本空间电压矢量及六个扇区中SVM模式

SVM控制技术的目标就是通过控制这些基本空间矢量的组合,使得瞬态输出空间电压矢量Vref按一定的圆形轨迹旋转。实现矢量幅值和角速度的控制,产生一个逼近理想的圆形。若把三相变量以两相d-q坐标系来表示,则有如下变换关系:

978-7-111-40752-2-Chapter03-102.jpg

这样可得(www.xing528.com)

978-7-111-40752-2-Chapter03-103.jpg

各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为

978-7-111-40752-2-Chapter03-104.jpg

式中,Ts为采样周期;VaVbVref所在区域两个相邻非零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定义为主、辅空间矢量,从图2-23b中可以看出,Vref在不同区域的主、辅空间矢量的不同选择情况,TaTb为各对应空间矢量的工作时间,T0为零矢量工作时间。

在SVM中,对于零矢量不同的分配,即考虑到V0V7的选择以及作用时间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调制方法,这些调制方法的本质就是相当于改变了各相电压的调制函数。我们知道,零矢量的作用不会改变圆形轨迹的形状,只是使矢量停止不前,改变的是矢量的转速。简单地说,零矢量分布得越均匀,或者说同一矢量模式下零矢量插入次数越多,每次停顿时间占总时间比例越小,电流脉动越小。而采用高的调制比和细化的零矢量分割,意味着较高的逆变器开关次数。因此在尽可能采用较高调制比的同时,如何合理安排零矢量,减小开关次数,降低逆变器的开关损耗,是优化控制策略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