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焊缝和焊接接头的作用及结构形式

焊缝和焊接接头的作用及结构形式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2 焊缝横断面1—被焊工件(母材) 2—焊缝 3—热影响区在焊接过程中,母材靠近焊缝金属的区域因受热的影响而发生金属内部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这个区域称为热影响区。采用不同的焊接热源进行焊接,热影响区的宽度也会有所不同。我们把焊件通过焊缝而相互连接的地方叫做焊接接头,它包括焊缝、热影响区和母材三个部分。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焊接接头的几何形状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

焊缝和焊接接头的作用及结构形式

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热源是移动的,这样才能在被焊的金属之间形成起连接作用的焊缝。就焊条电弧焊来说,焊接时电流电焊机流出,经过导线、绝缘把手、焊条、电弧,然后经焊件和地线流入电焊机,构成一个电流的回路。图2-1所示为熔化电极焊条电弧焊示意图

由于焊条与焊件之间有电压能够使电弧稳定燃烧,而电弧放出的热量又能够把焊条端部和母材的金属熔化,因此熔化的母材金属形成了具有一定形状的熔池。当电弧向前移动时,新的熔池生成,旧的熔池因冷却而凝固便形成了焊缝(这个过程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随着电弧不断地向前移动,新的熔池不断生成,旧的熔池不断凝固,焊接完成后就在两焊件之间形成了连续的金属焊缝。

熔焊时两金属板是靠它本身的金属(母材)和焊材熔化后相互凝结而焊在一起,而焊缝金属则由熔融的母材金属和填充金属(即焊条金属)共同熔化后凝结而成。图2-2所示是两块金属板焊接后的横断面。

978-7-111-43751-2-Chapter02-3.jpg

图2-2 焊缝横断面

1—被焊工件(母材) 2—焊缝 3—热影响区

在焊接过程中,母材靠近焊缝金属的区域因受热的影响(但没熔化)而发生金属内部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这个区域称为热影响区(图2-2)。通常希望这一区域越窄越好。采用不同的焊接热源进行焊接,热影响区的宽度也会有所不同。如果采用热量较分散、温度较低的气焊进行焊接,则焊接热影响区较宽;如果用高度集中的热源(如电子束)进行焊接,则热影响区可以很窄。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钢材,如低碳钢等,用焊条电弧焊焊后的热影响区并没有不良作用,但对于含碳量比较高的钢材和某些合金钢则要引起注意。(www.xing528.com)

我们把焊件通过焊缝而相互连接的地方叫做焊接接头,它包括焊缝、热影响区和母材三个部分。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焊接接头的几何形状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图2-3所示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焊接接头形式。

978-7-111-43751-2-Chapter02-4.jpg

图2-3 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

a)对接接头 b)角接头 c)丁字接头 d)搭接接头

图2-3a所示是对接接头,它的特点是焊件放在同一平面上,焊接时沿着焊件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对接焊;图2-3b所示是角接接头,其特点是两焊件相互构成一定角度(多是直角),焊接时沿两焊件的端部进行角焊接;图2-3c所示是丁字接头,其特点是一个焊件垂直于另一焊件,构成“T”字形,焊接时沿立板的端部进行角焊接;图2-3d所示是搭接接头,其特点是两个焊件相互搭置,焊接时沿焊件端部(或侧面)进行角焊接。从图2-3可以看出,角接头、丁字接头和搭接接头的焊缝断面形状基本上是三角形的,所以这种焊缝叫做角焊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