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理利用和保护长江水资源的根本措施:治理开发长江

合理利用和保护长江水资源的根本措施:治理开发长江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江流域是实施南水北调的水源基地。治理开发长江是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根本措施。因此,从合理利用和保护长江水资源来说,必须进一步搞好长江的综合治理开发,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把长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摆在突出的位置。

合理利用和保护长江水资源的根本措施:治理开发长江

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江水量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约9600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6%,又邻近水资源短缺的华北、西北地区(黄、淮、海流域),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长江水资源,不仅对实施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而且对实施南水北调,支撑全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21世纪议程》强调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发展灌溉是发展和保障农业稳产高产不可替代的关键性措施。新中国成立后,长江流域灌溉事业得到很大发展,全流域有效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前的541万hm2发展到1995年的1457万hm2;在占全流域农田面积62%的灌溉面积上,生产出了占全流域总产量88%的粮食。但长江流域的农业灌溉仍存在灌溉面积不够,灌溉标准不高、灌溉工程老化及配套工程不全等问题,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能保证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能够得到了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因此,今后仍需采取以提高内涵为主,提高内涵与扩大外延相结合的措施大力发展农业灌溉,要保证必要的农业灌溉用水。长江流域农业用水一直是用水的大户,根据《长江片水资源公报》,2000年用水量约为1021亿m3,近几年随流域降雨情况在1000亿m3上下波动,预计今后这种状况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生活、环境用水增加很快。1993年全流域城镇供水量约480亿m3,其中生活用水72亿m3,占15%;工业用水408亿m3,占85%。全流域167个城市中有59个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中上游地区以工程短缺型为主,下游地区以污染短缺型为主。根据《长江片水资源公报》,2000年全流域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共为706亿m3,预计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稳步增长。生态与环境需水越来得到人们的重视,今后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长江流域是实施南水北调的水源基地。为改善华北、西北地区的生态与环境,利用该地区丰富的资源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必须从长江调水,以补充当地水资源不足。据研究,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基本调水线路,总调水量约600亿m3。(www.xing528.com)

长江流域的水质,从总体上说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加上农药化肥、废渣、垃圾、酸雨等面源污染,使流域内的城市江段、支流和湖泊污染已很严重,其中下游重于中游,中游重于上游,支流重于干流,湖泊水域重于江河水域,上游有些支流污染也很严重。特别是城市岸边污染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经济建设,如果岸边污染带进一步发展,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灾难。

治理开发长江是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根本措施。长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兼顾本流域用水和流域外用水,优化配置水资源;为了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还必须因地制宜的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调节性能的大型水库;保护长江水资源要做好全流域水资源保护的综合规划,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综合利用的方针。因此,从合理利用和保护长江水资源来说,必须进一步搞好长江的综合治理开发,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把长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摆在突出的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