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治理长江开发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治理长江开发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江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流域经济发展的纽带,而航道是航运的基础,因此,整治好长江河道,对发展长江航运,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搞好长江治理开发,大力整治干支流航道,可提高干支流航道的通航标准,使长江成为名符其实的“黄金水道”,更好地成为长江地区交通运动体系的大动脉,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治理长江开发

交通能源一样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先行官。长江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流域经济发展的纽带,而航道是航运的基础,因此,整治好长江河道,对发展长江航运,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流域共有大小通航河流3600余条,通航里程5.7余万km,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52.6%,其中3级及3级以上航道通航里程3042km,4级航道通航里程1596km,5级航道通航里程2018km,6级航道通航里程9479km。长江干流是长江水系航道网的主轴,自宜宾至长江口,全长2813km,目前宜昌以上河段可通航350~1500t级的船舶,武汉至南京可通航5000t级船舶,南京至长江口乘潮可通2.5万t级海轮,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干流由西向东,是沟通我国西部、中部、东部三大地区的主要通道,是通向海洋、通向世界大江。长江支流多为南北或北南走向,与干流南北相交。并通过人工运河、天然河流与黄河、淮海、钱塘江诸水系相通,组成比较发达的水运系统,深入广大经济腹地。利用长江水道,向外,可以凭借整个流域的经济力量,开拓海外市场;向内,可以沟通沿海与内地,促进西部资源的开发和东部技术的西移。这在我国特别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长江的自然条件优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密西西比河的水量只有长江的一半,水系通航里程只有长江水系的1/3强),但目前长江的货运量远低于密西西比河,1980年长江的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只有密西西比河的46%和15%。目前长江航道的运输能力只利用了10%~20%,发展潜力很大。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是我国主要运输方式,各有不同的特点,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一安排,协调发展,形成强大的综合运输网。但在长江流域,综合运输网的建设,特别要重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利用长江水道发展水运,可节省大量基建投资和有限的土地、金属材料、能源等资源。国内外的资料表明:每公里铁路和公路要占地1.33~2.68hm2,利用天然河道通航占地很少;每公里基建投资,内河航道不到铁路的30%和公路的70%;能源消耗水运仅为铁路的40%,公路的12%;运输成本低于铁路,不到公路的12%。因此,发挥长江河道的运输潜力,发展长江水运,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www.xing528.com)

从总体上看,长江的航道条件是好的,但从满足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要求来看,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多数航道尚处在天然状态。在长江上游干流和支流地区,落差大,河床陡,水流急,礁滩林立,致使有的河段不能通航;有的河段只能季节性通航;有的河段虽能长年通航,但由于水急滩险,航道狭窄,航运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一些主要支流和与长江相通的运河、水网湖泊的航道等级低,有的区段或因失之太浅,或因过于弯窄,成了限制较大吨位船舶通过的卡口,阻塞现象时有发生。由于长江水系航道中,长江干流的上中下游航道之间、干流航道与支流航道之间的航道条件相差悬殊,使船舶航运难以实现上中下游畅通,干支流直达,从而增加了中间环节,提高了运输成本,难以发挥水运在长途运输大宗物资中的直达优势。

作为水运基础的航道同营运船舶之间,应保持互相适应的关系。随着长江沿江城市和港口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外轮将更多地进入长江中下游,顶推船队大型化,对长江中下游航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内地经济的高速发展,内地与沿海以及境外物资交流的进一步扩大,要求长江上游和主要支流进一步提高通航标准。搞好长江治理开发,大力整治干支流航道,可提高干支流航道的通航标准,使长江成为名符其实的“黄金水道”,更好地成为长江地区交通运动体系的大动脉,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