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防V法铸件气孔缺陷的措施

预防V法铸件气孔缺陷的措施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用V法铸造工艺所生产的铸铁件、铸钢件,其最常见的缺陷之一就是气孔。防止V法铸造工艺气孔缺陷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措施得当,操作认真、规范,气孔缺陷是可以有效控制的。尽管V法铸造是干砂造型,砂中无任何黏结剂,侵入气孔产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是EVA薄膜、涂料、砂芯仍然会产生气体,仍然会形成侵入性气孔。这是保证V法铸件不发生侵入气孔的主要手段。

预防V法铸件气孔缺陷的措施

采用V法铸造工艺所生产的铸铁件、铸钢件,其最常见的缺陷之一就是气孔。防止V法铸造工艺气孔缺陷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措施得当,操作认真、规范,气孔缺陷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1.卷入性气孔

所谓卷入性气孔,是指浇注时浇注系统的金属流里夹带着的气泡进入型腔,或液流冲击型腔产生的气泡进入型腔,当带入的气泡不能从型腔内排除时而产生的气孔。因V法铸造是用EVA塑料薄膜密封成型的,浇注过程中要尽力保护EVA薄膜不过早的烧坏,所以要求金属液充型时必须快速平稳,浇注系统必须设计成开放式的,保证金属流不产生紊流、涡流,不发生飞溅。但是开放式的浇注系统排除气体能力差,容易产生卷入气孔。

有研究者指出,V法铸造为了达到快速浇注的目的,要求浇道截面积比黏土砂、树脂砂、水玻璃砂加大30%,但浇注速度的加快,更加剧了气体的卷入,更易产生卷入气孔。

1)直浇道、内浇道截面积的选择。在开放式浇注系统中,直浇道是最小截面积,是控制浇注速度的枢纽,需首先确定尺寸。铸钢件多选用比传统铸造截面积加大30%这种形式。

在半封闭的浇注系统中,内浇道是最小的截面积,是控制浇注速度的枢纽,也需首先确定尺寸。铸铁件小件多选用比传统铸造截面积加大30%这种形式。

2)浇口杯的位置。浇口杯放在砂箱两侧或两端,距箱边300~400mm,目的是保证浇注时,包嘴距浇口杯的高度尽量小,以保证金属不浇到浇口杯外,不造成浇注断流。

3)浇口杯的形状。建议选择不同心的圆锥体(见图13-77)。

4)浇包嘴距浇口杯的最佳距离原则上是尽量靠近,应<3D(其中D为直浇道的直径)。

5)浇口杯使用前应预热,浇口杯材质可以是CO2硬化水玻璃砂或是自硬树脂砂。不论哪种型砂的浇口杯,在使用前必须烘干。

6)处理好浇口杯与上箱背膜间的密封(方法见图13-77)。浇口杯下尽管用软泥密封,但常常因金属液把背膜烧坏,造成从该处吸入气体。

978-7-111-49724-0-Chapter13-128.jpg

图13-77 浇口杯与上箱背膜间的密封

7)在直浇道下安放缓冲窝砂芯。金属液从浇口杯进入,通过直浇道直接冲击底部,冲击力很大,很容易发生飞溅,卷入气体,为此设计一个缓冲窝砂芯,使金属液不发生飞溅。该砂芯用树脂砂或水玻璃砂均可,如图13-78所示。

978-7-111-49724-0-Chapter13-129.jpg

图13-78 直浇道上安放缓冲窝砂芯

注:ф1=1.5Dh=0.5DH=h+20,ф2=ф1+40。

8)浇注操作。保证做到只要浇注开始,直浇道内就始终充满金属液,不得接包浇注。当铸件需要的金属液量大,一个浇包的金属液量不足时,可以设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浇包同时浇注。

2.侵入性气孔

所谓侵入性气孔,是指型砂、型芯的气体侵入液态金属后产生的气孔。尽管V法铸造是干砂造型,砂中无任何黏结剂,侵入气孔产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是EVA薄膜、涂料、砂芯仍然会产生气体,仍然会形成侵入性气孔。

(1)EVA薄膜 它是石油化工制品,是碳氢化合物,遇到高温金属液会热解产生气体。但EVA薄膜是真空密封造型必需的重要材料,没有省略的可能,因此防止气孔的方法是采取措施,选用质量优良的薄膜,并尽量把薄膜的厚度减小(用量少了发气量自然也就降低了)。

(2)涂料 尽管V法铸造工艺已选择了醇基快干涂料,但是其中的酒精(乙醇)是碳氢化合物,是可燃物,仍会产生气体,巨为了提高涂料的强度和涂料附着力,涂料中还加入酚醛树脂等附加物,而这些附加物多数是碳氢化合物,也会产生气体,形成侵入性气孔。

1)严格控制涂料质量,如果采购的是干粉涂料,则应严格控制乙醇或甲醇的质量。控制质量的重点是控制涂料中树脂的加入量、酚醛树脂中的水分和杂质。为了保证涂料质量,应定点采购,签订质量保证合同。

2)严格控制涂料的厚度。生产单位应通过生产实践,摸索出适合生产的铸件的涂料厚度,对容易产生粘砂的地方,可以涂料厚一点,反之可以薄一点。在保证不发生铸件粘砂的前提下,尽量少用涂料,少产生气体。另外,涂料质量好也是减少涂料用量的必要手段。

3)涂料烘干。这是保证V法铸件不发生侵入气孔的主要手段。烘干热风温度应低于50℃。热风应可以吹到型腔内的任何角落,以保证烘干质量。有的单位采用烤模器烘干涂料,但单靠辐射热量常常出现靠近电热管的EVA薄膜因温度太高粘到模样上,而远处涂料仍然没烘干的现象,所以流动热风是烘干涂料的主要手段。(www.xing528.com)

4)选用先进的喷涂设备,使涂料喷涂均匀,附着牢固,并巨易烘干。目前,许多单位用涂料喷枪喷,喷涂质量一般,尤其因涂料盛在不密封的壶桶内,操作不方便,而巨雾化严重,污染环境,浪费涂料。有的单位选用高压无气喷涂设备,效果不错,不过设备费用较高,但为提高效率及防止气孔,建议选用。

5)喷涂用压缩空气必须将空气中的水分分离。带水的压缩空气,常常使涂料难以烘干,有时也是造成V法铸造呛火的主要原因。在空气压缩机上装上汽水分离器,可防止压缩空气中混入水分。

(3)砂芯 V法制芯工艺复杂,尚在研究试验中,但目前V法铸造尚离不开砂芯,而巨制芯主要是采用自硬树脂砂、热芯盒覆膜砂和水玻璃砂,这些砂芯均能产生气体,巨所产生的气体是V法铸造产生侵入气孔的主要防范对象。

1)自硬树脂砂芯选用优质树脂砂,严格控制树脂的加入量。树脂砂用的型砂砂粒圆整度要好,角形系数应在1.35以下,泥量和细粉量(质量分数)要在0.5%以下,耗酸值要在7以下。铸钢件砂芯用含硅量(质量分数)97%以上,角形系数1.35以下的水洗砂。对树脂砂用的树脂,铸铁件可以用一般树脂,铸钢件必须用无氮或低氮的铸钢专用树脂。

2)CO2水玻璃砂芯一定要选用质量合格的水玻璃。水玻璃砂芯通CO2硬化,硬化后的水玻璃砂芯的残留水分仍有4%~5%,必须经250℃烘干方能排除。

3)树脂砂芯、水玻璃砂芯涂料的烘干。树脂砂芯、水玻璃砂芯的涂料必须用醇基的,喷涂涂料后,用火点燃,用燃烧产生的热量把涂料烘干。也可用烘干炉烘干,同时提高砂芯强度。

4)用40/70号的宝珠砂制芯。宝珠砂是将铝矾土熔化后用压缩空气吹制的,每个砂粒几乎都是球形,角形系数≤1.1,耐火度≥1790℃,属于中性材料,其细粉含量低,耗酸值低,所以树脂的加入量(质量分数)可节约30%~40%,水玻璃的加入量(质量分数)可节约40%~50%,制成的砂芯发气量很小,是理想的制芯材料。

5)将砂芯产生的气体引出铸型外。在V法铸造工艺中,一般发气量不大的中小砂芯,在真空系统的抽气下,不需要单设排气系统,也不会出现铸件气孔,但对一些大砂芯或发气量比较大的砂芯(如覆膜砂芯)就应该设计砂芯排气系统。一般将排气管放在芯头上,砂芯要有排气道,与排气管相通,因排气管只排气,不接触金属液,所以可以用钢管来制作,而巨可以反复使用,省工,省力,成本低,但应注意排气管与EVA薄膜的粘封和与PE膜的粘封。粘封方法如图13-79所示。

3.腔滞气孔

978-7-111-49724-0-Chapter13-130.jpg

图13-79 粘封方法

这是V法铸造工艺独特的一种气孔型式,它不属于卷入气孔和析出气孔,也不完全属于侵入气孔。腔滞气孔的气源主要是型腔的原始气体,它是由型腔结构(铸造结构)造成的,其定义是:V法铸造的型腔因被塑料薄膜包裹密封,基本上是不透气的,在浇注中,型腔薄膜局部被金属液烧损,但金属液却成为密封体,型腔仍然是密封的,型腔内的气体受热急剧膨胀,加之型腔中可燃物燃烧产生的气体不能从型腔顺利排出,就会滞留在铸件内形成气孔,简称腔滞气孔。这种腔滞气孔危害很大,会造成呛火、塌箱、浇不足等缺陷,有时甚至会出现工伤事故。生产中总结的防止措施如下:

(1)掌握V法铸造浇注中砂型的气室腔的变化 浇注中随金属液上升,气室腔不断发生变化,开始时,整个铸型是1个大气室腔(有的铸型浇注始终都是1个气室腔),有的铸件因浇注位置和铸件结构等原因,随金属液的上升,变成数个气室腔,甚至出现多次变化。例如,汽车桥壳铸件,浇注开始时是1个气室腔,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见图13-80中A线)时则变为3个气室腔1#、2#、3#。

实验中将2#去掉,结果铸件中间部分气室腔处出现塌箱,铸件报废。保留1#、2#通气孔,去掉3#,结果3#处出现塌箱,铸件报废。可见在气室腔设置通气口是正确的。

978-7-111-49724-0-Chapter13-131.jpg

图13-80 汽车桥壳铸造件气室腔浇道

(2)合理设计通气口的截面积 这是V法铸造工艺设计重要的计算数据。当浇注系统是半封闭时,内浇道的总面积ΣF最小,是控制浇注速度的枢纽;当浇注系统是开放式时,直浇道的截面积F最小,是控制浇注速度的枢纽。应选择合适的通气口的总面积截面ΣF与内浇道总面积F或直浇道F之比值,如薄壁小件:ΣF:F=2:1;厚壁中大件:ΣF:F=3:1。

(3)保证通气口的数量 必须保证每个气室腔至少有一个通气口,还必须根据铸件材质的凝固特性来设计。对于铸钢件,因凝固特性是一缩到底,通气孔及冒口可以用气割切除,故通气口的截面积可以大些,一般通气口与冒口合为一体,形状以圆形为主,通气口的数量可以少一些。而铸铁件(球墨铸铁件),因其凝固特性是一次收缩→石墨化膨胀→二次收缩,通气口的截面积不宜过大,大了根部容易出现二次缩孔,造成铸件报废,而巨清除困难,所以通气口数量较多。通口孔形状以矩形居多,重点限制矩形的短边(也就是通气口厚度),一般以通气口安放处壁厚的2/3为宜。

(4)用芯头凸台法 将通气孔移到铸件本体之外,使通气口处在铸件的最高位置,不但通气效果好,提高了铸件表面质量,而巨清除方便,减少打磨通气口根部茬的工作量,如图13-81所示。

腔滞气孔的成因比较明确,只要合理设计通气系统是可以消除的。

978-7-111-49724-0-Chapter13-132.jpg

图13-81 芯头凸台法通气系统

注:B为凸台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