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结晶的几种形态简介

电结晶的几种形态简介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电结晶的早期研究中,非常注重描述晶体生长的各种形态。台阶高度约10nm,台阶间隔一般为1~10nm,而且随着电流密度的减小而增大。有人提出了电流密度和超电势对铜电结晶过程的影响,即当电流密度和超电势增大时,铜电结晶形态的转变方式为:屋脊状→层状→块状→多晶体。当达到极限电流密度时,阴极表面附近的溶液中缺乏放电离子,于是只有放电离子能达到的部分晶面才能继续生长,而另一部分晶面却被钝化,结果便形成了枝晶。

电结晶的几种形态简介

在电结晶的早期研究中,非常注重描述晶体生长的各种形态。早期是采用显微镜观察,后来使用干涉相衬显微镜和偏振光测量技术,目前主要是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得到了大量的金属沉积层的特殊形貌。从大量资料中,可归纳出下面几种主要形态:

(1)层状(见图2-5a) 这种形态的台阶平均高度达到50nm左右就可观察到,有时每层还包含许多微观台阶。

(2)金字塔状(棱锥状,见图2-5b) 这是在螺旋位错的基础上,并考虑到晶体生长的对称性而得到的。棱锥的对称性与基体的对称性有关,锥面似乎不是由高指数晶面构成,而是由宏观台阶构成,锥体的锥数不定。

(3)块状(见图2-5c) 块状相当于截头的棱锥,截头可能是杂质吸附阻止晶体生长的结果。截头棱锥向横向生长也会发展成为块状。

(4)屋脊状(见图2-5d) 屋脊状是在吸附杂质存在的条件下,层状生长过程中的中间类型。如果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屋脊状可以在层状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5)立方层状(见图2-5e) 立方层状是介于块状和层状之间的一种特殊结构。

(6)螺旋状(见图2-5f) 螺旋形是指顶部的螺旋形排布,它可以作为带有分层的棱锥体出现。台阶高度约10nm,台阶间隔一般为1~10nm,而且随着电流密度的减小而增大。

(7)晶须状(见图2-5g) 晶须是一种长的线状单晶体,在相当高的电流密度下,特别是当溶液中存在有机物的条件下容易形成。(www.xing528.com)

978-7-111-58967-9-Chapter02-6.jpg

图2-5 电结晶的主要形态

a)层状 b)金字塔状 c)块状 d)屋脊状 e)立方层状 f)螺旋状 g)晶须状 h)枝晶

(8)枝晶(见图2-5h) 枝晶是一种针状或树枝状结晶,它常常从低浓度的简单金属盐和熔融盐镀液中得到。当镀液中有特性吸附的阴离子存在时,也容易获得枝晶。枝晶的主干和分支平行于点阵低指数方向,它们之间的夹角是一定的。枝晶可以是二维的,也可以是三维的。

不同的金属,其结晶形态与其电沉积条件的关系是不同的。有人提出了电流密度和超电势对铜电结晶过程的影响,即当电流密度和超电势增大时,铜电结晶形态的转变方式为:屋脊状→层状→块状→多晶体。

一般认为,枝晶的产生是在扩散控制条件下,电沉积时晶核的数目本来就不多,从而形成了粗晶。当达到极限电流密度时,阴极表面附近的溶液中缺乏放电离子,于是只有放电离子能达到的部分晶面才能继续生长,而另一部分晶面却被钝化,结果便形成了枝晶。例如,在无表面活性剂的硫酸盐镀液中电镀锡和电镀铅,以及在正常镀液中使用过高的电流密度时,都容易产生枝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