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堤防建设在黄河流域的实施和演变

堤防建设在黄河流域的实施和演变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堤防之制以黄河最称完备。这些堤防建设是在防止洪水决溢的前提下,尽量向黄河主槽靠拢。与遥堤相对应的,距离主槽较近的大堤日后统称为缕堤。但直到明代隆庆年间以前,遥、缕、月等堤防尚未形成统一的防洪体系。事实上,黄河修防已进入无可奈何的困境,治黄措施不得不谋求根本的转变。后经唐和五代的续建,至北宋中期荆江北岸系统堤防已经形成,成为保卫江汉平原的防洪屏障。唐代以来堤防建设向其他流域继续普及和改进。

堤防建设在黄河流域的实施和演变

堤防之制以黄河最称完备。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已有连贯的堤防。至西汉年间,下游堤防建设已有相当宏伟的形制,史称“大堤”或“金堤”。这些堤防建设是在防止洪水决溢的前提下,尽量向黄河主槽靠拢。

1.遥堤、缕堤和月堤的出现——堤防工程技术的完善

由于黄河洪水年际变化大,两岸堤距的选择大多凭借经验。为了防御大洪水漫溢,出现了距离河道主槽较远的遥堤。遥堤最早见于记载是在同光三年(925年),当年后唐庄宗指示“平卢节度使符习治酸枣遥堤,以御决河”。胡三省(1230~1302年)注文说:“遥堤者,远于平地为之,以捍水”(《资治通鉴》卷二七三)。所谓遥堤是相对一般临河大堤而言的,距离多远为遥,史无明文。当时是在河决频繁的酸枣县(今河南延津西南)有遥堤。宋代黄河上屡有遥堤兴作。与遥堤相对应的,距离主槽较近的大堤日后统称为缕堤。遥堤和缕堤是黄河上的骨干堤防。辅助堤防中,还有称作月堤(或越堤)的,是圈帮于遥堤或缕堤单薄地段的堤防,最早见于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当年在著名险工段天台口堤段“傍筑月堤”(《宋史·河渠志一》)。但直到明代隆庆年间以前,遥、缕、月等堤防尚未形成统一的防洪体系。

宋代及其以后的数百年,治黄以分流为主导方针。尤其是元代为维护北方统治重心的安定和明代为确保京杭大运河畅通,都以向南分流为主要治黄手段。黄河下游主流在颍水和泗水之间往返,大幅度摆动,分流治黄实际是以牺牲南岸大片地区为代价。但分流治黄并非不用堤防,唯所筑堤防主要用以约拦泛溢的洪水不致大范围漫流,所以直至嘉靖十三年(1534年)刘天和主持河务时,“历观宋元迄今堤防,形址断续,横斜曲直殊可骇笑”(明·刘天和,《问水集》卷一)。虽经他大力整理,北岸堤防只分布于河南至江苏沛县一带,南岸堤防只修到开封以东不远的兰阳(今兰考)赵皮寨。至明代嘉靖末年,黄河在山东鱼台至江苏徐州一带竟分作十三股散漫横流,河势敝坏已极。事实上,黄河修防已进入无可奈何的困境,治黄措施不得不谋求根本的转变。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陆续修筑黄河两岸大堤数百里,黄河下游主流遂并作一支,从而开始了以堤防为主要手段、以束水攻沙为主导方针的黄河防洪阶段。

2.其他河流堤防建设和防洪工程措施

长江大堤最早出现于荆江。长江荆江段的堤防最早兴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年),珠江流域的防洪堤则迟至唐代方才见于记载,这也反映了各地经济开发的先后和洪水灾害的差别。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年)桓温命陈遵主持修建。《水经·江水注》记载,“江陵城地东南倾,故缘以金堤”。后经唐和五代的续建,至北宋中期荆江北岸系统堤防已经形成,成为保卫江汉平原的防洪屏障。到了明代前期,湖北和安徽的长江两岸堤防也已形成规模。唐代以来堤防建设向其他流域继续普及和改进。即使西域蒲昌海塔里木河一带,唐时也有较大规模的堤防建设,一次动员筑堤人夫达600人。

海河水系五大支流中,大清河和南北运河较为稳定。大清河有西淀(白洋淀)和东淀调蓄,南北运河下游汇注海河,但各自都有分洪减河,防洪矛盾不甚突出。子牙河由于含沙量较大,下游河道时常迁徙,但自明代已建有西岸大堤,下游入文安洼和东淀,再由海河入海,对海河防洪全局也无大害。只有永定河,由于含沙量大,迁徙无定,所经又是政治中心区,因此成为防洪的重点。

元代永定河自石景山出山后,东南至武清,再入三角淀。明代河道西移,至清初河道主要流经固安霸州一线以西。沿途州县各自建有保护地方的防洪堤,迄未系统筑堤。水大时漫溢出槽,泥沙沉积于农田,清水逐渐汇集入淀。在此期间,永定河防洪问题主要表现在自身,对整个海河水系的影响较小。(www.xing528.com)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为了稳定永定河,从卢沟桥以下至永清之朱家庄全长100多km的河道两岸筑堤,自柳岔口注入东淀。这一措施对于控导永定河洪水自是有利,然而,所挟带的大量泥沙亦因而长驱直入,于是“淤高桥淀,而信安、堂二铺遂成平陆;淤胜芳淀,而辛张、策城尽变桑田。向之渺然巨浸者皆安归乎?”(清·陈仪,《治河蠡测》),阻塞了自白洋淀东下的大清河流路。东淀水位抬高,南运河堤也岌岌可危。不仅如此,就永定河本身而言,筑堤后河身不断淤高,至乾隆二年(1737年),河床已高出平地八九尺至一丈。

后人评价永定河筑堤为失策,虽然由此取得了永定河30年的安澜,但由于“不为全河计,而只为一河计,……,于是淀病而全局皆病,即永定一河亦自不胜其病”(清·陈仪,《治河蠡测》)。至雍正三年(1725年)遂决定“引浑河别由一道入海,勿使入淀”(清·陈仪,《直隶河道事宜》)。但永定河向东别辟入海路径,必与北运河交叉,当年未能解决这一横穿运河的技术难题,只好将其下口向东摆动,最终以东淀西北之三角淀取代东淀作为永定河的淤沙库,此举并未能根本解决问题,矛盾愈演愈烈。嘉庆六年(1801年),东淀水位过高,竟从独流镇至天津杨柳青一带穿过南运河向东入海,漕运因而受阻。甚至作为全流域主要的入海尾闾的海河,淤积也显著增加,以往南洼之水可以由海河南岸七闸通过海河宣泄,嘉庆初年由于海河河床淤高,即使在小水时期,南洼积水也不能进入海河。当时人反而谋求由七闸宣泄海河涨水。可见主要由于永定河和子牙河筑堤淤淀,使海河防洪全局更加被动。参见图3-1、图3-2。

图3-1 清初永定河下游河道经行示意图

(引自《水利史研究室成立五十周年论文集》)

图3-2 康熙三十七年永定河筑堤改道示意图

(引自《水利史研究室成立五十周年论文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